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有君子-第8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忝歉业茸牛 

    程普虎目发红,道:“公瑾,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周瑜沉思了半晌,道:“庐江我们是回不去了,兵马损失殆尽,即使回去也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而且以陶商的心计,他一定会乘机收服庐江,我们只能别投其他势力。”

    程普道:“那我们应该投谁?”

    周瑜仰起头,思虑了一会,最终是慢慢的站起身,将脸望向了西方。

    ……

    南昌城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陶商那里。

    得知南昌城的危机也被解除,陶商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他立刻在彭城召集了全体将官,商议兵出中原之策。

    “诸位,鲁肃,孔明,仲达果然是不负众望,不但瓦解了孙策的攻势,还将孙氏的势力一网打尽,目下庐江空虚,我已经置书于鲁肃,让联合金陵城周边县城的县兵,将庐江郡收回。”

    陈登笑着道:“庐江郡重新到手,则江淮之地连同江东,尽皆为我军所有也。”

    陶商点了点头,道:“江淮已定,那下一步就是图谋中原了,如今曹操远在关中平定张鲁和李儒之乱,战事已经胶着,眼下却是咱们迅速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陶商转头看向郭嘉,道:“二鲍那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郭嘉笑道:“二鲍在芒砀山待了数月,早就受不了清苦的日子,如今已经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整备好了兵马,只等时机一到,便起兵返回许昌。”

    陶商点了点头:“却也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毕竟有荀彧和曹仁在,这两个人可是不好对付啊。”

    郭嘉闻言,心中也是有些不托底。

    对手是那个荀彧,但凡是稍有疏忽,就会被他抓住把柄。

    在细细的思索之后,郭嘉道:“我觉的此事倒也不是特别难办,依照郭某对荀彧的了解,荀彧应该不会直接让二鲍回返许昌,而是让他们驻扎在附近。”

    徐荣一听话,忙道:”若是不驻扎在许昌城,咱们这计策岂不是无用?”

    郭嘉呵呵笑道:“却是未必,荀彧想来会让他们驻扎在别的县城,借以观察,日后再做安排。”

    陶商站起身,在四周来回度着步子,突然他站住了脚步,对郭嘉道:“奉孝兄,在场中人,能够比你还了解荀彧的人,没有了……若要占领中原,我必须要靠你了。”

    郭嘉点了点头,少有的正色道:“此事包在在下身上。”

    ……

    许昌城。

    荀彧坐在原地,皱着眉头,看着那封被二鲍送来的书信,捋着胡须,仔细的寻思着。

    少时,却见曹仁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对着荀彧拱手道:“文若先生,你叫我?”

    荀彧将手中的简牍递给了曹仁,道:“子孝将军,你看一下,这个是鲍忠和鲍韬给我写的信。”

    曹仁接过荀彧的信函,仔细的看了一遍,皱着眉头道:“这二鲍不是在前番已经私自逃离战场,去芒砀山落草为寇了吗?怎么还舔着脸要回来?简直是荒谬!”

    荀彧深吸了口气,道:“此事倒也不能这么绝对……这样吧,且寻找一处豫州境内的周边军县,让他们屯兵……其余的事,待日后再说。”


………………………………

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

    芒砀山,边境。

    鲍忠和鲍韬坐在原地,愁眉苦脸的。

    “荀彧让我们在相黎城驻扎,暂时不允许我们返回许昌城……唉,这事情若是让陶丞相知道……天知道他会不会责怪我们影响他之前订下的大计。”鲍韬苦涩的道。

    鲍忠的表情也没比鲍韬好到哪去。

    “本来你我兄弟投靠在陶丞相麾下,想凭借这事崛起,为鲍氏的崛起再做些贡献,哪曾想……唉,就怕陶丞相会因此责怪你我二人。”

    鲍韬略显疑惑的道:“应该不会吧?我观陶丞相似乎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

    鲍忠苦笑道:“你这话说的未免武断了,想当年,我观曹操也非小肚鸡肠之人,但结果怎么样?最终班还是没有原谅你我的过失。”

    鲍韬用拳头重重的一捶桌案,道:“难不成,咱们鲍氏就此一蹶不振,再难翻身也!”

    就在俩人哀叹之时,却有人匆匆来汇报:“二位将军,陶丞相暗中派使者来见将军。”

    二鲍急忙站起身:“快请进来!”

