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骑砍-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羽爱惜部属是出名的,田信也是护短的。

    既然身在福中,没必要再瞎折腾。

    董恢想想也是,不想杨仪又说:“公绪实乃郡国之才,又性格宽厚,倒是能得丞相器重。”

    “威公,此言何意?”

    “别无他意,只是以仪看来公绪投效丞相,大将军、扈谷亭侯不会置气;公绪效力大将军、扈谷亭侯,亦不会受丞相为难。”

    杨仪笑容真诚,这话让董恢脸色不是很好,杨仪也不以为意。


………………………………

第一百九十一章 诸葛亮

    秭归,船帮悬停岸边。

    潘就食鱼鲜后酗酒,望着涛涛江水奔流向东,对身边一起吃酒将要赴任益州的官吏说:“天下江水皆东流,盖因水往低处走。水情如此,人情好高骛远,与水情不同。”

    “潘公?”

    潘只是对这位老乡笑笑,甩袖拨开来扶他的人,小心翼翼来到码头边垂头看打旋的江水:“益州险远,此去后,尸骨难返乡梓,我实不愿也。”

    见他小心翼翼模样,几个官吏依旧不放心,紧紧跟在潘身侧,不曾想潘转身看他们:“糜子方以火取死,我岂不如糜子方耶?”

    说罢,潘双臂展开后仰一头栽落江水里,扑通一声没多少水花。

    “潘公!”

    一名官吏疾呼,当即远近十几名水夫扑腾入水朝潘游来,协力将他托举扯到码头。

    船帮是归期限定的运输船帮,其他官吏无奈,只能跟随船帮前往益州,将落水生病的潘留在秭归。

    仅仅在次日,诸葛亮、刘禅的船队途径秭归,听闻潘酒后落水患病休养。

    “父亲可要探望承明先生?”

    嗣子诸葛乔询问,诸葛亮身高八尺余,在舱内抚琴,案边摆着羽扇,羽扇是麈尾之一种。

    “待太子回仓就启程,不要耽误。”

    诸葛亮闭着眼睛,感悟琴声律动:“今日之潘承明,已非当年潘承明。既已存去心,且让他去。”

    “父亲是说承明先生欲奔走他处?”

    诸葛乔费解,想不明白摇摇头,诸葛亮也不做解释,由诸葛乔自己去猜想、分析。

    诸葛乔是诸葛瑾次子,诸葛亮无嗣,才过继为嗣子。

    诸葛亮对诸葛乔的学业抓的很紧,带在身边教导。

    刘禅在码头上稍稍活动身体后就返回舟船,船队再次启程。

    发烧的潘在长子搀扶下目送船队渐渐离去,脸上有浓浓的不甘、失望。

    扪心自问,有人倒卖军需物资不假,是卖给时为盟友的孙权,是为了帮孙权打开合肥战场的局面。

    自己又没拿钱,只是亲亲相隐,故作不知罢了。

    也就关羽督军苛严突然要用器械,糜芳吓得手忙脚乱,竟然一把火把器械全烧了,弄的大家都下不来台。

    糜芳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竟然受孙权书信蛊惑,险些犯下大错。

    潘越想越觉得自己冤枉,跟糜芳这样的人做同僚,真倒霉。

    守卫江陵那么大的功勋,世人只知黄公衡、田孝先,有几人知道他当时为了安抚人心用了多大的成本、心力?

    糜芳还投火取死,要拉大家一起死,潘越想越气。

    整个东征战役以来,他挂着前护军的职务,寸功未有;刘敏战死后,表兄蒋琬也有些埋怨他。

    越想,念头越是不通达;越是远离荆州故土,心情就越愤懑。

    大不了不当这个官,也不能继续受气。

    “投水不死,乃天意使然。”

    潘对长子潘翥(著)说:“与汉室情谊就此两清,我问心无愧。今丞相过秭归,不问我事,是无意留我,有纵我自去成全之意。”

    潘翥眉头沉着精神不展:“父亲欲往何处?”

    “不知,先辞官回乡养病。若能痊愈,再寻用武之地。”

    潘挤出勉强笑容:“我本无反心,仅是大丈夫立世受不得诬陷,今欲声张名目而已,好叫汉室诸臣知我厉害。”

    “愿随父亲同去。”

    潘不做犹豫,自家贪没贪,自己自然是知道的,这口冤枉气必须舒张。

    亲亲相隐,有什么错?

    另一边船队顺游而下速度极快,诸葛亮、刘禅抵达夷陵北岸的虎牙山水寨。

    廖化在岸边准备清淡饭菜招待,很合诸葛亮胃口,好奇问:“元俭初见扈谷亭侯时,有何感想?”

