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闻言,则似乎是来了兴趣,道:“小子,你还会看面相?”
陶商谦虚地笑道:“只是略懂。”
张飞眼睛一亮,道:“哈哈,好,那你给俺看看面相,说说俺将来前程如何?”
陶商正色道:“既然翼德公有要求,那就张嘴吧。”
张飞闻言一愣:“张嘴?干什么?”
陶商笑道:“算前程,得先看牙口。”
张飞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的张大了嘴,陶商则是一脸郑重的眯着眼睛,挨个数张飞嘴里的牙。
刘备在一旁哭笑不得:“陶公子,你这是师承何处的相面?我怎么感觉,是在瞧牲口呢。”
陶商解释道:“刘县令没有见过也很正常,我这是失传百年的‘玄田上下相面法’……说了你也不懂。”
刘备皱了皱眉头,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曹操在一旁却气笑了。
玄田上下是为‘畜’也……不还他娘的是在瞧牲口。
陶商仔细地看了一会,摇了摇头,道:“翼德公,年纪不大牙口不好,舌苔上全是白色杂物……你火挺大啊。”
张飞闭上嘴,揉了揉腮帮子:“火大,俺怎么不觉得?”
“好喝酒吧?”
张飞点了点头。
陶商半真半假道:“翼德公日后成就不凡,但一则戒‘火’,二则需戒‘酒’,此二点若是不戒,恐有祸端。”
张飞听得直发懵,没弄明白自己喝酒和大祸有什么关系。
刘备倒是虚怀若谷,冲着陶商一拱手,笑道:“陶公子赠予三弟的良言,我等兄弟铭感于五内,今后必当谨慎遵从。”
陶商随口这么一说,刘备三兄弟也就是那么一听……但刘备如此郑重地向自己行礼,倒是颇出陶商的预料。
不过眼前这个人,看似虚怀若谷,历史上却是从陶谦那里拿走了本该属于他陶氏兄弟徐州基业的人!
看似和善谦谨,实则脑袋里想的什么谁也不知道。
陶商不敢小觑了曹操,自然也一样也不会小觑了刘备。
………………………………
第三十六章 战华雄
南方这一组的几路诸侯人马互相介绍认识已毕,曹操随即安排众人落座,然后便开始陈述军情。
曹操言明探马已经得到了消息,董卓派遣两支兵马前来,一路是西凉军大都督华雄领步骑五万,兵出荥阳借道嵩山,直奔阳人城杀来,而另有一路兵马,乃是由董卓帐下的大将徐荣引领两万军马,绕道走长社,去取颍川的首府阳翟,断众人归路。
孔伷听了之后,面色发白、说话都有些打哆嗦:“想不到董卓如此重视我们这一路偏师,居然派了两路兵马前来,还都有数万之众……连大都督华雄都亲自来了,看样子此仗可不好打。”
孙坚哼了一声,面露不屑之色,道:“你若是害怕,尽管回去便是,何必在此出此乱言影响我军士气!”
孔伷的脸顿时气红了。
想要出言反驳孙坚几句,但话到嘴边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说,只是在口中嘟嘟囔囔的。
陶商看的不由得大摇其头……这也太孬了。
曹操则是笑着当起了和事佬:“大家都是盟友,何必为了三两句的戏言较真?对方既然是派了两路兵马来,我等不妨也分兵两路,众人之中,以文台麾下军马最强!曹某想请文台领军去战华雄,我等几路兵少,则是共同去战徐荣,不知文台意下如何?”
华雄乃是董卓帐下的大都督,在吕布率领并州军投诚之前,算是董卓麾下的头号猛将,孙坚早有意会他一会!
孙坚刚要答应,却见陶商突然站了出来,道:“杀鸡焉用宰牛刀,孙府君乃是联军中的台柱子!岂能轻易露出实力?日后对付董卓的主力军,还需孙府君出大力气呢……孟德兄,我看还是由孙府君去战徐荣,咱们几路去战华雄吧!”
曹操闻言心下一惊,没弄明白陶商这是什么套路,居然主动挑硬骨头啃!
孙坚则是面露不屑之色。
他当初刚见陶商时虽然夸赞了他几句懂事,但也不过是逢场戏言,心中本没太把陶商这黄口孺子放在眼里,当日被算计失了粮草军械,到现在他也以为是孔伷的主意。
此刻见陶商大言不惭要去战华雄,心中不由暗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小子是想立功扬名想疯了?