    少时,却见一名中年文士漫步走进了帅帐。

    见到中年文士,二鲍急忙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那中年文士呵呵一笑:“在下郭嘉。”

    “郭嘉?”

    二人闻言,一下子都愣住了。

    郭嘉是何许人?

    那可是陶商麾下的第一亲信!

    第一谋主!

    本以为陶商会派来一个普通的信使,哪曾想居然派来了他麾下最得意的谋士。

    鲍韬率先反应过来,他冲着郭嘉作揖道:“想不到郭先生居然亲自来了,末将等不曾出寨迎接,失礼之处,还请郭先生勿怪。”

    郭嘉笑着摆了摆手:“咱们都是跟随丞相为朝廷效力的,不用过于拘束。”

    说罢,却见郭嘉大咧咧的找了一处地方坐下,并拿起桌案上的壶,倒了一盏水。

    “丞相让郭某前来,辅助两位将军拿下许昌,依照郭某看来,这可不是小事,咱们需得尽心尽力。”

    鲍忠和鲍韬一个劲的点头道:“一定,一定。”

    少时,却见鲍忠问郭嘉道:“郭先生这次前来,不知可有什么丞相的军令?”

    郭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丞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军令,他只是命郭某随机应变,辅助二位将军,办成大事。”

    二鲍闻言恍然大悟。

    郭嘉问他们二人道:“说吧,荀彧是怎么安排你们的?”

    一听这话,二鲍顿时变的紧张了。

    鲍韬紧张的望着郭嘉:“这个……唉,荀彧没有让我们返回许昌城,只是让我们待在相黎城,暂时驻扎,这事对于我们来说……唉,挺不好意思向丞相解释的。”

    郭嘉笑呵呵的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若是直接让你们回许昌城,一则曹操对你们的态度荀彧肯定也是知道的,二是你们当初逃避大战,隐藏在芒砀山,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也算是逃兵了,曹操现在不在许昌,荀彧不好做决断,撵你们也不是,留你们也不是……这样做,或许才是最好的手段。”

    二鲍本以为郭嘉会发怒,亦是或许会焦急,但这幅平静的表现却万万超乎他们的想象。

    姓郭的真淡定呀。

    少时,却听鲍韬犹豫的问道:“那依照郭先生之见,我们下一步应如何是好?”

    郭嘉并不着急说自己的计策,他笑呵呵的看着两人,道:“你们先说,你们有什么想法?”

    鲍忠和鲍韬彼此诧异的对望了一眼。

    少时,却见鲍韬小心翼翼的道:“在下觉的,我等驻扎在相黎县,陶丞相则是出兵向中原施压,只要能打下中州一部分城池,那荀彧和曹仁必然着急,在各地招募兵马集结在许昌城,防御丞相,到时我等二人主动向陶相请缨……”

    旁边的鲍忠一拍手,道:“此计甚妙,想不到兄长你居然还能有这样的心计,当真是令小弟刮目相看!”

    这话说的,也不知道是夸鲍韬还是贬他,听的郭嘉哭笑不得。

    不过实话实说,鲍韬的办法还是有些实际效用的。

    但对于郭嘉来说,鲍韬的方法对于别人或许还行,但若是换成荀彧呢?只怕他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走一步算一步,到时候自然还得有郭嘉帮忙设计了。

    ……

    郭嘉抵达了二鲍的军营之后,派人给陶商送去了书信,而陶商则是在等到二鲍抵达相黎城之后,调兵遣将,开始向中原进兵。

    陶商的兵马西出沛国,直奔着山阳郡出击而去。

    陶商以徐荣,黄忠,阿飞三人为前部先锋,直抵山阳郡。

    三将之中,以徐荣的进兵速度最快。

    徐荣一马当先,连克成武,单父,薄县三地,可谓是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而山阳治所的守将梁习,则是将兵马尽收至山阳城中,集全郡之力抵抗徐荣。

    徐荣丝毫不携带,立刻整点兵马对山阳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这一打,就是连续三日。

    强烈的攻势将梁习打的他亲妈都认不出他了。

    等到黄忠和阿飞抵达的时候,山阳主城已经被徐荣打的狼狈不堪,残垣断壁,惨烈之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