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钧破-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到山坡另一面,王焕找到一条有动物经常使用的小路,把刚刚收回来的陷阱材料沿途开始制作陷阱。

    在他的指挥下,翁立,凌菲也开始跟着他制作陷阱。

    三人花了一个多小时,做好了18个套索陷进,挖了10个倒刺陷阱,如果不是因为材料不够了,王焕肯定还要弄更多。

    脱下外套,王焕擦着额头上的汗,拔出匕首,从装猎物的布袋上割下一条布。

    割成6段,分给翁立,凌菲二人,两人学着王焕把布条当成耳塞塞进耳朵里,王焕蹲下身,捂着耳朵对沧雪说道:“沧雪,叫,再叫两声!叫了晚上就有肉吃了。”

    听到“肉”这个字,沧雪两眼放光,仰起头就嚎叫起来:“嗷呜!!嗷呜!!!嗷呜!!!”

    三人虽然有耳塞的防护,但还是痛苦的捂住耳朵,周围的雪层和刚刚一样,瞬间钻出几十只野兔,数量比刚刚还多,逃跑的场面比刚刚还壮观。

    钻出地面后,野兔就往平常最常用的小路跑去,18个套索陷阱成功捕获11只野兔,10个倒刺陷阱成功捕获3只野兔。

    王焕抱起沧雪就开始猛亲,一边亲一边说道:“以后吃喝有着落啦!”

    从这以后,王焕每次打猎都能“守沧待兔”,只要在野兔必经的道路上设下陷阱,沧雪嗷呜一嗓子抓住兔子的概率超过50%,比拿着弓去打猎强。

    拿着弓出去半天都不一定看得到猎物,看到还不一定打得到。

    带着沧雪打猎就不一样了,王焕带沧雪出门就只带一把砍刀,一把匕首,三个布袋和一些绳索,每次回来至少有两个袋子是满的,战士们每天都能喝上兔肉汤。

    那些野兔的皮毛在凌菲的巧手下变成了一套兔绒大衣,做完之后送给王焕,王焕欣然的接受了。

    经过对周边的一番扫荡,王焕没有对逃走的兔子赶尽杀绝,小鸟变成了他的下一个目标,每次让十几个战士跟着自己外出打猎,每人打猎用的羽箭都刻上自己的名字。

    沧雪一嗓子把林子里的小鸟嚎的惊吓过度飞出树林时,战士手中的早已准备好的羽箭纷纷射出。

    没有打到鸟的战士,20个俯卧撑。

    打猎的效率提高了,战士能得到训练,一举两得,只是一排3班,叫敖武的班长郁闷了,每次听到沧雪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他都以为有人在叫他。
………………………………

第九十三章 魔术师

    冀州,巨鹿郡,一名手持红木九节杖,头戴紫阳巾,身穿一袭黄色八卦衣道长模样的人;在徐徐清风中登上大陆泽(淡水湖)旁的高山,只见他鹤顶龟背,凤目疏眉,面色红润,神态飘逸,看上去莫约40岁。

    在道长身后,跟随着30多名随从,众人对他的态度十分恭敬,随从中有一名穿着打扮与他相似但要年轻上许多的道长。

    年轻道长来到年长道长身后,年长的道长此时站在山峰之巅,闭上双眼,打开双臂,每一次呼吸都刻意加重呼吸程度,看样子就像在“集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

    “兄长,我已派出门下弟子在各地官府,市门留下‘甲子’记号,只待大方渠帅马元义联络荆、扬两州教徒前往邺城,明年甲子年,甲子日便可以计起事,兄长看还有何不妥?”

    年长的道长放下双臂,负手俯视山下大好河山,徐徐说道:“你我兄弟三人传教十余年,教徒,信徒已百万之众,大汉倾覆乃天意,既是天意,我等只需尽人事。”

    山峰上对话的二人即是黄巾军首领,张角,张宝二人。

    建宁年间,张角带着两个弟弟,首先在灾情特别严重的翼州一带开始传教活动。

    灵帝熹平年间,他在大量招收学生、培养弟子、吸收徒众的基础上,创立了太平道。

    太平道为我国道教的早期教派之一,以推翻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建立太平社会为己任。

