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骑砍-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在交州、广州建立一种新的体系,不求这片广袤区域能长治久安,能向中原产生凝聚力,能加速发展就好。

    这种问题没必要询问身边人,有太多的例子可以参考。

    所以解决土人对中原凝聚力之前,大家还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孙权。

    吴军对付山越是专业的,猝然消灭吴军,到时候再想着处理土人问题,就有些来不及了,有临阵磨枪的嫌疑。

    还需要吴军对山越诸夷保持压力,这不算养寇自重,应该归类于《一个牧民的自我修养》。

    牧区边缘最好有一支不大不小可控的狼群,才能激发牧羊犬的警惕性,这些狼群能吃掉牛羊群中的病体,或离群之羊。

    在这种思虑下,田信前脚回复关羽,后脚又向成都发去相关奏表。

    永远不要奢求一劳永逸解决边境土民问题,腹心区域尚且时时有问题爆发,更何况管理效率低下的边陲之地?

    这该怎么弄?

    但凡玩过一些需要动脑子游戏的人,都知道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叛乱度、离心力强的边地,拉高自治度即可。

    先稳住,再造核、改文化,进而融合。

    只要刘备那里同意,不妨多待一年时间,完成广州、交州土民的阶层架设。

    重新设计,参考秦汉古制,给这广袤雨林、山林里生活的蛮族找一条可以加速发展的道路,可以通向文明的道路。

    在这个制度没有贯彻、立稳之前,先让孙权活着,显然更有用些。

    可能孙权做梦也想不到,他只要活着,就能为大汉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而这条制度能否贯彻,与蛮王沙摩柯等一众首领的态度无关,只要孙权活着,他们只能站到孙权的对立面。

    新制度若贯彻,对这些部族首领反而多多,能将许多人依靠刀剑推举的首领身份转为世袭的大汉封君。

    只要刘备同意,这条制度就能着手推进。

    可不太容易,这是跟主流价值相违背的,这关系根本的华夷之辩。

    对四方夷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根本态度,是东汉凉州政策不断变换的因素之一,在抚慰、剿灭之间徘徊,最终被拖累、拖疲,暴毙。

    后群雄四起,对待夷狄的态度又决定了河北的局势。

    如公孙瓒是坚决的打击派,有他无胡,有胡无他;他杀死怀柔政策的刘虞,也被持怀柔政策的袁绍攻灭。

    曹操是能打则打,打服了则怀柔利用。

    己方呢?

    关羽对夷狄怎么看?

    没有轻视、羞辱之意,关羽用不着在荆蛮、五溪蛮面前摆谱,他不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满足自己的荣耀、骄傲心。

    蛮夷始终是弱者,东汉以来就东迁的羌部造成了断断续续的麻烦。

    北匈奴被窦宪燕然勒功一举荡灭,剩下南匈奴内迁;游牧部族纷纷扰扰内部角逐出了个鲜卑雄主檀石槐,但也暴毙,鲜卑陷入内乱;乌桓虽时有小患,但也始终被幽并边军压制。

    南方的蛮夷更是没有什么大的表现,往往所谓的土人叛军十万……也常常被两三万汉军击溃,瓦解。

    寒门豪强出身的朱儁更是带着五千乡党子弟兵横扫交州叛军,所以关羽不屑于欺辱蛮夷。

    而自己眼中,这些蛮夷是蛮夷么?

    当然不是,只是衣服没穿好,没学好说话的汉人罢了。

    就现在朝堂内的持政观念里,自己与老岳父是一致的,不管是对吏士的厚恤,还是对士族豪强的打压,又或者是对蛮夷的招抚态度。

    可其他人呢?

    这种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是不能讲良心,讲道理的。

    许多人为表明立场,凡是关羽和自己支持、推动的,这些人就要站出来反对。

    这跟良心没关系,跟见识阅历也没关系,纯属林子大了,必须要有这种鸟。

    思索着未来,想到孙权发挥的作用……算是便宜他了。

    越来越炎热、干旱的气候提醒了田信,反常的、忽冷忽热的气候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蝴蝶效应肯定存在,可对整个气候循环来说,哪些人提前死了,哪些人又活了下来……并非有效的影响因子。

