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家主诸葛玄有一个侄儿,就是死去的诸葛珪的二儿子,叫做诸葛亮,应该是年方十岁,但却是不世出的好苗子,天纵英才!长大之后必成大器,陶某此去要收做当学生的,便是他了。”
郭嘉闻言愣了愣神,奇道:“诸葛玄的侄子是天纵英才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陶商转头看着他笑了一下,道:“我连你这不着调的都能挖掘出来,诸葛家的个把龟孙是什么成色,难道还能瞒得住我吗”
郭嘉闻言顿时一窒。
半晌之后……
“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郭嘉喃喃的自言自语。
他突然又道:“可是郭某还是不明白,你要收学生收就是了,带着郭某来见他做什么”
陶商惊诧的看着郭嘉,仿佛是在看怪兽一样。
“说了半天你怎么还不明白你不过来看看这孩子的成色,你今后又该怎么教他本事”
郭嘉的脑中显然有些混乱了。
“等会,等会!郭某有点没捋顺过来这个弯来……难不成,你的意思是:你要收一个天纵英才的孩子当学生,然后得郭某来教他本事是这个意思不”
陶商感慨一叹,无奈道:“干哥哥现在才反应过这个味来,真是足足慢出了三十里啊!这年头,谁家当老师的还得自己教孩子啊”
郭嘉心中忍不住都要骂脏话了。
丢你娘!
臭不要脸的你还有理了!
“凭什么啊”郭嘉出言抗议。
陶商指了指郭嘉的身后,郭嘉转过头去,却见尤驴子已经将短弩上膛。
郭嘉脸上的肌肉一僵,扬天长叹。
真是国之将亡,必生妖孽。
这厮实在是太欺负人了!
诸葛家的那个被他看上的十岁孩童,不论是谁,下场估计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
……
抵达了阳都县之后,陶商没有耽搁,先是派许褚打听清楚了诸葛氏所在,然后便前往拜府。
诸葛氏家主诸葛玄此刻正在家中处理田亩佃账,听闻有人送上拜贴,随即打开来看。
一见上面所书写的拜贴人的名字,诸葛玄登时有些惊诧了。
“丹阳郡守陶商”
诸葛玄轻轻的将帖子合上,诧然道:“我与陶氏从无往来,这个新近崛起的太平公子怎么会突然领人拜府”
诸葛玄身边,侍立的乃是他在家中的得力住手,亲侄子诸葛瑾。
这位少年郎和陶商一般大的年纪,都不过十八岁,但作风却是极为老成,平日里在家中所办诸事皆井井有条,为诸葛玄引为臂助。
诸葛瑾好奇的看了看诸葛玄手中的拜贴,建议道:“叔父,此事虽有蹊跷,但陶公子毕竟是刺史公子,如今又是风头正盛,他特意从彭城赶来见您,一定是有什么大事……况且咱们即将举族南迁,目前还是不要怠慢刺史府的人为好,所谓稳中求全才是上善之策。”
诸葛玄点了点头,道:“谨儿说的是,待会等人到了,你随我去迎他。”
少时,陶商等一众人来到了诸葛府。
诸葛家叔侄一老一少来到府门之外,亲自迎接陶商。
互通姓名之后,陶商也不客气,便随诸葛玄进了内堂。
诸葛玄人到中年,但看着并不是很精神,蔫吧吧的有些病态。
反倒是跟在他身边的诸葛瑾,年纪轻轻,丰神俊秀,举手投足之间县露出一股与年纪并不相符的沉稳之气,很是让陶商感到舒服。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筹 谋
几人进入客厅后,分宾主位置坐下,陶商随即为诸葛玄介绍道:“陶某携丹阳郡校事府主事郭嘉,冒昧前来拜见诸葛公,因事紧急,事前不曾知会,还望诸葛公勿要怪罪。”
郭嘉在一旁听的一愣神?
丹阳郡……校事府主事?这小子给自己封的是什么名头?这是个什么鬼差使?