众人之中,唯有曹操私底下多少知晓陶商不是个等闲之辈,但此刻却也没弄清他的意图。
曹操犹豫地看向陶商,却见陶商也直望向自己……这小子的眼睛一直冲着自己眨,眸中有一股深沉的意味。
几乎是一瞬间,曹操便迅速作出了决断,丝毫不拖泥带水……他决定相信陶商一回。
“也好,既然如此,便由我等在阳人城拦住华雄,文台领兵去破徐荣,待破了徐荣之后,再回头援助我等。”
孔伷一听,顿时吓得满头大汗,心中问候陶商和曹操的先人十八世往上。
孔伷暗道陶商多嘴多舌,曹操愚蠢透顶!华雄乃是董卓军上将军,兵马比徐荣多,名气比徐荣大!与孙坚这只江东猛虎正是棋逢对手,让他俩拼个你死我活岂不甚好?而那徐荣声名不显乃是无名之辈,按道理岂不比华雄好对付的多?
帐中除了孙坚,剩下这几路人马加起来还不够华雄塞牙缝的,这仗怎么打?
“那个……曹将军,咱们好歹有四路人马,若是只让孙将军一路去战徐荣,未免有些……有些不太公道吧?”孔伷试探性的出言问道。
曹操皱了皱眉:“孔刺史此言何意?”
“孔某麾下虽然兵少,但恐孙将军有失……不如我也随孙将军前去,协助孙将军一同击溃徐荣,也免得孙将军独臂难支……”
曹操闻言,心下不由冷笑。
南边这几路诸侯中,孙坚麾下有江东善战之军三万,曹操有五千人马,孔伷有一万人马,陶商有徐州军加上收编的新军共计一万人马,刘备有公孙瓒借给他的五千偏师……两两拆分,孙坚独自一军正好公平。
可孔伷这老小子贪生怕死,竟恬不知耻地想寻求孙坚的庇护,主动要求去跟孙坚一路!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下子就打破了两路兵马的人数均衡?
曹操虽想骂他两句……但在众多人的面前终归是保持住了涵养,硬生生的压下火气。
“孔刺史既然主动请缨,曹某岂有不从之理……不知还有哪路人马想去孙文台那一路,尽管提出来,曹某无有不从。”
这话一说出来,孔伷的脸顿时又红了。
身为一路诸侯,被曹操这么挤兑,面子也算是丢到姥姥家去了。
孙坚斜眼看着孔伷,表情极为轻蔑。
刘备微微一笑:“孙将军勇烈,足当大任,备就不去给孙将军找麻烦了。”
曹操转向陶商,却见他也摇了摇头。
“好。”曹操站起身来,道:“既然如此,便劳烦孙将军和孔刺史回营,整点兵马,去阻击徐荣,曹某和陶公子、刘县令三路兵马在此阻击华雄便是。”
孙坚拱手拜辞而去,理都不理孔伷一下。
孔伷自知理亏,在帐内继续待着也不好意思,说了几句话后便匆匆忙忙的走了,只剩下曹、刘、陶等几个人在帐内。
曹操看着孙坚和孔伷离去的背影,长叹口气,说道:“十余路诸侯,若是同心协力,抛却私心,任董卓老贼再是狡猾难缠,焉有不胜之理?只可惜……唉!”
曹操话语沉重,令人颇为动容。
陶商虽然年轻,但前世好歹也算是在体/制内混的,对于人情世故颇有见地,一个人说话是不是真心,他还是能听的出来的。
现在的曹操,确实是一心为了国家的。
那边厢,刘备则言道:“天下之人,利趋利往,实乃是人之常情,这也可以理解……不过,备虽不才,然身为汉室后裔,却是矢志报国,以铲除奸佞为己任!曹公若是不弃,备原为前驱,鞍前马后,誓灭国贼!”
刘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陶商又焉能装傻,笑道:“陶商虽然年轻,却也知晓忠义二字怎么写,原与二位共同进退。”
刘备闻言,赞赏地点了点头:“久闻徐州陶恭祖之名,今日一见陶公子,真不愧是大家名门之后……真君子之风也!”
君子之风……这四个字一说出来,不知为何陶商脸上就有点臊得慌。
这个评价,自己现在好像有点承担不起了……要不要跟刘备否认一下?
“小子自幼便谨学儒术,将礼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