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见陶商笑道:“文若先生误会了,陶某如何会行此等不义之事,我送送你。”
一听这话,荀彧的脸瞬时间就白了。
“不,你送我干什么?我不用你送?”
陶商微微一笑,道:“先生这是怕了?不敢和陶某对赌?”
“你……”
荀彧的话还没等说完,却见陶商已经用手跨过肩膀,搂住了他,道:“走吧,我跟你一起出去!”
荀彧的力气不如陶商,如何也挣脱不开,只能就这样被陶商连拉带拽的拖出了帐篷。
帐篷外,那些随同荀彧一起前来的侍卫们一看到这种情形,顿时傻眼了。
而与此同时,陶商的帐篷后面密林中,出现了一支全副武装的精锐虎卫军,他们在不远处静静的观察着,以免许昌城那边有什么不良的举动。
两方之间,彼此之间顿时露出了一股诡异的气氛。
陶商却是没管那一套,他只是如同遇到了好久不见的老友一样,搂着荀彧的肩膀,将他送到帐篷的门口,满面都是和煦的笑容:“文若先生,以后要是有空,还请多到金陵城那边走一走,我对先生深幕已久,着实是希望日后和先生能够多有交流。”
荀彧无可奈何的道:“陶商,你当真觉的这么浅薄的离间之计会有用马?”
陶商嘴角的笑容更深刻了:“会,当然会,为什么不会?先生对曹操,就真的那么有信心?”
荀彧哼了哼,道:“当然有信心,曹公乃是天下英杰,自然是……”
“自然会希望看到你有朝一日在他和汉室中间做一个正确的选择!”
陶商说到这的时候,二人已经是离荀彧的队伍不远,却见陶商忽然转过身……给了荀彧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场的人,包括远处许昌城头上的人,都瞅愣了。
这两个人,该不会是那种关系吧?……咦!太恶心人了。
荀彧被陶商抱住,脸都要绿了。
少时,却见陶商放开了荀彧,然后对她笑道:“先生,多多保重。”
荀彧阴沉的看着他,忽然道:“你适才之言的意思,是曹公与汉室非为一体?”
陶商点了点头,道:“这点浅显的道理,难道你看不出来吗?”
“那你姓陶的,就跟汉室是一体的吗?”
“当然,当今天子可是我大外甥。”陶商笑呵呵的冲着荀彧摆了摆手,不在多言,转身走回了自己的队伍。
荀彧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转身亦是走向了自己的侍卫们。
而此时此刻,远处的城头上,却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正紧紧的盯着城池下的情况。
陶商与荀彧之间的举动,全都落在了那个少年的眼中。
少年年纪虽小,但瞳孔中的色彩却显得很阴沉,脸上则是完全是不符合他年纪的表情。
“二公子,城上风大,咱们还是下去吧。”一名侍从劝道。
那少年却并不领情,他只是紧紧的看着远处城下的情况,忽然道:“立刻派府里的亲信来,我要给父亲送一封信。”
那侍卫闻言一愣,接着有些犹豫的道:“公子,司空曾说,他这次出征……只允许长公子,子孝将军,文若先生三人有事对其单呈奏事……”
年轻公子很是霸道,回手直接给了那是侍从一巴掌。
“混蛋,我怎么做事,难道需要你教?赶紧给我找人来。”
侍从哆哆嗦嗦的点头去办事了。
年轻公子又转头看了看城下,最终鼻里哼了一声,转身走下城楼。
……
与此同时,曹操正长安和张鲁军激战。
论及战力,汉中军自然远非曹军对手,特别是五斗米教的教众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作为道士的能力远远强于他们当士兵的水平,虽然有大将张卫,杨任,杨昂等人坐镇,再加上李儒在暗中出谋划策,但张鲁军依旧是远非曹操的对手。
曹操亲自坐镇,在长安城下,大破汉中军,庞德和阎行,马超等关中宿将为前部先锋,将张鲁军打的节节败退。
五斗米将教众最终只能放弃攻打,转攻为守,向着西线的战场撤离。
曹操又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北上三河,抗击牵招,田豫等人的河北军众,以解这两面夹击的困境。
在曹操的心中,他自认为只要不碰上陶商,就是天下无敌。
关中的形势一片大好,但后方的讯息却让他头疼,给他添堵。
陶商的大军尾随其后,进入中原境内,偷袭他的老巢。
曹操气的牙牙痒。
姓陶的着实是卑劣之极,自己刚一动地方,他立马进入兖、豫境内,对中原下手。
这不是纯粹的卑鄙小人吗?
