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悄悄吞了一口口水,张兵有些艰难的继续说道:“据那商贾所言,刘云攻城那夜,城中只见无数火球从天而降,犹如天崩地裂,片刻后,城就被攻破了。厚重的城墙,被砸开了数道几十丈的口子。刘云的大军根本就没有攻击城门,直接从那口子里面就杀进去了,几近兵不血刃,用短短的半个时辰,就攻占了府衙,擒了太守苏固。”
皇甫嵩再度抓起了过胸的长髯,低着头沉默了。
倒是座中诸人,听到这番话,再度喧哗了起来,这么邪门的事情,叫他们如何相信?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便攻下一座坚城?刘云所率那张角所喊的天兵天将吗?”一校尉笑道。
张兵扭头说道;“那商贾所说,或许有虚假的成分,但事情绝对是真的!那夜他正好在汉中城中,亲眼目睹了那惨烈的一幕。”
“可这怎么可能呢?主公百战百胜,攻无不克,可也未曾一个时辰不到就攻下一座坚城。”一校尉说道。
皇甫嵩微微抬手,止住了座中的争吵。
目光扫过众人,皇甫嵩说道:“不管是不是一个时辰攻下的,但刘云已夺下了汉中,这是事实。刘云十万大军即将叩关,麾下领军之将更有盖勋这等能征善战之将,你们可有何良策?”
刘云麾下其他将帅,皇甫嵩并不清楚,但盖勋他十分的了解,是一绝对的能征惯战之将。
在其他人都埋头思虑良策之时,长史梁衍的眼睛转了两转,走上前去,在皇甫嵩的耳边低声说道:“主公,何不采纳了刘云之策,与他为盟,挥师东进洛阳,平定董卓残部?”
妙书屋
………………………………
第七十二章 朝堂迷局
梁衍之策,一直以来称得上是皇甫嵩的倚重。
但这一次,皇甫嵩持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他在房中思索了一个下午的结果。
他抬头瞥了一眼梁衍,说道:“虽然我相信刘云说的话是真的,董卓可能真的死了!但现下而言,这毕竟只是刘云的一面之词,董卓是不是真的死了?事实是我们尚未可知!但,刘云叩关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主公何不静待几日,派人前去查探洛阳局势。”梁衍说道。
在梁衍的心中,一直有一颗辅佐自家主公成就无上霸业的心。
可奈何皇甫嵩一直恪守臣子之道,对他的那些谏言始终不予采纳。
这一次,在梁衍看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若董卓真的死了,以左将军之威,与刘云为盟,挥师东进,必无人可挡!
皇甫嵩微微颔首,说道:“我思虑再三,不管朝中局势如何,刘云始终是乱臣贼子,为祸凉州。陛下既命我屯驻右扶风,便是要我等戍守陪都,保境安民。刘云,绝不可放他入关。”
“若董卓已死,陛下自会有诏命下达,若陛下有命,我自当率军前往平定董卓残部。而若陛下无诏,紧守长安不放刘云这等乱臣贼子入关,是我为左将军,身为臣子的职责所在。”
梁衍欲言又止,犹豫再三,还是应了一声喏,点了点头,悄悄的退了下来。
坐回席上,听着身旁一群将领高谈退敌之策,梁衍的眼前不由有些朦胧。
这天下分明就在主公的心中,可奈何主公却要装作看不见?
……
梁衍理解不了的,刘云或许反而有些了解。
每一位名将的身上,似乎都有着其鲜明的特色,像是一张标签。
在大汉朝的末年,皇甫嵩可称得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灭黄巾起义军、败王国叛军,他硬生生的扼住了危机四起,大厦将倾的大汉朝,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
但这个人,又是一名典型的儒帅,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家国天下,装着陛下。
他的麾下兵多将广,虽无名将,但忠诚度极高。
可就是手握这样的权柄,在诸侯群起的年代,他像是一股清流,始终坚持贯彻执行着朝廷的诏令,并没有任何拥兵自立的心思。
也不管给他下的诏令是何进的意思,是董卓的意思,还是王允的意思。
他好像认定,那就是陛下的意思,是朝廷的意思。
这是刘云在史书上所了解到的皇甫嵩,见了一面之后,刘云越发的肯定了这个认为。
但刘云也给皇甫嵩贴上了一个老狐狸的标签!