    “如夜中朗月,光辉照人。”

    廖化感慨颇深,时常回忆当时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以至于记忆越发清晰,许多细节更清晰、更深刻的留在脑海里:“当时扈谷亭侯瘦弱,却有山海之势。初见时,就知非常人。”

    廖化饮酒一杯,指着自己眼睛说:“丞相,当时扈谷亭侯眉宇间睥睨,傲然于人群中,卓尔不凡,如鹤立鸡群。仆询问汉中、房陵、颍川地形时,扈谷亭侯侃侃而谈,宛若成竹在胸。知微见著,仆不敢轻慢,就选为向导官派向孟府君麾下,担心孟府君轻慢又发手书。”

    说着呵呵做笑:“孟府君还是大意疏忽了扈谷亭侯,以至于沦为一时笑谈。”

    他做笑时右手抖开素绢折扇轻轻扇风,引得主位上的刘禅斜目来看。

    诸葛亮手中羽扇也缓缓挥动:“听闻远近夷民多有举族北迁者?”

    廖化不做迟疑:“是,起初是七月左右夷民北迁欲落户麦城,后又欲迁往汉北昭阳封邑。扈谷亭侯大破魏吴联军以来,境内荆蛮、板蛮、五溪蛮迁移频繁,本郡已有近二百落,三千余户北迁。”

    “那武陵、零陵、桂阳各郡是何情况?”

    “陛下遣人申说大义,与各部落相互约定,各郡多有北迁者,今年可得三万余户。”

    廖化脸上笑容敛去:“只是彼辈多有敬慕扈谷亭侯者,内迁后不愿受官吏拘束,有意聚族迁居汉北。”

    汉北就是昭阳封邑,诸葛亮缓缓点头,说:“我军连战连捷以来,益州蛮夷多怀敬畏之心。如今募兵于蛮夷之时机已然成熟,幼常善抚慰,今就任越,或可抚慰蛮夷,能征发五千夷兵。”

    北伐战争烈度会越来越强,必须开辟新的兵源。

    蛮夷就是最好的兵源,减少蛮夷纳税额度,让蛮夷以兵役的方式纳税。

    这样腹心境内编户齐民的汉民就能喘口气、生养生息。

    如何平衡蛮夷之兵,就成了必须要详细衡量的大事。

    另一方面兵源吃紧,军中将领升迁存在严重的僧多粥少现象。

    不可能你升迁为将军,你的编制就能配齐。

    就连田信的军队也是一点一滴攒下的,其他人都这样,要么吸纳降兵,要么从新占领区征发军队,再要么从蛮夷兵源着手。

    田信以白身建功,依靠的还不是夷兵营?

    马谡现在去做越郡守,用意都是一样的,在谋划蛮夷兵源。

    廖化想到马谡去统率三五千夷兵时的场景,不由摇头莞尔:“丞相,幼常统夷兵,应是一场妙景。”

    “呵呵,玉不琢不成器,有扈谷亭侯珠玉在前,幼常萧规曹随即可。”

    诸葛亮又问:“昭阳封邑可会施行麦城户律?”

    廖化笑容敛去,《麦城户律》是违法的,起码是违背《蜀科》的,可关羽做了背书,划出麦城方圆百里膏腴之地给田信军屯、安置荆蛮的。

    可田信用《麦城户律》厘清户调,关姬又协助大批量制造织机,让麦城的问题不得不重视。

    思索一二,廖化回答:“仆不知。户律已成定例,不便贸然更改。昭阳又是公主封邑,也是扈谷亭侯屯军之地,施行律法可稍稍有别于郡国。”

    诸葛亮缓缓点头,担忧说:“我知此法甚妙,恐有反噬。”


………………………………

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

    随着汉水上涨,汉军主力次第撤退。

    侍中廖立奉命前往襄阳迎接‘夏侯霸’一行人,似乎是为了立威,刘备派遣朝中官员英锐子弟随同廖立。

    计有羽林中郎习温、庞宏,及益州秦宓、扬州张温这样的善辩之士。

    招待夏侯霸一行人,大家都是有心理优势的。

    军事上咄咄逼人的势头是最大底气来源,另一个是曹魏方面要见田信被拒绝一回,现在换一拨人又来,颇有点不要脸面的意思,自然会被轻视。

    另一方面来说,也有接触夏侯霸,尝试策反、瓦解谯沛集团的心思。

    夏侯家那么大的家业,派人来为刘备效力,留一条后路什么的,基本上也算当世常见手段。

    因为张飞当年做下的好事情,夏侯家终究有别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