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有君子-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点异性相吸的赶脚。

    陶商见他们二人似是彼此欣赏,心中也很是放心。

    于是,这个前往许昌的二人组使者团就这么确定了下来。

    ……

    从彭城前往许昌,说近不近,说远不远,快马加鞭的赶路亦是需要数日时间。

    二人得了命令后,轻装简行出发,在速度上确是不曾耽搁。

    徐州的使者团进入豫州境内之后,自然是被探子传回到了曹操的耳中。

    对于陶商派遣使者的来意,曹操用脚指头想也能想得出来。

    袁绍一统河北,南征在即,天下大势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值此危难时节,陶商想要联合自己共度难关的想法自然是瞒不过曹操的。

    就看他是不是想答应了。

    在理智上讲,曹操也知道,自己想要存活,跟陶商联手是最好的方式,但他有点不太甘心。

    主要是那小犊子太气人了。

    鲁肃和诸葛亮的使者团抵达了许昌之后,曹操恪守礼节,亲自召见了这两位使者。

    当然,陪同在曹操身边的还有他的一众智囊团:荀彧,荀攸,戏志才,贾诩,程昱,刘晔,董昭,满宠等等。

    见了诸葛亮和鲁肃,曹操随即问道:“我与汝主陶商,乃是仇敌,你徐、扬二州与我中原,一向不睦亦从无往来,今日陶商派你等前来见某,只怕未必有甚好心。”

    二人之中,鲁肃年长,自当被奉为主使。

    他迈步向前,对曹操作揖,道:“吾主陶氏,生性敦厚,君子之行,海内人望,无人不仰!昔日曾与司空有些误会,今特派遣吾二人为使,前来拜见司空,期两家和平不争,永结盟好,拳拳诚意,还望司空勿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说罢呈上礼单,道:“此乃太傅准备的一点薄礼,请司空过目。”

    曹操命典韦替他接过礼单,大致的扫了一遍,方才道:“陶商除了这些礼品之外,还可有别的什么话,或是东西,让你们两人为吾捎来?”

    鲁肃闻言有些不解,奇道:“司空指的是……?”

    曹操用手在空气中画着圈,面色突然间多少显得有些尴尬。

    “就是类似于什么啊,人物谱的续集之类的……最好是你们太傅自己写的那种东西。”

    鲁肃和诸葛亮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姓曹的该不是脑袋有毛病吧?

    诸葛亮迟疑一会,突然有所醒悟,

    他从袖中掏出一份简牍,道:“老师来时,不曾准备司空所言之物,只有他亲笔写的书信一封,说是有几句私密话,要请司空亲自过目,旁人不得拆阅。”

    曹操一听是陶商自己写的,顿时来了精神,急忙让人呈上过目。

    内容不多,只有三段,映入眼帘的第一段就是:

    “不好意思,没有孟德兄你想看的小书书,陶某正在连载中,还没有完本。”

    曹操喜悦的表情顿时一沉。

    继续看下去,却见下面那段继续写道:“东西我也送了,使者我也派了,别假清高了赶紧和我联合!袁绍那老混蛋驱兵南下,你以为你自己一个人能抵挡得住?你再装矜持,回头大家一起玩完。”

    曹操看的眼睛生疼,一边寻思应对之法,一边无奈的继续瞧下去……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别瞎捉摸了!除了和我联手你没别的招!再磨磨唧唧的我把徐州和江南的军队全调过来和你一句雌雄!大家抱团一起死。”

    曹操气的脸发绿,直接将信扔在了桌案上。

    他斜眼瞅着诸葛亮,一指桌案上的简牍,阴阳怪气的道:“这就是你家太傅写给我的同盟文书?就这内容,他还指望着曹某能跟他和睦?”

    诸葛亮见曹操说变脸就变脸,也是一头雾水。

    老师在书信里写什么了?

    “司空,书信中的具体内容,亮亦是不知……有什么不对劲的吗?”

    曹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露出一丝苦涩的微笑,

    他看出来了,诸葛亮确实是不知道简牍中的内容……这就是姓陶的小子一贯套路!

    如此强硬的联合盟书,曹操活了四十多岁,还是第一次见到。

    何其的牛逼哄哄啊!

