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抬头看了看她,笑了。
这次过年,曹昂专门请缨从许昌而来,代表家人来前线看望自己,并带上了从许昌送来的礼物,可以说是孝顺至极。
对于曹昂的表现,曹操感到非常的满意。
“子修啊,来此何事?”
曹昂恭敬的向着曹操施了一礼,道:“年关已过,父亲身体无恙,一切顺利,孩儿却也是应该回去,向母亲,姨娘,还有弟弟们报平安了。”
曹操放下了手中的简牍,道:“回去吧,为父不在,你便是曹家的顶梁柱,好好照顾你的弟弟们,给他们做个表率。”
“诺。”曹昂拱手称是,低下头时,目光所及却是扫到了曹操桌案上的简牍。
“咦?”
曹昂抬过头去,仔细的读着曹操简牍上的词句,道:“这莫不是?”
曹操看见曹昂的表情,心中很是满意。
自己这乖儿子还是挺识货的。
“怎么样?这词句还不错吧?”曹操捋着须子,笑呵呵的问道。
曹昂惊讶的抬头望向曹操,道:“父亲也喜欢陶商所创的《短歌行》?”
“噗嗤!”
曹操捋着自己胡须的手,硬生生的拽下了一截。
“你说谁创的……《短歌行》?”
曹昂诧异的看着曹操道:“陶商啊,父亲桌案上这个,不就是么,据说是陶商除夕之夜所创,目下已经传往各州了。”
曹操的眼珠子几乎都要蹦出来了。
他使劲的咽了一口吐沫,艰难的对曹昂道:“陶商写的短歌行内容为何?你且背一遍给为父听听。”
曹昂心中奇怪。
你桌案上不就放着呢吗?
为什么还要我背?
但既然是父亲的要求,曹昂却也没有办法回避。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朗声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随着曹昂背诵出来的词句越多,曹操的脸色变越来越苍白。
自己写出来的,都没有曹昂背出来的多,而且自己这段时间,一直卡住的瓶颈地方,经过曹昂一背,便豁然开朗,仿佛为曹操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天下之巧合,莫过于此!
难道那姓陶的当真有鬼神之能?能想自己之所想,算自己之所算?
简直就是妖物啊!
曹操吃惊的合不拢嘴,浑身仿佛都在颤抖。
曹昂一首诗词背完,感慨道:“陶商虽然是咱们的敌人,但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个厉害的人物,不但会写小春文,还会写诗词……这首词足可流传千古了,不过可惜却差了一句……”
曹操正在愕然和震惊之中,闻言一愣,奇道:“差了一句?”
曹昂又将陶氏《短歌行》给曹操背诵了一遍,曹操仔细一品,发现果然是少了最后一句。
他疲惫的冲着曹昂挥了挥手,道:“你先出去吧,容我想想。”
曹昂心中不明白曹操要想什么,但还是听话的走了出去。
曹操在房间中,疲惫的揉了揉眼睛,然后开始一遍一遍的回念着曹昂适才为他背诵的词句。
少时,便见曹操重重的一拍桌案,怒道:“这有什么难写的……最后一句就用‘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啊!……这姓陶的混蛋!”
……
年节之后,这一日,刘虎俾悄悄的来见陶商。
陶商早就知道刘虎俾会来见他,因此也不意外。
“丞相要派我父亲去南匈奴王庭?”刘虎俾犹豫的问陶商道。
陶商点了点头,笑道:“正是如今南匈奴王庭的大单于之位虚位以待,你父亲对此事上了心,若是不乘此机会拿下大单于之位,今后只怕是没有好机会了。”
刘虎俾闻言盲打:“丞相当初不是答应过我,不让我再回草原了吗?”
陶商笑呵呵的道:“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做,但现在是你父亲想要回去掌权,陶某也不好说什么。”
刘虎俾紧紧的咬着嘴唇:“若是如此,我这辈子岂不是都不能回金陵?我是汉人啊。”
陶商长叹口气:“话虽如此,可惜你终归还不是南匈奴的大单于,你若是当了单于,这当中之事或许就好解决了。”
陶商的话犹如警钟一样,重重的敲击在刘虎俾的耳膜中。
刘虎俾呆愣了一会,突然道:“若是我成为了南匈奴大单于,是不是就可以携裹着部落的人,归于汉境了?”