皇甫嵩的昧是给别人看的,真正的他,绝对是个老狐狸。
正因为此,虽然该说的话刘云都给皇甫嵩说了,但他已经放弃了拉皇甫嵩为盟。
现在他想要入长安,喝中原这口汤,恐怕并非那么容易。
李季派人从长安城中送出了一封密信,告知刘云,在今日长安城中的戒备忽然间森严了起来,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刘云看完轻笑了一声,能不如临大敌嘛,毕竟他现在可是在长安城外。
长安城的这个姿态,已经足以说明一切的问题了。
皇甫嵩是准备和他干一仗了!
其实,刘云是真不想要看到这一幕,打这一战,对谁都没有好处,何必呢!
大家都算得上是好人,迁就一下,折中一下,不挺好嘛!
但或许在皇甫嵩的眼中,他始终是兵,而刘云始终是贼。
这很诛刘云的心。
于是,刘云抓耳挠腮的开始给李季写密信。
他也打算诛一诛皇甫嵩的心,就算是诛不了,也要让他恶心到饭都吃不下去。
……
珠玉,不该在勾心斗角的阴谋诡计中,丧失他夺目的光彩。
所以才有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洛阳的密信,在随后的时间内,一封一封的快马送到了刘云的面前。
正如刘云所猜测的,在董卓身死之后,司徒王允立刻就掌控了朝政大权。
整个朝堂之上顿时焕然一新,一切都改头换面了。
也开始了大换血!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历史不可避免的真理。
不过,历史的进程到了这里,因为刘云的缘故有了诸多的变化。
董卓死的早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年幼的皇帝陛下下诏,诏袁绍、袁术、孙坚等联盟诸侯进京。
刘云都不用想,这肯定是王允那老贼的注意。
但说来奇怪,董卓死了已有几日的功夫了,朝廷对于董卓残部,时至目前,却并没有做任何的处置。好像又有点放任自流的意思,这一点倒是与原来的历史,又重合了。
这个做法,让刘云实在有些理解不来。
王允什么意思?
是担心袁绍等人权利过盛,想要分化瓦解?还是着急的想要重振朝纲,建立他王允在朝堂上的实际控制权?
刘云没有当过官,这些神奇莫测的心思,真是有些琢磨不来。
根据一宫洛阳处所打探到的消息,王允似乎也没有谏言给身在长安的皇甫嵩下诏。
这个缘由,倒是简单,因为他刘云在这里,王允可能不敢擅动皇甫嵩。
本来,在董卓死后,皇甫嵩是要去眉县诛灭董卓全族,砍了董卓九十岁老妈的。
皇甫嵩本来的人生轨迹在这里变了,刘云就只能往自己身上想了,而这应该是绝对正确的。
他挥师东来的消息,不出意外此时肯定已经传进了朝堂。
留皇甫嵩在这里拒他,这真的就有点过分了……
怎么说,他刘云好歹也是汉阳郡守,虽然是董卓举荐的,但大家多少也给点面子嘛!
袁绍等人都被诏进京去复命了,可唯独他刘云,到如今一根毛的消息都没收到。
路途也并不遥远,道路也没有完全的阻隔,那就只有这一个理由了。
在如今以王允为首的朝廷班子中,他被定义成了和白波,黑山一样的草寇反贼。
这个消息,让刘云真的很丧心。
他很想不明白,怎么说他也挂着汉阳郡守的印绥,怎么就不当人了呢?
只是因为他是董卓举荐的,身处凉州,带的也是凉州兵,然后就成了反贼?当成了必须剪除的异己,这他吗的!
大口喝了一樽酒,刘云将一堆信扔进了火盆。
那就打吧,他也没有什么好虚的。
百姓的信赖,比朝中那些尸位素餐之辈的信任,让刘云更有底气。
妙书屋
………………………………
第七十三章 初锋
刘云将军队扎在长安城外的第二日晌午,刀枪明亮,守备森严的长安城里,忽然涌出了一支人马,犹如一支利箭冲向了刘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