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难以进入荆州腹地,无碍。”
张飞对庞统道:“可不论如何,那也是失去了不少的城池,白白便宜了陶商!”
庞统淡淡道:“以后还能夺回来的,不妨事。”
关羽站出来,对庞统道:“司徒此言,莫不是想任凭陶军在汉水南岸站稳脚跟而不顾?”
庞统眯着眼睛:“眼下的首要任务,乃是守住襄阳,为江陵那边争取时间,别的事,都可以暂往后缓。”
关羽哼了一声,道:“如此行径,与懦夫何异?”
庞统淡淡道:“关将军,我记得庞某似乎是通知你禁足思过,你不在府内待着,跑出来作甚?”
关羽一听这话,顿时怒了。
“关某乃是堂堂三军上将,如何能禁足?”
庞统一扬眉:“军令法度在此,你又如何禁不得足?”
若非旁边的诸将拦着,关羽此刻早就变身成为了楚霸王项羽,一刀将庞统这个他眼中的宋义给斩了。
“庞某心意已决,决不出战,尔等按军令行之,不可有误,违令者以军法论处。”
……
蔡瑁如今并不在襄阳城,他受到了刘备等人的排挤,被派遣往章陵郡为郡守。
章陵郡与南阳郡为一体,后刘表和伏完等人拥立刘琼为帝,为削弱蔡瑁的力量,特意从南阳郡中切割出章陵一郡,由蔡瑁驻守,名为重用,实则削弱。
蔡氏在荆州虽然强大,但通过刘表数年来有心的打磨,再加上其死后,刘备,庞统,伏完等人的连决,到底是愣生生的将蔡氏给压了下去。
而蔡瑁也郁闷的就任于章陵郡,同时也是为了辟祸。
章陵郡就地理位置来说,比襄阳和樊城要靠近中原,不过更偏重于宛城的方向。
陶商率领大军攻打樊城,章陵郡那边自然也是高度紧张,生怕陶商打不下襄阳,兵峰一转,直抵章陵。
蔡瑁这段时间,因为担惊受怕,多少也没有睡好。
直到这一日,他顶着黑眼圈,坐在堂中发呆,却有他的亲弟弟蔡和跑过来向他禀明:“兄长,来客人了。”
“客人?”蔡瑁疑惑的眨巴眨巴眼,望向蔡和,道:“什么客人?”
蔡和道:“是黄公来访。”
“黄公?”蔡瑁一时间没反应过劲来:“哪个黄公?”
“黄承彦,黄先生。”
“哦!姐夫来了!”蔡瑁恍然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道:“看我这记性,快请进来……哦,不,我亲自出去迎接。”
蔡瑁匆忙起身,亲自来到府门,却见黄承彦和一个年轻文士在那里站着等他。
“姐夫,你如何跑到这里来了?”蔡瑁大步上前,握住蔡瑁的手,笑呵呵的道。
黄承彦亦是满面笑容:“自打你上任到了章陵,为兄的便一直不曾看望你,如今兵荒马乱的,你位居一郡之长,责任重大,你姐姐担心你,故而卓老夫抽空来探望你一下。”
蔡瑁闻言不满道:“我姐姐也真是的,既知道兵荒马乱,如何又让姐夫你随意到处乱走,这要是出了什么事,岂不后悔大了?”
说到这里,蔡瑁又扭头看了看诸葛瑾,道:“这位先生是?”
黄承彦冲着府门指了一指,道:“伯珪,咱们可否进去说?”
“哦,对,对,你看我这事办的……走!里面说话!”
……
蔡瑁当先引路,带着黄承彦等两人来到正厅。
分宾主之位坐下之后,蔡瑁随即笑道:“我姐夫为人一向孤高,历来都是独来独往,很少与旁人为伍,这位先生既然能有姐夫同行之此,必然非等闲之辈,当为高明之士,不知尊姓大名?”
诸葛瑾站起身,道:“在下诸葛瑾,从金陵而来,现在朝中任太常卿之职。”
“噗~~!”
一听诸葛瑾自报家门,蔡瑁口中的茶水直接喷洒了出来,
………………………………
第八百四十章 游 说
蔡瑁擦了擦嘴上的水渍,惊讶的看着一脸淡然的诸葛瑾,双眸中全是惊诧之色。
陶商的手下,还真都不是一般人啊!
咱两军打仗呢,小伙子!你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就这么大咧咧的进了我的府邸,你当我姓蔡的是泥捏的不成?