    “汝主陶商的……诚意,曹某尽知,只是他联合曹某的意图,无外乎与袁绍相抗,此事滋体重大,曹某还需谨慎考虑才是。”

    鲁肃闻言道:“袁绍虎踞河北,志在一统中原,难不成司空认为可以独善其身乎?”

    一旁的荀彧当先站了出来,道:“河北袁公,先前在青州与你家陶太傅小战一场,已是结下了仇怨,曹司空与袁大将军二十年来犹如手足至亲,昔年更有同僚之谊,岂能任凭陶太傅几句话,就对旧友挥刀相向?”

    诸葛亮摇摆着羽扇,迈步而出,对着荀彧长作一揖:“学生诸葛亮,表字孔明,见过文若先生。”

    荀彧闻言一愣,奇道:“你这孩子,如何识我?”

    诸葛亮笑道:“亮虽然得蒙陶君恩义收于羽下,可平日里也曾多得郭先生指点,先生曾对亮形容过颍川诸友的外貌,因而识得。”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大惊。

    荀彧上下仔细的打量了诸葛亮一会,道:“你得过郭奉孝的指点?你可冠礼了吗?”

    诸葛亮微笑道:“今年年初刚刚礼成。”

    荀彧感慨道:“有点意思,郭奉孝那小子居然也会教别人?我倒要看看他带出来的人,有甚能耐!你且说说你的高论。”

    诸葛亮一字一顿的道:“文若先生适才以袁绍与曹司空往昔交情而论今日之短长,在亮看来,实乃迂腐之论,岂不闻‘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先生身为中原谋主,自需高瞻远观,以时势而论天下势,何其将曹公知基业,寄托于昔日之交情耶?且曹公与袁绍交厚之际,先生又可亲眼见过?袁绍对曹公之情,真耶假耶,先生又从何推断?”

    荀彧哈哈大笑,点头道:“有点郭奉孝的意思,年轻人,这口舌不得了。”

    最善谋的戏志才站了出来,道:“孔明既然以时势论之,那吾便以时势问问你,如今袁绍占据河北,兵多将广,粮草充足,更兼刘表为其羽翼,试问曹公便是与陶太傅联手抗袁,又如何能挡住的南北两面夹击?”

    诸葛亮丝毫不惧,扬声道:“黄河以北,曹君与吾师自定之。汉江以南,吾师自当之!”

    戏志才闻言哈哈大笑,道:“孔明,你未免太高瞧了你的那个老师吧?”

    鲁肃站了出来,对戏志才道:“戏先生误会了,荆州刘表,太傅早有所谋,不消旬日之期,汉江必有消息传来,两载之内,太傅定让刘表无法抽身助袁,此事事关徐州生死,我等断然不会随意出言敷衍司空。”

    戏志才见鲁肃说的郑重,心下略转,微一琢磨,便想起了淮南的吕布和孙策等人……还有那个在江夏镇守的黄祖,是孙策的杀父仇人!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是早有谋划,了不得。”戏志才捋着胡须,感慨的退了下去。

    荀攸也似是想看看得到过郭嘉指点的人,有何等能耐,站出来道:“那敢问孔明,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天下士族皆向往之,徐州士族只怕亦是难敌其声名;兵力的差距,尚可以谋略弥补,这声望上的差距,又该怎样处之?”

    诸葛亮一边摇着羽扇,一边看向曹操:“此事易尔,曹公和我家太傅,不早就已经对此作出筹谋了吗?”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桥

    诸葛亮话中之所指的,自然便是曹操和陶商都将各族中的女子都送往刘协的宫中,以博取一个外戚的身份。

    在外人看来,此举或许只是两名诸侯为了谄媚天子的小举动。

    但智谋之士,局中之人,却焉能不知这当中奥妙?

    诸葛亮对荀攸说完了之后,突然转向曹操,深深作揖道:“司空献三女于天子,要么就是为了博取外戚身份能够与袁绍相抗,要么就是司空也不过是那谄媚阿谀,借助女子上位的小人……以司空之雄才,想必不会做出如此庸俗之事吧?”

    诸葛亮言辞犀利,一番言辞之下,却是将荀攸和曹操反驳的退路给堵死了。

    曹操闻言哈哈大笑。

    荀攸亦是感慨:“年轻人,不错。”

    程昱站了出来,对诸葛亮道:“小子,汝之言属实,如今的袁绍确实是你我俩家之大敌!程某承认此事!”

    诸葛亮听了这话一愣。

    这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