陶商闻言一愣,长叹口气。
“想法是好的,可惜你当不了。”
“我为何当不了!”刘虎俾急忙自谏道:“论及忠心,我父亲远远不及我对丞相,丞相若是愿意扶持于我,事成之后,我一定携匈奴之众归于王化,为丞相驱驰。”
………………………………
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旧部
年关过后,于耳鼻父子,赵云,甘宁等人便率领金陵白马军以及一部分连弩营准备起行,而随同他们一同前往匈奴王庭的,还有陶商的徒弟司马懿。
至于到了南匈奴王庭应该如何行事,陶商就全交给司马懿办理了。
他还告诉司马懿,自己还会给他们找一个接应的同盟,让他尽管放手去做。
临行之时,陶商在大营的辕门内亲自为几人送行。
侍从将酒壶和酒盏端了过来。
陶商斟满了酒,对众人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耳鼻,一路走好!”
于耳鼻端到嘴边的酒盏立刻不动了。
他细细的琢磨了一会,砸吧砸吧嘴,总觉得哪块有点不对味。
“丞相,我怎么觉得,您这词用的,有点不应景呢……”于耳鼻尴尬的笑笑,问道。
陶商笑着道:“应不应景不重要,关键是那份心意,耳鼻,这趟一定多多小心,事成之后,立刻给我回信答复。”
于耳鼻连忙点头称是。
但在他的心中,对陶商之语却是不屑一顾。
老子这趟回了南匈奴王庭,便是雄鹰回到了天空,猛虎回到了山林?还会再给你答复让你驱使?你简直做梦!
一行人马向陶商告辞之后,徐徐向北而去。
南匈奴王庭目下的游牧之址乃是在幽州北境,而袁熙上一回前来讨伐陶商索要甄宓,被陶商将幽州本部兵马打残,至此幽州边境就没有了可以和金陵军抗衡的力量,若不是因为接下来还要跟袁绍正面交锋,陶商早就立刻率兵北上幽州了,因此,幽州的袁军拦不住金陵军去北疆。
送走于耳鼻等一众人走后,陶商便去了甄宓和袁婉的居所。
袁婉和甄宓的关系突飞猛进,不知为何,几乎快要好到要穿一条裤子……,不,穿一条裙子的程度了。
来到了小院中,见了二女,却见她们两个正在摆弄着一副用小木板新做出来的精致麻将,彼此交头接耳的研究着。
这是陶商在过年的时候,送给她们玩的。
毕竟两个女子,不能回家,天天陪着他在前线待着,平日里也没什么事做,自己也得给她们找些乐子干不是?
“丞相来了。”一看见陶商,甄宓便露出了满满的笑意:“来的正好,你上回教给我们的叶子戏,我们多少琢磨出来了一些门道来了。”
陶商惊讶道:“真的假的?”
袁婉自信的道:“要不,咱们三个来几局如何?”
陶商笑着点头:“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既然是游戏,则需下些彩头,二位姑娘跟我赌什么?”
袁婉面露疑色。
“钱?”
陶商摇了摇头。
赌钱是恶习,特别还是跟两个美女赌钱,太低级了,这事儿坚决不能提倡。
或者,玩输一次脱一件一衣服呢?
这件事陶商倒是觉得可行,可就怕人家两个姑娘不乐意。
看来只能赌最简单的了。
“准备磨点墨吧,赢了的人,往输了的人脸上画一笔。”陶商对两人提出了建议。
甄宓闻言一下子就露出了欢喜的神色。
“往脸上画笔画,这种玩法当真是闻所未闻……咱们快试试。”
袁婉并没有像是甄宓那么开心,相反的,她很是担心的看了陶商一眼。
毕竟她认识陶商的时间,要比甄宓早那么一些,对这个男人的认知也比甄宓要深上一些。
这男的,可不是个吃亏的主。
……
“九万!”
“岔。”
“二条!”
“碰,糊了。”
陶商轻轻的将牌整个掀过来,让他对面的甄宓和袁婉看清楚,然后拿起笔墨,先对着甄宓伸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