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文豪林黛玉-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到来,室内的气氛就冷了三分。没有人敢坐在他身边,也没有人继续讨论神教的事了。

    巴德终吐出一口烟,烟雾袅袅:“好了,法兰克说的也有道理。现在教会的土地,大半都落入了艾伦一世之手,他后续到底有什么动作?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静观后续吧。”

    *

    平民欢呼雀跃,贵族们张望焦虑地等待着许诺的土地。

    整座城市都浸没在这剧变之中时,艾伦一世却颇有闲情雅致地召见了林黛玉。

    除了一些赏赐之外,没有别的,还是宣她去讲中原的历史。

    这位泰西之地的青年皇帝,特别感兴趣的人物,是中原的秦皇汉武之类雄才大略的帝皇。

    讲得口干舌燥了,她才得已告辞。

    出宫之时,她刚刚穿了外城,便见一个宫廷大臣匆匆奔出――她记得这个人,艾伦一世召见她的时候,这位大臣曾经来觐见过,中断了一会召见。

    当时侍卫报的职位是军事大臣手下的事务官。

    她曾听海瑟薇教她宫廷礼仪时提过一次,这位大臣虽然出身第三等级,位卑,却深得艾伦宠幸,大权在握,军队里很说得上话。

    等终于登上了宫门外的马车之时,摇摇只听山呼海啸。

    她愣了霎时,凝神侧耳。只听见满城在喊:“陛下万岁!”

    便忽然想起,之前在宫里,艾伦一世闲聊之时,笑着问她:“秦始皇一统天下之时,岁数几何?”

    。。。。。。真是个奇怪的皇帝。

    难道他有效秦皇汉武之志?

    想了片刻,便摇摇头:

    可是,泰西之地,分裂才是传统。卢士特也不例外。千年沿袭。

    当初秦皇一统六国,也多系了秦国不知道几代人几百年的铺垫。

    光凭一人之志,可奈何?


………………………………

133 二十七

    春雷激荡之后; 绵绵的雨,沉沉的云; 都散开了。春色漫波拿; 粉红深红浅红,各色花卉争先嗅着春意。

    连续狂欢了大约一周,外省或者刚刚开始; 或者正在经历狂暴的风雨,波拿人的生活却好似荡平了的湖面; 虽有涟漪余波,却平静下来了。

    人们有太多深沉的喜悦; 埋在心底; 要与家人在宁静夜晚; 算着将有余禄的账本; 享用着难得丰盛的晚餐,靠着温暖的炉火旁,细细地私语。

    这是一种仰望未来有了亮色的心态。

    唯一能泄露出这在平静湖面下持久的震荡的; 是街头巷尾的报纸。

    仿佛解了封嘴的禁锢,一夜之间,这些小报上的新闻; 劲爆了许多,以至于近乎肆无忌惮。

    雷霆停歇,雨后的芬芳里; 波拿人也终于有了闲情逸致去剧院了。

    皇家剧院的墙上除去《社会修道院》外; 便

    贴着《海港之都》的大幅海报。

    三三两两的观众; 从剧院散出来,嘀嘀咕咕:“我怎么觉得没这么好看啊?讲一群水手、小市民、暴发户,通过远航发家,与当地的强盗战斗,赶走野兽,辛勤建设了一座海边城镇的故事,很好看吗?”

    报纸上也夸得勉强。

    林黛玉对此却不大在意。

    她走到哪里,都有人尊敬地叫道:“安娜女士!”在阿巴特写过的所有戏剧,都被热情的戏迷搬到了波拿。包括她专门为阿巴特写的《海港之都》。

    她早已知道这出戏在波拿的结局。

    《海港之都》,虽然系她为一座城市专门写成,寄托了感激之情。但要论水准,是不如前面几部杂糅百家,取中原之精华的作品的。更不必提故事上的趣味,对于阿巴特以外的人来说,不是很高。

    所以,待人们开始尝鲜的兴致过去之后,这出戏必定会冷落下去。

    但是,她写这出戏,本来为的也不是名利。

    欧内斯特找上门来的时候,她正依在窗前托腮静静地眺望远处。

    “安娜,你在看什么?”

