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勋对此倒是有不同的意见,他说道:“主公,此时万不可有妇人之仁,如今我部兵强马壮,有带甲之士十二万之众,洛阳以西无人可挡主公兵锋。”
“盖老,我行事确实是有些小心,但小心驶得万年船。现在我们知道朝廷要讨伐我们,但将士们不知道,天下百姓也不知道,若我们挥师向东,攻克了洛阳城,劫了陛下,那我们就真的成了第二个董卓。关东袁绍等人,刚刚失去举兵的理由,他们瞬间就又有了我们这个理由,募天下之兵,来对付我们。不管他们敢不敢,但兵绝对会募,土地绝对会占,这是他们现在就在做的事情。”刘云详细分析道。
刘云知道袁绍等人举兵最终的走向是什么,他们真正的意图又是什么。
但盖勋没有看过历史书,并不清楚,即便刘云现在说了,他也不敢完全肯定的相信。
“主公,难道袁绍等公真正的只是为了拥兵自守?”盖勋有些怀疑的问道。
刘云举了个例子,说道:“九宫司送来的密信,你也看过了,关东讨伐董卓的联盟义军举兵多久了?拥兵数十万,可真正动兵的又有谁?唯有曹操,与自南方迢迢而来的孙坚!还都吃了好几次败仗。剩下的其他人呢?日日置酒高歌,不谈进军事宜。”
盖勋眉毛一挑,喝掉了樽中酒,说道:“如此,恐怕不会有人遵从朝廷之令前来征讨主公。”
“样子肯定还是会做的,但真的打,可能性很低。原有的计划暂时不变,如果他们真想拿我们开刀,届时我们便挥师东进!总之一句话,他打我们,我们就往死里弄他,他们要是不打我们,那我们就先干我们的。董卓敛了整个中原的财富,藏在眉县,我太眼馋了。”刘云一脸艳羡的说道,他是真的馋那些东西。
毕竟,他真的太穷了,马上又要揭不开锅了!
妙书屋
………………………………
第九十三章 抢劫董卓的遗产
董卓的富裕程度,大多人在他的老窝没被抄之前,是一定不会知道的。
但偏偏这事儿,刘云还就知道。
不是巧合,纯属必然。
作为一个上过学,正儿八经看过三国的穿越者。
这点事儿要是不知道,那真的就有些丢人了。
如今整个三辅,恐怕都比不过董卓藏的家底。
董老贼修筑的眉坞,城墙比长安城还要雄伟,里面积攒了可用三十年的谷梁,金银财宝更是无数。他曾豪言,若事成,雄踞天下;若不成,守着眉坞就足以养老。
这一句话就足以看出,他的底蕴有多么的深厚了。
那些钱粮,是他为以后雄踞天下所准备的,也是为他以后养老准备的。
当然,他的养老肯定不会是养他一个人,也不是养他一家子,而是还有数万的军队。
他把事情倒是想的挺好,但想的其实有些太简单了。
有点小瞧了这天下诸雄的意思。
这小老贼的前车之鉴,就是刘云拿来说服手下将领应对中原局面的例子。
小心,并非是让士兵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自己给裹起来,而是步步为营。
一口吃成的大胖子,真的容易撑死。
但是,董卓留下的眉坞,刘云很欣喜,这让他又有了一个把腰包塞鼓囊一点的机会。
逮住历史的空子发横财,刘云相当喜欢干这种事。
由己及人,盖勋想通了董卓失败的原因,也联系到了自己的身上。
但他还是不太明白,刘云为什么这么安排,怎么偏偏就盯上眉县了。
董卓筑眉坞,他是知道的,但能富裕到什么程度?难道比潼关与函谷关还要重要?
