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有君子-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闻言精神一震,急忙端起诸葛亮送来的模型,仔细端详。

    诸葛亮则是站在一旁为陶商解释分析:“我朝前代已是有了连弩,但所发箭弩并不多,学生依照前代连弩之基,稍做改进,可连发十支长八寸的铁弩箭,其部件分为六部,依次是外廓、悬刀、牛、枢、望山、牙,此弩可根据需要作大亦或是可做小,大的可为弩机,设立于城头,小的可用为弩手之用,组建连弩营,陆战水战,皆可操持。”

    陶商来回摆弄着这支模型连弩,问道:“你这连弩,可思虑完善?能连发多少支?”

    诸葛亮为陶商解释道:“学生自认为已经是思虑完善了,此弩有两个优点,一是威力强,可连射十矢。二为命中较高,操持之士可静等瞄准之后再行发射,强于长弓。不过亦是有所不足。”

    陶商转头看他,道:“哪一点不足?”

    “制作复杂,所用铁制之铁箭,也需特制……”

    陶商轻轻一笑,道:“对于别人来说,此事或许是个难事,但咱们金陵铁矿不缺,纵然不能大批量的广为制造,但支撑一个五千到六千的连弩营,应该还是勉强可以做到的。”

    说到这,陶商便把弩机模型放在桌案上,道:“我来日便下令韩浩开始在城内打造,并让蒋钦在水军中选拔兵将,组建连弩营……亮亮,你手中可有图纸吗?”

    诸葛亮使劲的点着头,道:“学生都已近准备完毕了,就等着老师决策……不过当初若是没有老师对学生的执意要求,学生也未必能想到这一层上。”

    陶商满意的点了点头,诸葛亮的努力,他是看在眼里了。

    他突然转头看向司马懿,板正面容道:“亮亮在不耽误课业的基础上,尚有闲暇做出此等器具,小懿你身为师兄,还需晓事,得努力向他看齐才是。”

    司马懿的脸色一下子变的通红。

    他轻轻的一擦鼻子,低声道:“老师,学生虽然没有师弟那般的横溢才华,却也不曾落下了功课……而且我也研究出了不少好东西呢。”

    陶商一挑眉,眼眸中的光芒很是犀利。

    “还敢狡辩?把你研究的东西,与为师看看。”

    司马懿小心翼翼的看了诸葛亮一眼,然后方才从袖筒中逃出一卷布制的卷册,小心翼翼的交到了陶商的手上。

    陶商随意的一打开,眼睛顿时直了。

    “这是春……”

    “嘘!”司马懿使劲的用手指比划着嘴唇:“老师切勿高声!”

    陶商用旁光轻扫了一眼茫然的诸葛亮,然后伸手把司马懿召到近前,低声道:

    “临摹走心,声情并茂,内容翔实,极有调研与参考价值……只是我不明白,你一个未经人事的少年,如何弄的出这个?”

    司马懿毕恭毕敬的道:“学生虽不曾亲自临阵,却多有暗中观摩……”

    “啪!”

    陶商重重的用那卷皮图狠狠的抽了司马懿的脑袋一下,怒道:“小小年纪不学好,竟然做那鸡鸣狗盗的偷窥之事,着实该打……像你这样,以后怎么做君子?一会滚回家面壁反省,东西没收!”

    司马懿挨了批评,臊眉耷眼的站到一边去了。

    诸葛亮却是突然深深的向陶商做了一揖,道:“学生还有一件事相求,想请老师答应。”

    诸葛亮的举动,早在陶商的意料之内。

    “为师马上要出兵平定南方了,你是打算跟我一同去豫章郡吧?也是,毕竟你的叔父和兄长、弟弟都在南昌……你也十四虚岁了,说来也是可以跟我一起出去历练历练了……也罢,这次平定扬州的事,就带上你,圆了你兄弟团聚之梦。”

    诸葛亮大喜过望,露出了真挚的笑容。

    “多谢老师。”

    司马懿一听有点着慌了。

    “我,我也要去!”

    陶商转头看他:“人家亮亮是去南昌见叔父和兄长的,你哥就在金陵城,你去作甚?”

    司马懿的脸有点红,低声道:“我、我舍不得亮亮。”

    诸葛亮的浑身顿时一震恶寒,胃里直反酸水。

    他转头看了看司马懿,叹道:“师兄,你若是想去,便跟老师直言便是,何必拿我当做借口?你可知我刚才差点没吐了。”

    司马懿白了他一眼:“就是舍不得你,怎地?”