    张角等人民间传统医术的基础上,加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

    并以此为掩护,广泛宣传《太平经》中关于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张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面八方去宣传教义。发展徒众,“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太平道势力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达数十万人。信仰太平教的主要是穷苦农民。

    王焕穿越前对黄巾起义是辩证看待,处在东汉王朝皇室的角度来看,黄巾军公然反对统治,起兵攻城拔寨,沿途烧杀抢掠,肆意斩杀朝廷命官,对汉王朝的统治权威构成极大威胁,所以称为乱臣贼子并不过分。

    从广大人民的角度来看,灵帝宠信宦官,十常侍(汉灵帝在位期间张让等十个乱政宦官)其父兄子弟出任州郡牧守,残害百姓,贪暴胡为,无人敢问,天下怨声四起,民不聊生,太平道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的学说、观点得到广大穷苦百姓的拥护。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角等人又是反对封建帝制的英雄。

    虽然张角发动的黄巾起义,从他个人情感来说,是积极的,是向上的,是充满正能量的,可人数达到一个空前庞大的规模,他对黄巾军的控制力远没有他预想的那么牢固。

    黄巾军士兵几乎都是常年被贪官污吏所压榨的底层百姓,整体素质不高,所以得势之后,变本加厉的烧杀抢掠。

    王焕一直希望自己的预测是错的,自己所处的这个时空不会像他记忆中的那段历史,黄巾之乱不会发生,他也能带着现在的战士找一个城市再次东山再起,做点养家糊口的小生意。

    可现实总是打破幻想,根据军刺战士送来的情报来看,六安、博安、龙舒、安风、舒城等郡县,12月内有数量庞大的移民运动,而且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庐江转站北方。

    军刺全员已经被王焕派出,他要确定,黄巾之乱会不会如记忆中一样上演,后勤补给也由杨山开始采买运输,恢复了日常训练。

    12月底,王焕命奎哥将父亲送到李家村与钟伯等人居住,带上愿意跟随他的小弟前往营区与他回合。

    奎哥接到命令后,果断干脆执行命令,王焕离开的半年时间里,奎哥的势力从200多人扩充到了500多人,接到命令的第三天,就带着316个愿意跟随自己的小弟带上一批早已准备好的物资来到李家村。

    在军刺战士的带领下,来到龟背山山谷,刚进入营区奎哥和一众小弟就被正在带甲训练的士兵震住了。

    短暂的接风宴,本来宽敞的山谷在奎哥等人到来搭起帐篷后变得拥挤起来。

    吃过午饭,王焕立刻开会,扩充编制。

    原有的129名战士与奎哥的316名小弟兵合一处,一共445人。

    翁立提拔为一连长,奎哥提拔为二连长,杨山提拔为三连长,军刺保持不变。

    原有的80名车行战士均匀的分散到一连和二连,排长,班长均由这些老兵担任。

    一连,二连各150名战士,是现在的主力部队,三连96名战士,抽调出会做饭的24名战士,组成两个炊事班,配备给一连,二连。

    三连余下的72名战士,主要负责后勤保障,把后勤交给杨山,王焕放一百个心。

    王焕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刚开完会就立刻召集所有战士,把之前的编制打散,重组,而他也由连长变成了营长。

    随后的一个月训练,让昔日的小混混也逐渐融入这支奇异的部队,末位惩罚制,老兵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再受到惩罚的,新兵们就像他们以前一样,每天晚上各种损招层出不穷抢物资。

    期间,翁立受命,把训练任务交给下面的三个排长,自己带着几名普通战士返回庐江继续打造装备。

    奎哥能带来这么多人,是王焕意料之外的,在王焕的预料中,奎哥能带来100人就烧高香了。

    奎哥手下的大部分兄弟都是出自贫民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流浪的孤儿,奎哥贯彻王焕的御人之道,用食宿保障为基础,用感情做辅助,渐渐扩张达500余人。

    接到王焕的命令,向下面的兄弟传达后,有家室,或者父母尚在的小弟领到奎哥的一笔钱财就自动退出,最后奎哥就带着让王焕喜出望外的300多人前来报道。

    人数一增加,装备就不够用,在日常训练中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兵让出自己的装备,新兵用老兵的装备进行训练。

    翁立花了5天时间,将装备打造好,运送回来,全营战士披甲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