他以为刘云也跟他一般是猜测的,毕竟董卓横征暴敛,是整个天下皆知的事情。
可那里面到底藏了什么,恐怕只有董卓的亲信清楚了。
不过,最后盖勋还是顺从了刘云的意思。
准确而言,是他被说服了。
汉阳贫敝,钱粮短缺,如果眉县真有董卓敛聚的财富,确实值得一试。
朝廷如此对待,盖勋生气归生气,但为将五十多年,他还是能沉得住气的,也能分得清楚孰轻孰重。
将这些事情安排下去之后,刘云再没做其他任何的事情。
对于朝廷将他定性为叛军,派兵讨伐之事,他就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般。
因为他现在也没有必要再做什么了。
如今的长安城,本就是外松内紧的状态,屯兵整整八万,戒备恐怕比洛阳还要森严。
潼关、华阴一带,还有姜正的三万大军。
而等马超的军马到位,单单就是这一片区域,兵力将又近十万。
袁绍领了诏令想打他,心里多少应该会有点数,现在的长安可不是那么好打的。
再如何紧张兮兮的提高戒备,估计也就到这个程度了。
还不如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安心准备下入蜀的事宜。
于此之外,刘云吩咐李季抽调人手,想尽一切办法把贾诩给弄回来。
这事情他认真了,身边还真需要一个好用的脑袋,不然太糟心了。
相比于别人的三顾茅庐,礼贤下士,刘云的手法可以说很粗糙。
他说抓,那就是真的抓!
而且是不择手段的抓!
……
中原大地,现在用一锅乱粥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
朝廷以为的天下太平,充其量也就能算是表象上的表象的太平。
牛辅,吕布心怀异志,互相看不顺眼,兵锋已经卯上了。
段煨、徐荣、胡轸各率兵数万,正在观望。
皇甫嵩和牛辅已经干起来了,将华阴、潼关一带干成了一片巨大的战场。
姜正像是一条小尾巴,更像是盯着两只老虎缠斗的狮子,时不时的上去就撕一口,业已盯上了眉县。
袁绍等人领了朝廷的诏令之后,便开始了大肆的募兵,似乎是在摩拳擦掌的备战。
但这个事情,有些地方很奇怪。
名义上袁绍是车骑将军,统领三军,但曹操、孙坚等人回去之后,几乎是各干各的。
更奇怪的是,本应举兵向西的袁绍,在回去之后没多久,就调转刀锋,先杀上冀州,逼得韩馥无处可去,转身让出了冀州。
这一切都像是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但又像是在掌控之外。
反正,此时在中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十数方人马,合计兵力约五、六十万,打得倒是挺精彩。
这些很不能让人理解的事情,就这么真刀真枪,明晃晃的发生着。
但这一切,却倒是在刘云的意料之中。
他并没有没有神到能掐会算,身在斗室之中,却通晓天下之事。
只是因为这些事情,就如同眉坞一般,他恰好就知道。
董卓死的早了两年,历史的走向发生了改变,但人心不会变。
对于那些早有所图的诸侯而言,董卓早死或者晚死,甚至于死不死,都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他们该干什么的,依旧还是会干什么。
当然,这肯定是要除了那少数的几个人的,有些人肯定会变得与曾经不同的。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是变化所带来的变数。
但大的走向绝对依旧,历史的大变数肯定是会有的,但刘云觉得应该不是在眼下。
毕竟,真正能改变整个历史进程的,只有那么非常少数的几个人。
而刘云已经准备下手了!
抓贾诩就是开始,至于刘备、孙坚、曹操三人要不要杀,刘云还在考虑。
但玩肯定是要玩他们一下的,绝对不可能让他们那么顺遂的就过渡到三家纷争。
刘云并不担心改变历史的进程,会把后世的自己给搞没了。
他最近在夜深人静时,总有一种很古怪的怀疑。
按理说,他这么个大活人,他娘了个腿儿的,也不至于悲催到长这么大了,连自己的一点身世都查不到。
就是一根毛掉了,总还是带着点印迹的。
可他这么个大活人,在世上活了二十多年,竟没人知道他是怎么来的。
他曾经调查过,但全无痕迹,就连孤儿院的院长都不知道他怎么来的,就记得好像刘云打小就在孤儿院。
这事,刘云现在想来,越想越觉得奇怪。
事出反常必有妖。
除非,他本来就特殊!
……
妙书屋
………………………………
第九十四章 神奇的理论
皇甫名派人从数百里外的祖历送来了捷报,他终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