    “好了,好了!小懿也大了,同去历练一下,也是好的,左右也是没什么像样的对手,想来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诸葛亮和司马懿一同作揖拜谢。

    诸葛亮直起身,感慨一叹,道:“老师,说句实话,学生虽然年幼,却也不惧刀枪前阵,老师说此番去平定江南没有对手,着实是令学生感到遗憾,学生在老师席下学习数载,却也是希望一身本事有用武之地的。”

    司马懿亦是嬉笑道:“那可不是!学生还是希望能碰着个厉害一点的,让我和亮亮好好收拾收拾他。”

    ……

    九江郡,寿春城。

    “阿嚏~!”

    周瑜使劲的打了一个喷嚏,然后轻轻的揉了揉鼻子,疑惑道:“真是奇了,这屋里也不冷啊,我怎么打喷嚏……还是有谁惦记着我呢?”

    袁术坐在主位上,斜眼看了一眼打喷嚏的周瑜,没有理会他,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对众人道:“探子来报,金陵城正在整备兵马,调遣粮秣,想来陶商小儿是要有大动作了……莫不成他想攻我寿春?”

    阎象出班道:“明公勿疑,陶商如今虽然兵强,但徐州西有曹操,北有袁绍,他若是驱兵来九江,一时半刻不能下,徐州方面必有所乱,依在下度之,陶商此番调兵,其意应是在收服扬州诸郡,明公大可不必忧虑。”

    听了这话,袁术的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如此说来,袁某此番,或是便可乘隙攻打金陵城了?”

    周瑜站出班来,对袁术道:“陶商虽欲南下,但金陵城精兵猛将不少,且陶商提防明公,未必没有防备,以瑜度之,此番取金陵,陶商针对明公,必然会有所设谋,直取金陵,诚不可取……瑜意,请明公调集各路精兵悍将,走庐江之地,先克豫章,与陶贼在江南一决雌雄,方为上策。”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对手有三家

    兴平元年十二月,年终岁尾之际,陶商在金陵城调拨了六万金陵军,以赵云为先锋,徐晃、徐荣为中军,甘宁、周泰为合后,陈登为军师,向着豫章郡的首府南昌城进发。

    而金陵城本土,则是留下了两万后备兵马守护城池。

    表面上看,是这样。

    不过在陶商的六万人马,走出了三里之地后,陶商却悄悄的将兵马转了回来,安寨在丹阳郡境内的一处山谷内,并派人仔细打探金陵城的情报和寿春城的东向。

    按照陶商和陈登商议的筹谋,袁术在得到了吕布的归附后,弥补了原先淮南军缺少骑兵的不足,再加上刘表的掣肘暂时没有了,以袁术的尿性,他一定会出兵偷袭金陵城。

    陶商打算乘着这次机会,再给袁绍一个下马威。

    陶商在临行前,已经与韩浩商量好了,只等袁术的兵马一入丹阳境内,自己的这六万人马就去而复返,埋伏在袁术军前往金陵城的有利地势上,对他进行埋伏歼灭战。

    金陵城的成郭日渐高大,韩浩有两万人足可抵御一时,到时候陶商的大军在从后方掩杀,就算是有吕布和孙策,仓促之间,陶商也有战胜袁术的把握。

    就这样,等啊等,等啊等。

    但让陶商和陈登感到疑惑的是,袁术的兵马,却是一直没有出现过。

    就在陶商开始怀疑袁术是不是不长记性,又从正面走了濡须坞打算和自己堂堂正正的一决胜负,校事府的探子却为他带回了袁术的消息。

    袁术在寿春,点齐淮南步兵五万,并孙策麾下的孙家军两万,另有吕布的三万并州军,共计十万人马,正浩浩荡荡的向着豫章郡的首府南昌进兵。

    听了这个消息,陶商有些不太高兴了。

    姓袁的混蛋不来金陵城,居然跑去南昌跟自己抢饭吃?

    他现在也学奸了,居然懂的不按套路出牌了。

    陶商找了陈登,与他商量对策,怎么对付袁术这十万人马。

    “上一次击败了袁术,金陵城又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咱们还受降了吴郡的盛宪军和严白虎军,按道理我的实力应该比他高,怎么这回他兵马还是十万?凭什么回回都得是我以少打多?”

    陈登苦笑着劝谏道:“没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