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云并不觉得自己在以后,也会有这般的好运气。
且不看整个天下,就看这片凉州地。
韩遂显然是个玩脑子的,他身边也有玩脑子的谋士。
偏偏他的这位结义兄弟马腾,是个直肠子,还是一个家族集团。
刘云游走其间,倒是名正言顺的占了许多的便宜。
可这样的好事,以后还能有吗?
答案是肯定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绝对,没有可能!
而如果走出凉州,直面天下,刘云所面对的那将是一片能人无数的浩瀚星辰。
只是想想,刘云这心就挺虚的。
董卓领着一群虎狼之辈,尚且心虚,一听关东义军起,转身就迁了都。
而何况自己,还是一个翅膀都没有长全的。
对于自己,刘云一直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刘云的这番话,皇甫显并没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但他抓住了几个字眼,不由得心中大骇。
尤其那句,洛阳之令,无法再通传天下……
“主公,你的意思是,明春起,朝廷将不复存在?”皇甫显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话,一般人可不敢说出口。
皇甫显只是觉着自己应该猜到了自家主公的心思,这才壮着胆子问了出来。
刘云抹去了那个“汉”字,说道:“也并非是不复存在了,而是形同虚设而已。”
董卓把持朝廷,天下四分五裂,诸侯各谋安身立命之地,哪会去管朝廷的命令。
皇甫显呆呆的坐着,脑子里面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
“渤海太守袁绍派了使者前来,你认为我是见还是不见?”刘云问皇甫显。
其实,袁绍派人来的意思,刘云大概是明白的。
凉州地上突然扎出来一个姓刘的草莽,有政治远见的,肯定都会有一些想法。
不论看不看得起,这总该是一股可利用的力量。
袁绍此时应该计划着推幽州牧刘虞为帝,悖董卓的意志,另立新帝,肯定需要不少的盟友,尤其是手握军队,又占有地盘的盟友。
以前是什么身份并不要紧,往后的意向才是重中之重。
皇甫显有些心虚的瞥了一眼刘云,这才说道:“主公,袁绍的使者昨日还派人投了名刺,想要见卑职,被我婉言拒掉了。此人,在卑职看来,主公应见上一见。”
“为什么要见?”刘云反问道。
这个使者,见还是不见,其实还是有很大干系的。
皇甫显说道:“主公,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若袁绍起兵,天下群雄必揭竿而起共推之。主公若能在洛阳以西,呼应袁绍,届时诛杀董贼,匡扶社稷,主公定可封侯拜将,名耀古今。”
刘云扭头看向了皇甫显,目光明灭不定。
这目光让皇甫显不由得心中发毛,暗自怀疑,是不是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话?
就在皇甫显扛不住压力,准备告罪之时,却听到刘云说道:“你这番话,说的也确实有些道理,但大势的走向绝对不会按照你所说的去走。那个人,打发他回去,不见了。”
“啊?”皇甫显不由自主的发出了一声疑问,片刻后,连忙应喏。
刘云的做法,皇甫显虽然看不明白,但他选择遵命而为。
袁绍的使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而已,也能够看得出来,袁绍并没有把刘云放在心上,当作一个多么重要的人物看待。
见或者不见,这里面的区别,只有一条。
那便是刘云是否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卷入朝廷那一泥潭之中。
至于是否会因此得罪袁绍,这一点刘云压根就没有想。
中间隔着一个董卓,他袁绍即便再如何记恨刘云没把他的使者当人看,也不可能越过董卓,越过千山重重来找刘云的麻烦。
尽管悍卒猛将多出自凉州,但在关东士族的眼中,这里始终是未开化的莽荒之地。
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野蛮人。
但偏偏他们又很看重这一片地方,也很忌惮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势力。
这个见或者不见的问题有了结论,刘云终于心中轻松舒坦了,几片茶叶的茶,也不觉喝出了茶的滋味。
宋建、马腾、袁绍接连派人前来,让刘云知道,在东汉末年这纵横错乱的土地上,他如今也能算得上是能排的上名号的一员了。
后世的史料,会不会在莫名巧妙间改变,悄无声息的添上他的名字。
“韩遂、马腾、刘云割据凉州……”
想着想着,刘云嘴角不由露出了一丝的笑意。
9021年的他,是一根浪荡世间的浮萍,传说中骨灰级的屌丝。
没房没车没存款,关键还连个亲人都没有。
但如果在那时的史料上突然出现了他的名字,应该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那些知道他的人,会不会突然间犯迷糊?
那些熟读历史的人,会不会看着刘云这个名字,突然间陷入怀疑人生?
东汉末年有这么一个人吗?大家集体灵魂拷问。
结果一查资料,还真有!
刘云想想就贼特么的刺激。
就如曾经让所有人怀疑的“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谁也无法相信,真正的答案是——五六十个星座……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刘云清晰记得,他也曾为这一段歌词,深深的怀疑过自己的记忆。
还有他始终记得真、直、具这些字里面都是两横,但一查字典,懵比了,都是三横。
如果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表演给新来的人看的。
那这样的青史留名,刘云觉得就很有存在的必要。
……
年关将近,这片大地上并没有多少喜庆的气息,反倒处处隐藏着磨砺刀甲的声音。
刘云不知道今年的朝廷,是否依旧在夜漏未尽七刻之时,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但刘云知道,今年这个年,无论是对于年仅九岁的汉献帝刘协,还是有吞吐天下之志的董卓,亦或者厉兵秣马,摩拳擦掌的关中士族,都并不好过。
这无论年少或者年长,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忧操。
相较而言,刘云和汉阳这一郡之地,或许要好许多。
在腊月底,刘云用自己这半年辛辛苦苦所攒的一点家财,犒劳了如今已达三万人的军队,并在障县的龙桑城开了一座大型的集市。
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这个集市的存在,很有必要。
龙桑城,地处障县以西,临洮以北,往南便到了武都郡。
来自草原游牧民族的牲口、皮毛,汉阳晶莹如雪的盐、多样的纸、漂亮的成衣,蜀中的锦、铁器,玉门关外的玉石、银器,在这里渐渐聚拢。
刘云花出去的钱粮,他总是要想办法挣回来的。
来年开春,他打算先把煤给挖了,这东西应该能挣不少的钱。
坊市建成以后,公孙禄罢工了,赖在刘云的房间里,死活就是不走了。
年老体弱的他,实在无法胜任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刘云正在写开办学堂的一系列东西,盖勋一有机会就催这事儿,逼得刘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那就老老实实办学呗。
本来刘云是打算沿袭一下小学、中学、高中这种就学模式的。
但后来仔细一琢磨,这样搞法,实在不适合如今的环境,可能还没搞就已经夭折了。
便换成了学堂和学院,学堂便是识文断字等简单的学习,学院自然就是高等学院了。
“公孙先生,曹操在己吾起兵了,据说一个叫卫兹的家伙散尽了家财,支援曹操招募了五千义兵,你觉着曹操第一步会做什么?”刘云咬着笔杆子问正在假装酣睡的公孙禄。
公孙禄的眼皮子动了一下,闷哼道:“主公,自九月始到如今,几乎每日间都有人拥兵而起,你关心那些作甚,还不如先安排一些我这一把老骨头如何?”
刘云笑道:“别人可以不关心,但这个人我必须要关心关心。”
听刘云说着说着又没了下文,公孙禄实在忍不住,一骨碌坐了起来,言辞恳切的说道:“卑职很感谢主公如此厚待,可实在是,我这一把老骨头干不动了,主公另选人替了卑职如何?”
这已经是公孙禄不知道说过多少遍的话了,刘云看得出来,公孙禄确实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