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有君子-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陶商军又随即转身,助阵曹操杀退文丑和张郃的兵马,因而顺利出逃。

    乌巢这边的诸将的主要任务是拖延曹操,不让他回返救援大寨,而袁军的主要目地则是明面上的夺下官渡大寨,和暗中的偷袭许昌。

    可惜的是,在经过了一场艰苦的鏖战之后,这些愿望袁绍一个也没有实现,空自忙活了一场。

    ……

    曹操回到了官渡大寨之后,随即向荀彧询问情况。

    荀彧向曹操汇报,多亏了陶军和曹军携力相助,曹保证了乌巢之战,和官渡大寨之战,己方并无过大损失,唯有许昌一路惊险,却有陶商亲自去救援了,但现在却还没有任何消息。

    曹操一听之下,大惊失色。

    他当然不是担心陶商的死活。

    许昌乃是他的老巢,一旦有事,后果不堪设想,陶商虽然能干,但毕竟不是自己人,焉能尽心尽力的帮助自己守护老巢。

    曹操当时便命夏侯惇和曹洪点齐兵马,要亲自率兵回返许昌救援。

    就在准备出发的时候,金陵白马军派回斥候向曹操禀报,说是陶商在官渡通往许昌的官道上,杀败了袁绍的偷袭兵马,公子曹昂亲手斩杀大将韩猛,眼下正得胜班师,奔着官渡大寨而来。

    众人闻言都是喜气洋洋,纷纷赞叹陶商果然是有本事,只凭三千金陵白马军就能击败彼军,让许昌有惊无险。

    唯有曹操的脸色一直是阴沉的,显得很不高兴。

    陶商的能耐,曹操自然是知晓的,吃了这么多年的亏,曹操当然知晓这小子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本领。

    他眼下生气不是因为陶商,而是因为听到了曹昂的名字。

    曹昂如何会阵斩韩猛的?

    自己不是让他在许昌安居么,韩猛是在官道上被陶商截杀的,根本就没在许昌,他为何会出了城池?

    再说了,凭他的本事,怎么可能杀的了韩猛?毕竟韩猛可是和张郃,高览等人在河北齐名的名将。

    曹操乃是何等聪慧之人,一下子就想通了个中关键。

    这就是他不高兴的原因,这说明他的儿子在这场战斗里,受到了陶商的恩惠。

    ……

    日落之后,陶商和赵云,诸葛亮等人回返到了大寨,当然也包括一同跟过来的曹昂。

    在两方将领谋士们的注视下,陶商将这一次的全部经过向着在场众人叙述了一遍。

    不过陶商却略过了八阵图一事,只是随口带过,毕竟将来说不定还得用孔明的本事对付曹军,傻子才会现在把讯息透漏给他们,连名称都不行。

    众人听完之后,都是对此战纷纷赞不绝口。

    陶商说完之后,曹昂随即在帐内众人的眼前,献上了韩猛的人头。

    曹操对韩猛的人头瞅都不瞅一眼,他只是紧紧的盯着曹昂道:“你何敢私自离开许昌?”


………………………………

第五百六十六章 交换条件

    一听曹操的提问,曹昂后背上的冷汗顿时淋漓。

    他“噗通”一声直接给曹操跪下,很是紧张的道:“父亲恕罪,孩儿并非有意离开许昌,只是听闻前线战事吃紧,袁军几番大举攻打官渡,孩儿自思身为曹家子嗣,父亲和族中的诸位叔伯都在前方临阵刀兵,而孩儿自己却躲在后方贪享安乐,此举实乃大不孝也,因而以查探许昌周边屯田防务的名义,请满府君予我一军离开许昌。”

    曹操闻言冷笑道:“说的真是好听,你躲在许昌是大不孝,那你欺骗满宠出城便是孝顺了?害死随同你一行的三军将士就是孝顺了?违背吾的军令,便是孝顺了?”

    话音落时,便见曹昂重重的一扣头,道:“还请父亲责罚!”

    “算你还有点担当!”曹操猛然站起身来,对帐外的刀斧手喊道:“来人!将曹昂拖出去,斩了!”

    “主公!不可!”

    “司空不可啊!”

    夏侯惇,曹仁,荀彧,曹洪,曹纯等人纷纷站出来替曹昂求情。

    “司空!子修虽然违背军令有罪,但念在他一片孝心,又吃了不少苦的份上,还请司空允许他戴罪立功吧!”夏侯惇急切的道。

    曹操重重的摇了摇头,道:“不行,若是放过了他,三军将士岂不是得说曹某徇私?”