诸葛玄笑呵呵的冲着陶商一拱手,道:“陶府君客气了,府君大驾,老夫未曾远迎,多有失礼,说勿要怪罪的当是老夫才对。”
陶商回礼笑道:“诸葛公海内贤能,众所周知,您从荆州回了徐州,怎地也不派人知会我陶府一声,也好让晚辈早点过来跟你请教学习。”
诸葛玄呵呵一笑。
他暗道老夫又跟你不认识,你跟我有什么可学习的?虚伪。
心中想法如此,老头面上却是笑道:“老夫疏忽了,日后再有闲暇回徐州时,老夫自当谨记府君的教诲。”
陶商也不多墨迹,直接把事带入正题。
“诸葛氏乃是琅琊大族,我父子久有倾慕之意,只是琅琊郡现在与彭城多有不通,晚辈此来,乃是奉家父陶使君之命,有意请诸葛公入驻彭城,并担任要职,为徐州一方之地谋福?不知诸葛公可有意乎?”
“这个……”
诸葛玄没有想到陶商如此直接,上来就要请自己去彭城任职,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该如何作答的好。
在他旁边,早有诸葛瑾笑盈盈的替他叔父回答道:“陶府君的美意,家叔着实是心领了,只是家叔前日已经得了后将军之信,其意是他愿意向朝廷表奏,请朝廷敕封家叔为豫章太守,若是有朝廷的名诏,这陶使君的好意思,我叔父只怕是……”
陶商眉头一皱,暗道诸葛玄果然是和袁术有些瓜葛。
袁术那老小子的手够快的啊,那边刚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私任了吴景为丹阳太守,这边又要拉拢诸葛玄替他镇守豫章,他是真的想把荆、豫、扬三州都吃了不成?
还有这个诸葛瑾,年纪轻轻的,也不是什么善茬,把袁术摆出来压自己不说……还用“朝廷敕封”这四个字来挤兑自己。
他话里话外没有明说,但意思却很明显了。
若是朝廷真任了诸葛玄为豫章太守,那诸葛玄便是和陶商一样,都是一郡之长。
如此,陶商也就没有必要在诸葛家的面前装大尾巴狼了。
话里藏针的,有点讨人厌。
“诸葛兄这话不对。”陶商笑盈盈的道:“你说欲要表奏,那就是还没有表奏,既然袁将军只是有意向,还没有施行,那就说明诸葛公现在去彭城之举还是使得的。况且,就算是袁将军表奏诸葛公为豫章太守,朝廷之意若何,咱们谁也说不清楚不是?”
诸葛瑾见陶商言辞犀利,微微一笑,也不反驳。
陶商心下暗叹……果然是涵养很好啊。
诸葛玄“咳嗽”了一声,打着哈哈道:“多谢陶使君和太平公子的美意,只是老夫年纪大了,诸葛氏的杂事又过多烦忙,使君麾下都是能人,老夫平庸之才,怕是挑不起什么重担的,况且老夫现有意要举族南迁,怕是要拂了公子的美意了。”
陶商眉毛一挑,道:“举族南前,怎么,诸葛公是觉得徐州不够好吗?”
诸葛玄摆了摆手,道:“徐州怎会不好呢,琅琊阳都乃是我诸葛氏的立族之地,诸葛氏焉能轻易舍得?只是家兄有遗愿,言之诸葛氏兴旺之气乃在南方,需南移方可旺族,兹事重大,老夫不可因一人之喜好而断了家族的前程,故而只能忍痛背井离乡。”
说到这,便见诸葛玄重重的叹了口气,哀怨道:“对此,老夫也很是无奈啊。”
陶商心中不由的冷笑。
这老头真能糊弄人,连风水气运都搬出来说事。
按照你这种说法,你们诸葛氏是前朝皇室还是上古魔族?
陶某干脆找人替你们修一座王陵成不成?
“诸葛公,按照你这种说法,这事当真是没得谈了?”陶商心中不满,但脸上却笑了,但笑容中已经多了几分危险的阳光意味。
这是他开始准备挖坑的节奏。
诸葛玄不了解陶商,特别是此老此刻还被许子将的十句金评所误导,以为这小子真是如朝廷所敕封的那样,是一位人如其名的太平公子。
风评误人啊!
“老夫等人心意已决,还请陶府君多多体谅老夫的难处,待老夫将族人迁毕之后,定将亲往前往彭城,向陶公子负荆请罪。”
陶商心下冷笑,面上却表现的很是和善。
他笑盈盈的看向身边的郭嘉,道:“奉孝还有什么要跟诸葛公说的吗?”
郭嘉适才一直听着两人的谈话,此刻见陶商询问自己,随即清了清嗓子,就要出言相劝。
他很想告诉诸葛玄叔侄一句——快跑吧!你俩危险了!还在这嘚瑟!
“奉孝既然没什么要说的,那我俩就权且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