    所以,该反常的气候还是存在的,反常气候带来的疾病、农业减产,都是动摇国本的事情。

    又根据荆益湘三州的粮食产量,以及益州的运输效率、各类物资储备来推断……历史上刘备极有可能是在今年吃了夷陵败仗。

    自己之前思维印象里,认为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冬季兵败被杀,刘备受限于益州军粮不足,无法来救援,只能眼睁睁看着关羽败亡。

    于是休养到次年,即章武元年、建安二十五年挥师东征,为关羽复仇,也为收复荆州。

    错了,刘备应该是休养了一年半,或整整两年,做好了一切准备,在建安二十七年,章武二年开始东征。

    刘备东征时遭遇的炎热气候,此刻正荼毒长江中游。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

    “有名,万物之始也。无名,则无物无始无终。”

    “古之诸羌,风俗迥异,各不知所出,生活愚昧,彼此争杀,或有争而相食者,或有争捕而做祭品者。彼时,诸羌各部内争于河湟之西,不知有夏商,更不知有宗周成周。如井底蛙,不知天地广阔无垠。”

    “后秦拓边,西戎略尽,始与诸羌接壤。”

    “及汉代秦,诸羌犯境。汉初诸人谓之曰羌,诸羌始知自身为羌,遂有羌部联合结盟之事,推选盟主,与汉争锋。”

    “昔年之羌,如今之南方蛮夷诸部。”

    “臣思虑不如先贤深远,但也知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故而,臣以为当开路径,使蛮夷能归华夏。”

    “蛮夷者,蚩尤之裔也。”

    “今不能同化,千百年后更难矣。”

    “伏望陛下明鉴之。”

    成都,依旧简陋并未增修的行宫里,刘备在桑园里晒太阳,六只瑞兽就在不远处的围栏里攀爬树桩、假山,给寂静的桑园带来一些生气。

    他握着这卷田信的奏表久不言语,逼着眼睛仿佛在温热阳光下睡着了。

    脚步声由远渐近,关兴背负玄钢剑,引着卫将军赵云来到桑园。

    卫将军,顾名思义,是拱卫中枢的将军。

    城门校尉习珍被派到江都尹接管城内治安工作及各门值守大权,自然地,卫将军也要调到江都尹。

    原来的万余卫军,算上刘备带来的中军、后军五万人,将合并重组为中军、后军。

    赵云将带一部分军吏前往荆州,筹建卫军框架,等刘禅抵达江都后,卫军将与刘禅的太子群臣相互融合,方便北伐时配合。

    刘禅亲征,自然要带自己的军队,若带着三恪家族的军队……这算什么事?

    荆湘二州有没有多余的兵员?有没有供养卫军的预算?

    没有,可关羽、田信会压缩编制,帮赵云完成卫军重编工作。

    赵云的工作压力很重,故面容沉肃……他始终都是这副模样,很少露出笑容。

    论体格,赵云长得十分雄壮,臂膀比关兴的腰粗,四方脸,略有双下巴,目光沉静,看不出情绪波动。

    刘备细细看着赵云面庞,似乎已经记不起赵云笑容模样。

    张飞是个爱笑的人,喜怒哀乐不做掩饰,热情奔放;关羽在得意时会做笑,得意洋洋又自矜的笑容。

    马超平日阴郁,若能占到一点便宜就能又唱又跳的,身上依旧有游侠习性。

    诸葛亮生活张弛有度,该笑笑,该严肃则严肃,十分得体、从容。与诸葛亮坐在一起办公,久久不言也不觉得尴尬,沉闷,突然开口彼此也能相互理解,默契深厚。

    而田信呢,有些不适应地位的跃迁,也不适应战争的创伤,也只有面对江陵之战前认识的老朋友时才会流露自然笑容,其他时候的笑容缺乏诚意。仿佛在敷衍周围人,也在敷衍本人。

    赵云的笑容……想不起来了。

    刘备看着日光下的赵云面庞,只觉得恍惚,一时之间甚至想不起初次见赵云时的场景。

    “子龙,北府吏士考核之法颇有优异之处,卫军更该效仿。”

    “是,臣明白。”

    赵云拱手答应,静静等待下话。

    刘备迟疑模样显然在犹豫,还是说道:“子龙,公胤立志要争,是朕失算。公嗣安危,就托付于子龙。”

    要保护好刘禅,现在刘禅若出问题,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动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