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手里不缺丁奉这样的名将种子;丁奉手里握着的三千甘宁部曲,也渐渐贬值。
如果是刘备东征之役时,丁奉多举兵反戈,肯定会有不俗的待遇……如果这样,当时留在江东的甘宁子孙就完了。
甘述归汉时,丁奉本可以举兵相随,但还是顾前顾后,没有施行。
甘述就如探路石,已经取得荆州方面的极大重视……这种时候丁奉若率部来归,自然是一时佳话。
可丁奉并无相关举动,这让人心里不是很痛快。
丁奉麾下战斗力量主体源自甘宁部曲,他是担心率部归汉后,部曲归附甘述;还是担心像周胤那样瓦解部曲,暂时闲养起来?
总之荆州方面五郡争举,公府同征甘述的场面十分盛大,丁奉却没有做出相关的回应姿态,这让荆州各处有所诽议。
现在又谈条件,汉军主事的关平及左右人心里有芥蒂,实属正常。
在谈判中拖一拖,结果拖出一个旱情来,那就从头再谈……谈判中,徐盛率领三支大吴新军入屯举口,就近监视丁奉。
如果丁奉变心了呢?
不管什么原因,让丁奉产生其他想法……若派军队去接应,或自己本人去接应,都是一场灾难。
自己质疑丁奉的诚意,关平、马超会不会质疑?
肯定会质疑,信任危机已经爆发。
说话间田信心思打定,说:“孟起将军,我以为旱情今年若是消退,明年若不复发,也该有涝灾。近期实非用兵良机,不宜轻动。”
马超不缺江夏这块屯兵地,地广人稀绝非什么假话,汉水北岸有太多的土地可供马超军屯。
“嗯,孝先告诫,某当铭记于心。”
马超敛容,说话间拱拱手,落臂时侧身露出身边的六岁大的儿子,郑重询问:“孝先有识人之明,可能看看我这大儿。”
马承抿着嘴唇,努力扬起下巴去看田信,又有些拘束,把头垂下。
可能是马超有告诫,他又抬起头,用一双圆大、黑溜溜的眼睛看田信,努力把单眼皮的眼眶瞪圆。
这小家伙也刚从益州回来不久,江都设立城门校尉,卫将军赵云也转移到江都,赵云来时有太多的官员、家眷跟着一起来;秋收前后,最后一批留在成都的官吏家眷会跟着刘禅迁回江都。
“益州天府之国,人杰地灵,倒是养人。”
田信称赞一声,笑说:“适才见你不时偷看门外虎栏,你若喜欢,去选一头。”
马承侧头看一眼马超,马超故作无视。
他则恭谨施礼:“遵命。”
见田信微微颔首,马承只觉得浑身充满力量,转身就噔噔跑出去。
马超扭头去看,就见儿子小身板从栅栏隙缝钻进去,不由干咽一口唾沫。
又扭头去看田信,见田信端茶小饮,不徐不疾,反而笑说:“孟起将军,且安心。”
自己还有一个小儿子,以后还能生十个儿子……马超大概这样安抚自己情绪。
不多时,马承从栅栏钻出来,没走几步,一条体型相对瘦弱的老虎一跃而出,田信一眼认出,是虎群里最瘦弱的虎。
不由多看了几眼马承,马承一步三回头,或许他眼里虎就是很大很大的橘色花猫。
或许他母亲喂养的那些橘色狸猫长大了,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田信侧头看马超:“孟起将军将门有将,国家之幸也。”
马超双拳紧握情绪激动:“孝先恩情,我无力报答,唯有指望后人。”
田信笑了笑,不以为说:“也不知今后该如何教养我家阿平,不若先练练手。孟起将军若是无异议,我请廖公渊、庞巨师、虞世方为我这门人启蒙,十四岁后我再教授。”
马超郑重拱手,他多少能理解田信,彼此都是心思阴翳的人,只是一个能守住原则,一个没守住。
让田信去启蒙,鬼知道能把儿子教养成什么德行。一样的道理,他自己也不敢给儿子启蒙。
………………………………
第三百九十九章 砖茶
马超留下牛马各二百头作为儿子的学费,甩甩手就走了,干净利落。
四百头牛马多么?很多,荆益湘三州平均下来,一个县也不见得有二百头牛马畜力。