    曹仁忙道:“子修他斩杀了韩猛,三军将士此刻皆因其功而士气大振,又岂会说司空徇私?司空若是杀了子修,只怕三军将士尽皆心寒,值此艰难时节,三军若无士气,又如何与袁绍相抗衡?”

    荀彧亦是道:“是啊,司空,袁绍势大,咱们虽然连胜斩将,却还未曾占据优势,不可妄杀,于军不利。”

    戏志才亦是道:“司空,咱们两军眼下,比拼的乃是静,以静制静,谁先露出破绽,谁便易死无葬身之地,而这静的前提,便是不能出现大乱之事啊。”

    程昱也劝谏道:“还请司空为三军计,网开一面,恩赦大公子。”

    曹操低下头,看了看满面悔恨的曹昂,心中亦是悲痛。

    他又何尝是真的想斩杀这个一手带大的儿子?只是违抗军令在前,若是不施以惩戒,如何能令众人心服?

    有些戏,不得不演,有些苦肉计,不得不施,这是身在其位者必须要做的事。

    曹操心中悲叹,但面上却是依旧严肃凶狠。

    “哼!那跟随他一同出许昌城的三军将士英灵,又该如何?”

    却有曹纯站出来道:“两军交战哪能没有损伤?回头末将愿意和大公子一起,在军营内,设祭祭奠阵亡将士。”

    荀攸道:“是啊,司空,两军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况且大公子斩杀韩猛,可谓功大于过。”

    曹操哼了一声,道:“你们说他斩杀韩猛,你们哪个又曾亲眼看到了?曹某若是赏罚不明,又如何能令友军信服?”

    荀攸忙道:“杀韩猛之事,自有友军可以作证!陶太傅和赵将军与大公子一起,斩杀韩猛之事,他们必然是能够作证的……陶太傅,赵将军,是不是?”

    满帐众人都纷纷看向陶商和赵云。

    曹操也是寄期望的转头看向二人。

    身为友军,只要他们两个一张嘴,自然就算是给了曹操一个最大的台阶下,到时候曹操就算是真想不放曹昂,他也得顾忌一点友军的面子。

    这是人之常情。

    更别说曹操眼下不过是做戏而已了。

    可惜的是,陶商和赵云根本没搭理荀攸那腔。

    陶商拿着一个木制的小搓子,正坐在一旁研究这小玩意,而站在他身边的赵云,则是仰头看天。

    帐篷内一时间陷入了尴尬的沉默。

    荀攸愣了半晌,然后重重的咳嗦了一声,喊道:“陶太傅!在下问您话呢!”

    陶商慢慢的放下小搓子,揉揉有些干涩的眼睛,然后抬头道:“公达先生有何事相询?”

    荀攸脸上的肌肉气的有点抖。

    这小混蛋跟我装傻呢是不?

    虽然心中不爽,但荀攸还是面露笑容的问他道:“韩猛是为曹公子亲自手刃,不知这事陶太傅可否替曹公子证明?”

    陶商皱着眉头,仔细的寻思道:“韩猛是曹公子所杀?好像不是吧。”

    一句话说完,顿时满帐哗然。

    荀攸紧张的对陶商道:“陶太傅,您可要是得想清楚了再说话!”

    陶商转头问了一下赵云:“这事二哥你记得不?”

    赵云也是满面苦涩,做出一副努力的回忆状:“好像是,又好像不是……到底是不是呢,就在嘴边上,主要是赵某忘性大,一时记不起来。”

    曹氏诸文武心中纷纷骂娘。

    你们俩是傻吗?昨夜刚刚发生的事,能这么快就记不清了?

    糊弄鬼呢!

    曹昂也是非常的紧张,只是不敢多言。

    毕竟把韩猛首级让给自己的人就是陶商,只是曹昂不明白,眼下的陶商为何却不站出来帮自己澄清?莫不是他胸中还有什么特殊的智计想法不成?

    荀攸一看陶商要把事情搞黄,一旦他胡说八道,到时候让曹操的脸上不好看,这顺水推舟释放曹昂的事就不太好调停了。

    他急忙转头,看向诸葛亮,道:“孔明小兄也是随同太傅等人一同随征,不知可否作证乎?”

    孔明更是人精,装傻更有一套,更何况陶商事前曾嘱咐他。

    “事发的时候我不在现场。”诸葛亮淡淡的回了一句,摇摆着羽扇,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大家心中糊涂,唯有曹操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跟陶商互为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