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得三人的同意后,便见陶商走到帐篷口,让护卫去把徐荣叫了过来。
少时,便见脸戴青铜面具的徐荣,在护卫的引导下,走进了帐内。
“这是我麾下的徐校尉,出身于辽东,虽未曾与匈奴打过交道,但却熟悉鲜卑秉性,都是外族游牧,或许彼此之间有共通之处。”
麴义从袁绍处而来,对于陶商在汴水收服了徐荣的事情,多少是知道一些的,这几日也和他或多或少的有些交集,只是不明白,这位昔日在西凉军颇为知名的战将,为何要在脸上戴着一个青铜面具?
装大爷吗?
或者是改换门庭之后,自觉羞愧,没脸见人?
徐荣在听了陶商的叙述之后,思考了一会,方才缓缓开口道:“末将不熟悉匈奴,然昔日在玄菟居住时,与鲜卑多有交集往来,依照末将之见,这些马上游牧,不怕寒冷,多能忍饥,什么苦都能吃……粮草什么的对其倒是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不过有一样东西,其非得是与我大汉往来通商,否则定然不可多得。”
麴义忙道:“何物?”
徐荣冷冰冰的道:“是铁器,游牧的马匹较壮,且都是北地草马,与他们的主人一样,能忍饥,耐性强,末将猜测于夫罗虽然被驱逐出匈奴南庭,但以其王子的身份,暗中在草原游牧处购马应不是难事,但坏就坏在铁器少,游牧之族不善治铁,纵然是能治炼也是产量极低,于夫罗在我汉境横行劫掠,别的东西对他或许无大碍,但这铁器军械,对他而言却属贵重之品。”
麴义闻言,似是有所醒悟。
徐晃则是言道:“这位将军言之甚善,麴将军若是方便,不妨修书请王府君帮忙,请他在襄陵的武库往杨县调拨一批军械,然后再把消息扩散出去!襄陵往杨县需经汾水,沿途水草丰盛,正是在下分析出的三条路线之一,如果于夫罗意在这些军械,他必会在此一条路线上出现!”
麴义看了看徐晃,又看了看徐荣,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韩从事和陶公子有何意见?”
韩浩摇头道:“几位将军分析设谋的恰到好处,在下没有意见。”
陶商则是沉默了一会,突然道:“麴将军,在下麾下这五百人都是步卒,若是上阵也没什么能够帮到将军的地方,若是将军方便,我这五百人,就不与将军共同狙敌了,到时候只是在周边打个策应,如何?”
说实话,陶商这五百人还真就没被麴义放在眼里,在他看来,这些人甚至还碍手碍脚。
麴义点了点头,道:“无妨,既然如此,便请陶公子和麾下的兵众,在一旁策应,我与韩从事率兵埋伏于夫罗便是。”
出了帐篷之后,麴义、韩浩、徐晃以及陶商和徐荣,便分别去收拾各自的兵马,准备出征。
出了帐篷后,徐荣很是疑惑的问陶商:“此次出兵对付于夫罗,你为什么要独善其身领兵做策应?咱们这五百人虽然少,但想必也可以帮得上忙。”
陶商沉默了一会,道:“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一则是这五百步兵不是咱们的主力,对付匈奴骑兵确实帮不上什么忙,二则……若是有机会的话,我想用这五百人做点别的事,对徐州真正有利的事。”
一听这话,徐荣的心就慌的一逼。
这位陶公子,他又想起什么幺蛾子?
……
……
在请得河东太守王邑的同意后,麴义便立刻率军直扑于夫罗在杨县的屯扎之地。
和想象中的一样,于夫罗的骑兵队,在麴义的兵马还没有抵达之前,便迅速奔驰而走,这支匈奴流寇大队东躲西藏,在不多时便消失在了麴义军的视野之中。
于是乎,计划的第二步便开始着手实施。
襄陵往杨县的路程中,途经汾水,其中有一处地界水草丰盛,颇适合骑兵队为战马补给休养。
河东太守王邑安排人手,从襄陵武库调兵械去往杨县。
运输队伍不多日,便行驶到了这处水草丰盛之地,并在此安营扎寨,驻马歇脚。
汾水河畔的草原上安安静静的,仿佛毫无异动,但浑然不知,离河畔不远处的密林中,此刻已是杀气肃然!