厅堂的门口,蔡和一下子抽出了自己腰间的宝剑,看向诸葛瑾的目光颇有些不善。
“德珪!”黄承彦紧张的转头看向蔡瑁:“不可如此!”
蔡瑁长叹口气,冲着蔡和摆了摆手,示意他勿要如此。
毕竟是他姐夫领来的人,若是这么就地处置了,回头自己跟黄承彦的脸皮,那可就撕破了,毕竟都是一家人,为了这点事犯不上。
况且这小子虽然是金陵城的官,但却也没带兵,没带将,也没什么可怕的。
“诸葛先生请坐!”蔡瑁伸了伸手,对着诸葛瑾示意了一下。
诸葛瑾对蔡瑁表示感谢,坐下之后,问他道:“蔡将军当年也是荆州重镇,如今从襄阳被调遣到这章陵之地,是不是有些屈才屈尊了?”
蔡瑁呵呵笑道:“先生这话未免过了些吧?蔡某人在这章陵郡领兵,好歹也是一方重镇,说是屈才,大可不必。”
诸葛瑾笑了笑,道:“嗯,说是一方重镇却也不假,章陵郡临近宛洛之地,可以说是处于我中原阵地的深处,不消多久,待我军完全消化了中原的地盘,稳定住了民心,在中原招募兵将,施以包夹政策,届时这章陵郡,不知会处于何种的境地?”
蔡瑁脸上的肌肉来回抽了一抽。
诸葛瑾的话中之意,他自然是懂的,章陵郡在中原的地界过于纵深,真要是出了问题,别说是江陵和江夏的援军,襄阳那边的袁军都赶不过来支援。
蔡瑁握着茶盏,重重的向着桌案上一撂。
用劲之大,几乎都将当中的水全都泼了出来。
蔡和见状,‘啷’一声又把宝剑从剑鞘中抽了出来。
黄承彦见状,眉头一皱,急忙问蔡瑁道:“德珪,不可造次!”
蔡瑁不耐烦的冲着蔡和挥了挥手:“把剑收起来,别来来回回的没完没了。”
蔡和听话的把剑收起来了。
之后,却见蔡瑁叹了口气,道:“诸葛先生这话……倒也是不错,嗨!我蔡氏乃是荆州之长,昔日诸蔡之盛,天下瞩目,想到如今,襄阳蔡氏竟变的这般萧条,着实是令人感伤。”
诸葛瑾站起身来,对蔡瑁拱手道:“瑾今日来此,想要对蔡公说的话,想必蔡公心中也多少明白了点吧?”
蔡瑁的眼睛眯了起来,寻思了片刻,道:“凭心而论,蔡某与陶丞相之间,并没有多少交情。”
诸葛瑾笑着道:“交情都是在来往之中相处出来的,陶相虽然原先和将军并不相熟,但却不代表今后不可以认识一下,而瑾此番前来,便是带来了陶相想要和将军认识的诚意。”
蔡瑁闻言一愣。
却见诸葛瑾笑着从怀中取出一方印绶,并一封书信,郑重的走到蔡瑁面前,递给他。
“这是?”
“这是朝廷左中郎将的印绶,以及丞相命我交给蔡将军的书信,当中尽述丞相对你的诚意。”
“左中郎将……”蔡瑁面上没有表情,但心中却还是很满意的,陶商出手还是蛮大方的。
打开书信,内容也极其简单,都是一些客套话,基本上说的都是久仰大名,早欲一会而不得良机,希望蔡瑁能微子去殷,韩信归汉等等云云。
蔡瑁感叹一声,合上书信,闭目不言。
按道理来说,对于陶商的招揽,他是一百个赞成的,毕竟如今的陶商占据天下三分之二,无论是对曹操还是荆州,都已经是势成碾压,如在大势不变的情况下,荆州,关中,西川等地被鲸吞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早年间的分庭抗礼之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蔡瑁之所以不敢立刻答应,一则是陶商跟他不熟,二则他毕竟当初也是拥立荆州天子刘琼的重臣,三则他也想提一提自己的身价,一下子就答应了陶商,未免有些太没面子了。
对于蔡瑁的这些顾虑,诸葛瑾在来之前早就已经和陶商研究好了,对于如何回复蔡瑁,诸葛瑾可谓是成竹在胸。
却见诸葛瑾笑道:“蔡将军,瑾之弟孔明乃是丞相坐下的学子,而家叔当年与黄公亦是挚交,蔡将军与黄公乃是亲戚,而瑾今日又得以结识将军,如此算来,丞相与将军虽未谋面,却也属于同路之人,沾点亲说不上,但是带些故,肯定是有的。”
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