    她却没有回头,只是怔怔地,眼睛有一点儿湿润。

    欧内斯特伸长了脖子,顺着她看的方向,只看到一片片尖尖的屋顶,高远的天云。

    那是东方的方向。

    “你想家了?”欧内斯特挠着头,“也是,你孤身一人来了这里这么久,你家人肯定很想你。。。。。。”

    “我没有家。”林黛玉说,“我家中七人,祖父祖母,爹妈叔伯兄弟,而今在世的,只我一人了。”

    欧内斯特一惊,连忙道歉:“呸,我这臭嘴,你。。。。。。”

    “没关系。”她笑了笑,显得很平静,“人世无常,我父母、兄弟,祖父母,早在我童年时代,就一一去世了。十多年了,心湖早平,只道是生来亲缘浅罢了。”

    她这样的平静,反而教欧内斯特更加愧疚,之前只听巴德他们说过安娜的叔叔是个奇人,但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竟不知道她如此身世堪怜:“那就没有什么旁的亲戚了吗?”

    。。。。。。旁的亲戚?林黛玉想起了贾家,不答反问:“你今天怎么找我来了?只闲谈么?”

    “倒不是,是我家名下的那家出版社的主编,死乞白赖地,非让我来问你,愿不愿意再投稿一篇。”

    “?”

    “嘿嘿,你不知道,你那篇《社会修道院》可算是彻底卖脱了,连续着印了五六回,都还供不应求。从审判日之后,就更不得了。这老菜头,赚钱赚得眼都绿了,生怕你再有稿子投了别家,竟然找到我这说情来了。你要是愿意写,我就叫人去告诉他一声,不愿意,也不用勉强。”

    林黛玉应了,欧内斯特一向心底憋不住话,忍不住好奇,还是问出了嘴:“你到底是为什么西渡?我听巴德说过,你叔叔似乎不是东方的普通人家出身。。。。。。”

    林黛玉不语。睫毛上下轻忽地闪动了一下。

    “罢了,那我不问了。”欧内斯特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

    欧内斯特才走了没多久,门铃响了。

    楼下的女仆迟疑的声音:“您。。。。。。是?”

    *

    玫瑰花剧院已经有足足三周,没有收到一个剧作家的稿子了。

    “观众们已经频频来问:为什么这几周都没有别的新戏了。安娜小姐的戏虽然好看,也不能总是演呀。”

    老莱斯利把一张报纸颓废地推开,示意手下人:“你自己看。”

    *

    “呼吁波拿的剧作家,抵制违反三一律的作品?”

    林黛玉蹙眉。

    她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

    “。。。。。。时间的一致,动作的一致,地点的一致,是从古代时候的悲剧中总结出来的最伟大的条律,没有之一。

    对理性,要服从它的规范,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的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这不是对一出戏剧的普通要求,我认为,应当将它视作对所有戏剧的铁律,就像违反法律的犯人要受到严惩一样,违反铁律者,也应当受到谴责。

    而这位女作家,显然,她是个不遵守艺术的法律的犯人,她从第一部的牡丹夫人开始,就采用了大量不符合三一律的手法。

    她的戏剧里,人物上一刻还在天上,下一刻,却变换到了人间。故事的时间,这一场还在早上,下一场,轻轻地,就闪过了十年。

    我对安娜女士的故事内容很欣赏,但我对她的艺术创作手法做了法官那样的审判:她一日不回归正道,便一日要做艺术的犯人,受到整个戏剧界的谴责。”

    她念出了报纸最后的落款:“宫廷剧作家――布罗瓦。”

    从前在阿巴特也看到过类似的说辞,说她违反了三一律之类,却没有这么严格的抵制过。

    “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女士,这位作家是新古典主义的掌门人,他们都是贵族出身,与宫廷往来密切,整个波拿,不,半个卢士特的剧作家,都是这些新古典主义的门徒。”

    老莱斯利派来的主管赔笑道:“我们也是没办法。女士,他们只是坚持三一律,倒不是说反对您的作品的内容,就是告到陛下那――咳,何况现在陛下忙着处理外省的神教的事。。。。。。何况这些剧作家,也一向是宫廷红人。您看,要不然。。。。。。改一改?”

    报纸上开始发文抵制她的时间点,差不多是最近。

    她屡次三番被艾伦一世召进宫的时候。

    沉吟。

    “且容我考虑几日。”

    主管被打发走了。

    第二天,欧内斯特收到了一封信,林黛玉寄来的,托他投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