若是这四百头牛马,给马承换一个长远的未来、靠山……还能换来一个侯爵,就不亏了。
三恪家族都是一公两侯,哪怕刘禅登基时示好加恩,也不过是一公三侯,再加上公爵死亡追封王爵。
马超的赵公就有些尴尬,他家是一公一侯,侯是马岱的侯爵,早晚会分离出去;所以马承作为赵公世子,理应跟关平、张绍一样,加封侯爵。
可始终没有落实,这跟田信无关,却也是田信能提议解决的。
只要田信提议,刘备同意,交给宗正卿刘豹研究讨论,给马承拟定一个合适的封号就能完事。
这算个不大不小的事情,如果马承想过安稳生活,老老实实研习学业,等着继承公爵就行了。或许突然某一天朝廷里某位公卿一拍脑袋想起来了,觉得与礼不合,会给马承的世子拟定一个世袭封号。
可如果马承成年后想要出仕,那么有没有侯爵就是两种道路。
没有侯爵,那就熬名声,走孝廉、方正、有道等等之类的入仕渠道,兴许还能因为家传学问,被征为博士。
若有侯爵,法邈就是前车之鉴,法邈之前的汉寿侯关兴、周侯张绍都是例子,直接以皇帝侍从、宿卫武官领袖的身份入仕。
也不能怪朝廷疏忽,实在是北征战役期间,马超没有打出耀眼的功勋。
他的功勋,勉强对得起身上的赵公爵位;还不足以给子孙弄一个世袭侯爵。
可自家为马超伸张此事?
夜里,关姬可能是有孕,也可能是跟关羽怄气,挑眉不满:“他倒是会求人,马良与他有同宗情谊,何不请马良伸张?”
田信正在灯罩前提笔书写礼单,已经派人给赵云送去拜帖,等拿到赵云回帖,就要按时登门拜访。
给赵云的礼物不能太重……金银绢帛,精美器具,或珊瑚珍珠及象牙制品之类的东西,自己不怎么喜欢,赵云肯定也看不上眼。
神兵利器已经送了一对强化过的流星锤,赵云融了后为两个儿子锻打两杆马槊,基本上青釭剑的人情是扯平。
赵云托夏侯兰给自己送青釭剑,完全是看在关羽和关姬的面子;关羽面子大,刘备面子大,关姬作为二代中岁数最大的女儿,小的时候自然是大家的宠儿。
可惜丹阳匠坊只打造农具,并不涉及军械制造,自然没有品质优异的盔甲、武器。
自己的神兵除了几样要留给子孙做传家宝外,其他的可能要送到刘备、关羽那里做殉葬之用。
当世之中,已经没人值得自己送神兵,也没人能承担得起。
就算拿到了,也守不住。
给赵云究竟送些什么?
奢侈品、武器不行,难道字画?
赵云对所谓的名士、学术地位并不推崇、在意;一个带着乡党从冀州腹心区域离开、前往涿郡投奔公孙瓒的人,肯定不在意所谓的名士号召力。
赵云投奔公孙瓒时,袁绍是名士,袁绍的军师卢植更是名满海内,是当年平黄巾的北中郎将,河北战场指挥官,冀州、幽州存有大量的卢植门生、旧部,号召力比袁绍高。
可赵云不买这这些人的账,是赵云没文化,还是赵云有自己的看法,并有贯彻、坚持自己理念的信心?
赵云肯定有文化,看不上卢植、袁绍的原因很简单,赵云是真正的贵族武士,骨子里看不上名士这一套东西,这是赵氏家族传承千年的骄傲。
这一支赵氏跟其他赵氏不同,跟马超这支刚刚更易氏族称呼的赵氏也不同。
赵云这支赵氏,跟南越武王赵佗是一支。
赵佗降汉,他留在真定的亲族得到汉室照顾,还维持着秦末汉初类似的生活地位。
名士、士族影响力最大,在真定也压不住赵氏一族,这是氏族,未蜕化的豪强。
所以赵云敢带着乡党跑到涿郡投效公孙瓒;刘备客居河北时,在袁绍及河北全明星队伍眼皮底下,赵云也能四处为刘备募集部曲。
这样的一个存在,或许已经看不上自己任何精心准备的礼物,自己也没必要太过功利。
赵云不是马超,自己也不是马超,马超精通演技,可以演好一个贪婪将军,也能演好世家公侯风范,也能演好一个父亲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