麴义等人的精锐兵马,正躲藏于其中,犹如等待猎物的狼群一般,呲眉瞪目的静候猎物入网。
陶商手下的五百人也躲在不远处,但他们属于外围人员,并不参与这次的战斗。
“公子,在画什么?”徐荣走到陶商身边,低头看着他的举动,颇感好奇。
陶商适才一直坐在那里,左手杵着下巴,右手拿着一根树枝在泥土上勾勒小猪佩奇的轮廓,闻言无精打采的道:“社会大哥。”
啥玩意?
徐荣面具下的独眼中,明显充满了不解。
“就是泼皮!”陶商换了一个说法,将手中的树枝一扔,抬头冲着徐荣道:“小王子还没驾到?”
徐荣转头看了看远处的河畔草地,慢悠悠的道:“暂时还没呢。”
说到这,徐荣突然停住了话头,然后猛然俯身趴在地上,将耳朵紧贴脏兮兮的地面。
仔细的听了一会之后,他面具外的唇角露出了一丝浅浅的笑意。
“来了!”
陶商慢悠悠的站起身来。
河畔远处的平原上,一条黑线乍然间出现在陶商的眼帘之中,那条黑线在阳光的照射下,变的越来越粗,奔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没多大一会,便依稀能够看清楚全貌了。
陶商挑了挑眉,颇有些不解的看着从地上站起来的徐荣,抬手一指:“明明用眼睛就能看的到,干嘛非得趴地上听……你耳朵不咯的慌?”
“还……好吧。”徐荣露出面具外的嘴角气的直抽抽。
就在这个当口,匈奴人的骑兵队已经冲入了运送府库兵械的河东运输队中,他们或是甩着手中的弯刀,或是手持长弓,穿着颇为显长的棉袄,头戴呈尖塔型的带穗棉帽,一个个口中“呜呜嗷嗷~~”的叫唤着,犹如豺狼一样。
陶商在远处奇怪的看着冲进河东运输队的匈奴骑兵,一边看一边摇头叹息:“匈奴人真穷,穿棉袄抢劫,连甲胄都没有。”
徐荣闻言翻了个白眼,道:“公子你这就有点孤陋寡闻了,匈奴人治铁的技术虽差,但盔甲颇全,其头盔素面无沿两面开口,佩戴可不分前后,胸甲前后搭配,轻便坚固,颇符合骑兵战道……当然产量相比我大汉却低了很多。”
陶商奇怪的剽了徐荣一眼,不解道:“产量低,那不还是穷吗?”
徐荣:“…………”
………………………………
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与王子 (第五更求订阅与月票)
此处此刻,麴义的冀州兵与韩浩的泰山兵已经从密林中蜂蛹而出,直奔着正在劫掠河东军兵械的匈奴骑兵冲杀而去。
泰山兵的悍勇自不必说,但麴义麾下的兵马精锐程度,也是远远的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麴义所训练的士兵,很明显非常熟悉骑兵战法,他麾下的兵将以骑步混杂为中军,另有两千强弩军分别安置在中军的左右两侧,快速的向着匈奴骑兵推动而去。
正在劫掠的匈奴军很快的就发现了麴义军的动作,急忙调转兵锋,向着麴义军的方向冲杀而来。
在双方还没有正面接触之时,麴义中军两侧的强弩兵就已经开始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在两方未至数十步时,这些训练有素的强弩兵居然同时驻步,一边齐声大叫口号,一边将手中的强弩齐发。
两翼上千的强弩雷发,无数的箭弩直接射入匈奴的兵阵中,所中者必倒!
一时间,匈奴人庞大的骑兵队人仰马翻,阵势顿时大为混乱。
密林之中,徐荣面具下的独眼骤然发射出了精光,口中啧啧赞叹道:“好厉害!这麴义居然如此深谙破解骑兵的战法,其麾下强卒竟能有如此控弦之力!别说是这支匈奴流寇了,便是西凉铁骑在此,面对此等精悍的弩军,只怕也讨不得什么好去!”
陶商暗叹口气没有说话。
徐荣的眼光确实独到,历史上的麴义便是凭借着其麾下独有的弩步合战之法,在河北硬生生的用“强弩”射垮了公孙瓒纵横北地的白马义从,可以说没有麴义,就没有袁绍战败公孙瓒一统河北四州的辉煌!
“看这种战况,肯定是不会输的了。”陶商摸着下巴,仔细的揣摩品评。
徐荣点了点头,赞同道:“着实是想不到,麴义的兵马居然如此善战,按照这个打法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