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有君子-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糜竺暗自摇头,深感不解,糜芳跟他一起出去将近一年,按道理陶商应该是会向陶谦要他的啊,再说了,我这不还让小妹屡次去跟陶商沟通了吗?

    陶商纵然瞧不上我那傻弟弟,但美人计他还不吃吗?我妹胸挺大的啊,难不成这小子不好这一口?

    或者是,我妹她还不够热情?

    糜竺此刻正式三省吾身。

    自己那妹子的胸是大,但这性格太腼腆了,肯定是陶商觉得她不够火热。

    回去自己得多教教他,然后想个招把生意开到丹阳去!这回让妹子掌舵,必须的!

    曹豹也是心下极度郁闷,跟自家那傻姑娘说了,让她多上杆子去亲近一下陶商,这臭丫头是不是没当个正事办啊!?

    不行,还得想办法催催她!必须的!至于陶商,别以为你跑到丹阳郡就能躲得过去,这事没完!老夫有的是办法让姑娘跟你去丹阳郡倒贴!

    臭小子,你跑不了!

    ……

    ……

    回往刺史府的路上,陶商向陶谦询问了一件事。

    “父亲,你手中的丹阳精兵,是不是都很能打啊?”

    陶商闻言一愣,不明白陶商为何向他咨询起这个,老头白眼一翻,自豪道:“你怎么会突然想起问这个?老夫的丹阳兵,当然能打。”

    “那丹阳兵,是不是特别喜欢反叛啊?”

    陶谦闻言身形一晃,差点没从马车上掉下去。

    “谁,谁跟你说的?”

    陶商闻言笑了笑,没吱声。

    他毕竟是从后世来的,根据一些历史所记载的蛛丝马迹,多少能掌握一些内幕。

    陶谦沉默了半晌,方才道:“儿啊,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并不是丹阳十八县的普通百姓,你若去郡内的宛陵县、秣陵县、胡孰等县城募兵,那募出来的兵,跟正常的士卒没什么区别,战意并不强烈。”

    说到这,陶谦顿了顿,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

    “要招募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乃是在丹阳郡境内,居住于各县周边的部落山民,如北山、练水、韩江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有很多的蛮民村落,所谓山蛮杂居,指的便是他们,他们便是丹阳精兵的前身,但其虽作战悍勇,但若要是收其忠心,可是很难的……当年为父,也是仗着丹阳郡本地人的身份,另有咱陶氏人中,数辈曾与韩江山民有所往来,才能侥幸募得一支丹阳精兵,就是光这些精兵,也费了老夫不少的周折,花费多少力气和财物才让他们归心,不然的话……嘿嘿,那些山民哪是那么容易服我的。”

    陶谦的话,和陶商前世所知晓的一些事迹,正好契合。

    所谓的丹阳精兵,指的并不是丹阳十八县的县民,而是出身于其境内险山恶水周边居住的山蛮杂居的山民。

    这些山民勇武彪悍,最能战天斗地了。

    丹阳山民哪都好,就是有一点美中不足,他们打敌人的时候特别猛,打自己主公也是吊炸天。

    魏、蜀、吴三国的领袖,都曾招募过丹阳精兵。

    而丹阳精兵的勇武,也确实带给了三国大佬带来了好处,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孙、刘三位大哥级人物,却也都吃过丹阳精兵的亏。

    先说曹操。

    三国志云: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与丹阳兵四千。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魏书》则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想象一下,三国第一大佬曹操,招募了四千丹阳精兵,结果回师到了龙亢的时候,竟然只有五百人不造反,剩下的三千五百人全反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怖局面?

    估计比赤壁之战来的都危险!

    可怜的曹操大半夜正睡觉呢,却被手底下反叛的三千五百多丹阳精兵撵的四下乱窜,裸没裸奔不知道,很有可能只是穿了一条三角裤衩就开始尥,反正那场景一定是很精彩。

    不过曹操也确实是勇武过人,魏书云:太祖剑杀数十人,乃得出营。可见世人皆只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却忽略了曹武帝其实也是一位实打实的猛将!