幸亏曹仁,荀彧,曹昂等人坐守三城,方可阻挡住陶军,保住地盘不失。
但即使是如此,曹操的心情也是极为忐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毕竟,他也不知道荀彧,曹仁他们到底能坚持多久。
但是很快,曹操就得到了一个更闹心的消息。
这个消息是他的二儿子曹丕暗中送来的。
是关于荀彧和陶商见面的消息。
………………………………
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权力
陶商此时此刻,正和许褚,荀谌等人率兵返回濮阳军营。
半路上,许褚丝毫不予掩饰,充分的展现了自己智商不够用的一面……使劲的问这问那。
“丞相,咱们这一次当真能够离间曹操和荀彧之间的关系吗?”
陶商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转头看向荀谌,道:“友若先生觉得这事成功的几率大么?”
凭良心说,荀谌对这件事也并没有什么把握。
但他这个人还是非常讲道理的,当初陶商留下了袁氏一脉,对于他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恩惠,所以为了回报陶商的仁慈,他也是非常尽力的为陶商办成这件事。
不论结果如何,他都是尽力了,而且在他的角度,他觉的这事对他兄长荀彧有好处。
“丞相,这一次,咱们虽然使用的阳谋离间,但依照我对我兄长的了解,他一定是会受到触动的,我兄长自幼便立志入侍,光大荀氏,辅佐汉室……这是他前半生的志气,绝非旁人能够轻易触动,这次事情就算是他明白咱们的心思,他却也过不了自己心里的这一关。”
陶商点了点头,道:“友若先生的意见,我非常赞同,不同的计谋和不同的策略,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说罢,他转头看向许褚:“你听明白了吗?”
许褚虎痴的名头可不是白叫的。
“不甚明白!”
陶商长叹口气,解释道:“那我这么给你解释吧,这条计谋,主要是针对那些对朝廷有真正忠心的人,对汉室真正有感情的人,这计谋放在他们身上,才会有用,比如荀彧……但若是放在郭嘉,陈登那种没皮没脸,不长心的人身上,恐怕就不会这么好用了。”
许褚恍然大悟:“你要是早这么说,那我就了然了。”
却见一旁的荀谌突然转头对陶商道:“丞相,我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丞相若无要事,在下想要返回徐州了。”
陶商点了点头,道:“你回徐州吧,收拾一下行囊,然后启程去邺城。”
“邺、邺城?”荀谌一下子有些傻了。
这什么意思?让我回邺城干什么?
迎着荀谌迷惑不解的眼神,陶商笑道:“河北目下已经趋于安定,眼下需要有志之士前往,一则继续替我安定民心,二则发展内政,加强商业流通,开垦土地等等……”
说到这,却听陶商道:“颍川荀氏乃是大族,英才甚多,曹操用荀氏治许昌就是一个英明的决策,而我用先生治邺城,仔细想想,却也不晚吧……”
荀谌沉默了一会,方才道:“可我是袁氏的旧臣……”
陶商伸手打断了他的话头,道:“陶某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荀谌深受感动,最终答应按照陶商的安排去邺城。
颍川乃是人杰地灵之所,而荀氏又是个中翘楚,安排荀谌去治邺城,待平稳之后,便可以慢慢恢复启用河北当年的那些旧臣,重新恢复河北当年的富庶形态。
金陵城,苏州城,杭州城,现在已经是富庶之城,下一步陶商打算开发潜力巨大的河北,这第一步,就是要让邺城和北平成为北方的经济重镇。
……
就在陶商筹办这一切的时候,曹操在长安也是闹心的不行。
他二儿子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