    至于刘备,在历史上接手了徐州之后,也是有了一支丹阳兵作为班底,可惜这些丹阳兵是喂不熟的狼,在刘备出远门的时候,丹阳兵的领头者许耽,就率领千余丹阳兵屯西白门造反,将张飞赶出了徐州。

    可怜的刘备刚刚得一大州为根基,结果遭丹阳兵一叛,又穿着三角裤衩流落街头了。

    孙权就更嗨皮了,他辖境内的丹阳山民配合百越,几乎每年都要造反一次,不造反就跟过不了年似的。

    不过不得不说,孙仲谋也是狠辣角色,你们不是反吗?行,我以夷制夷!老孙这厮每年都招募大量的丹阳人,然后用他们镇压丹阳人叛乱。

    每年一反叛,每年一镇压,每年一招募,这成了吴大帝继承基业后,每年必须走的流程三部曲,跟年度总结似的,每年固定一到日子,丹阳山民若是还没有反叛,孙权就会浑身刺挠不舒服,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事干,然后催促手下道:快去派人催催丹阳山民,该到时间造反了!

    有了历史上的一些信息借鉴,再加上陶谦针对丹阳精兵对陶商做出的解释,陶商不由的砸了砸嘴,一个利用丹阳山民搞掉吴景和周昕的计划,在脑中逐渐成型。

    “父亲,你手中的丹阳精兵,借几个给我使使呗?不用多,一百来人就行。”

    陶谦豪气的言道:“吾儿好不容易跟老夫张了一回嘴,老夫岂能不应?一百人哪够使,老夫给你一百五!”

    这是亲爹啊,真敞亮。

    看着陶商郁闷的表情,陶谦不由得乐了:“臭小子,老夫逗你呢,老夫拨出两千丹阳兵给你,可以了把?”

    “父亲,给我的人,尽量挑些忠诚度高的,丹阳兵好反水,我可不想到了那边还因为这个操心。”

    陶谦点头道:“放心吧,我这支兵,好歹也是磨砺了好几年了,不说各个誓死效忠,但若是要他们反叛,却也是轻易不可能的,哪能和那些刚招募的士卒比。”

    听了陶谦这话,陶商便放心了。

    “孩子,此次去丹阳郡,老夫想把一个人也让你带着,就是你从兄陶基,他一直协助老夫管理丹阳精兵,有他助你,对于丹阳精兵的管理,你大可放心,而且你这从兄本领也高,比你们两兄弟可是强多了,老夫老了,你们族中兄弟几个日后亦当互相扶持,毕竟再有才的士族中人,那也是外人,还是自家一族中的兄弟骨肉,比较让人放心些。”


………………………………

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阳郡

    事不宜迟,陶商翌日便点齐属于自己的人丁,南向直扑丹阳郡。

    这一段在徐州驻扎的时间里,陶商让许褚、徐晃、徐荣三人,配合胡才,在十一万四千余的白波谷降卒中,进行人丁抽调。

    这十一万人,有老有少,有强壮的有羸弱的,陶商不可能让他们全都当兵,只能选出最为精锐的用之即可。

    最终,许褚等人从中选出了最为精装的士卒,共计三万人。

    再加上许氏宗族的一千兵勇,三千泰山军,四千河内郡兵,五千浮云黄巾众。

    以及陶谦给陶商的配备了两千丹阳精兵,并派自己的从子同时也是侄儿陶基协助陶商统领……终究还是亲爹,不是只给一百五十人。

    这四万五千人,便是完全属于陶商自己的军队!

    从此这四万人,将作为陶商最根本的班底,跟随陶商辗转天下。

    凭心而论,拥有四万五千人的军队,在目前的天下诸侯中,已属一线之流了。

    就算是陶谦本人手中的兵马,只怕也不会比陶商多。

    至此,陶商成为了徐州的第一大外藩势力。

    当然,目前诸侯的势力还都在起步阶段,若是过个一年两年,别人不说,以袁氏之实力和名望,想招募组成十万以上的巨大兵团,还是相对容易的。

    但四万五千人中,大部分都是白波军的精壮,没有经过正规训练,在陶商看来,战力很是不足。

    当然,等回头到了丹阳郡,这训练的任务,便交给徐荣了。

    除去入编陶商军的三万白波军士兵,剩余的八万多的白波降众,陶商找来了韩浩,让他准备到了丹阳郡后,便把这八万人登籍在册入户,并开始以这些人为试点,开始实施屯田。

    还有许庄的百姓,陶商亦是征得了陶谦的许可,待其接手丹阳郡后,便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