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和韩浩一同转过头去。
却见适才门口驻留的土狗,不知何时却换成了一个半大的小孩,他个子不高,面貌清秀,长的倒是和司马朗颇有几分相似,但年纪却比司马朗小上许多——也就是十岁出头的样子。
不知道为何,在看到那孩子的样貌时,陶商的心中隐隐恍惚了一下。
冥冥之中,仿佛似是有着什么割舍不断的缘分在牵动着他的心一样。
………………………………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评与十句金语
门口的土狗忽然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吸引了陶商和韩浩的注意力。
韩浩这个人很是正经,即使面对孩子也一样。
只见他走上前去,对着那十岁的孩子行礼作揖,郑重道:“鄙人是河内从事韩浩,乃司马家主之故友,今日特来拜会,误入后堂,失礼之处,还望小先生勿怪。”
那孩子闻言恍然而悟,随即换上了一副甜甜的笑容,亦是对韩浩回礼,奶声奶气的道:“原来是韩从事,失敬失敬,学生司马懿,乃洛阳令司马防之次子、司马朗之亲弟,特在此见过从事大人。”
孩子很客气,他虽然年纪小,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显得非常的有礼貌,让人不得不佩服司马世家对待后辈的教养颇是严格。
听到司马懿这三个字,饶是陶商心中已经是有了准备,但也不由的心头暗跳。
晋宣帝司马懿,曹魏四代重臣,传说中诸葛亮的毕生宿敌,鹰视狼顾的善藏奸诈之大能者……
当然,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奸猾诡诈之徒,此刻在自己的面前,不过是一个十岁出头的懵懂少年而已。
那些被后人所谓的枭雄品质,其实都是司马懿历经曹魏四世,经历了数十年的漫长时光所磨炼铸造的……
环境成就一个人,司马懿之所以能够为晋朝打下代魏的基础,一则是他本人确实有本事。
二则乃是当时的政治格局倾向世家大族,自九品中正治实施后,曹魏的政治天平经历数十年严重不均,曹丕为了成功代汉,向士族进行了妥协,将曹操打压平衡望族三十年的成果破坏,将曹魏集中于本族的权利洗牌,通过政治均衡手段重新分给了世家望族。
所以说,到了曹魏末期,身为士族领袖司马氏能够代汉并不是因为以司马懿为首的司马氏多么狡诈,而是士族在天下的权重已经超过曹魏中枢,没有司马氏代魏,一样会有司牛氏、司驴氏。
至少在眼前的这个孩子身上,传说中的晋宣帝特质是完全没有的。
现在的他,就只是一个干干净净,瞪着一双灵动活泼的大眼睛,疑惑萌懂的看着两个陌生人的孩子而已。
陶商走上前,对着小司马懿微微一笑,道:“在下徐州陶商,司马二公子,幸会了。”
司马懿眨了眨眼,好奇的盯着陶商,打量了他一会之后,司马懿先是施了一礼,然后颇是好奇的询问道:“您就是那位徐州刺史膝下的长公子,替父从征的……太平公子吗?”
陶商闻言不由的一愣。
“徐州刺史的长公子说的是我没错……不过这太平公子,是什么意思?”
小司马懿闻言,两只水灵灵的眼睛顿时放出光来。
孩子的表情,仿佛像是看到了动物园的猴子一样的惊喜:“真的是你啊!我昨天刚看过今季的月旦评人物,想不到这么快就见到真人了!”
“月旦评?”
陶商闻言先是一愣,接着骤然想起来了。
当初,在颍川的时候,自己因为帮助孔伷暗中谋划了孙坚和袁术不和一事,帮孔老儿躲过了危机!
而从洛阳前往阳翟避难,在孔伷麾下当食客的原尚书郎许靖,曾跟陶商提过一嘴月旦评的事……
许靖说为了表示感谢,他本人既要担保替陶商举孝廉,又许诺会吩咐从弟许子将让陶商到月旦评上走一遭。
不过当时陶商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征讨董卓,倒是没把这事往心里去。
这一段时间,他心思也都是在白波军和匈奴王子的事上,更是把这茬事忘了个一干二净。
不过他忘记了,不代表许靖就会忘记。
“那个……月旦评写的什么,能不能给我看看?”陶商对司马懿道。
司马懿笑嘻嘻的点了点头,道:“陶公子你等我一会啊。”
说罢,便蹦蹦跳跳的转身奔出了房间。
看着司马懿这几步跳,陶商不由的笑了。
虽然那孩子适才表现的彬彬有礼,礼数周到的活像是个小大人似的,但通过他这两步跑,陶商一下子就看透了这孩子活泼好动的实质……只不过是碍于望族的礼教束法,不得不压抑了自己活泼的天性而已。
韩浩在一旁,则是不敢相信的看着陶商。
其实月旦评的上榜人物,韩浩每个月也都会接到奏报,而他也会仔细阅看。
只不过最近的事情太多,讨伐白波军之后、又赶上了王匡误中于夫罗之计被杀,弄的韩浩精神差点没崩溃了,哪还有闲心去关注月旦评上的最新内容?
待司马懿跑远了之后,韩浩方才不确定的问他道。
“就这作风……也能上月旦评?”
陶商有点不太高兴了,韩浩这话,赤裸裸的充满了挑衅的意味啊。
“韩从事这话,有点伤人呢。”
韩浩适才也是一时迷茫,不自觉的将实话说了出来,不由的面色一红,忙致歉道:“公子勿怪,只是、只是在下确实有些好奇,听说许劭的月旦评乃是民间第一风评榜,要赋予其上,不但要有才学门第,只怕门路亦是少不了的,公子居于徐州,何时又与许子将搭上了关系?”
陶商不自觉的摸了摸鼻子,感觉到这事还真不是那么好解释的。
既然不好解释,那索性便不要解释了。
“陶某对此事也不甚了然,许子将……或许是慕名而评的吧。”
韩浩闻言倍感无语。
真是没见过这么皮厚的。
等了没有多大一会,便听房门外响起一阵“噔噔噔”的脚步声,小司马懿拿着一份简牍欢快的跑了回来。
一张圆圆的小脸因为连蹦带跳而显得红扑扑的,额上甚至还隐约能看见一滴一滴的汗珠。
将手中的简牍向着陶商面前一递,小司马懿咧嘴笑道:“喏!你自己看。”
陶商拍了拍小司马懿的肩膀,表示感谢,然后从孩子的手中接过那卷简牍,在自己的面前抖落展开。
但见那简牍上所描述的都是近一期月旦评推荐的人物,包括身份、家主、祖籍、住郡、事迹等不少个人的信息。
而且每个被推荐的人,都还被许劭亲自赋予了几句评语。
许子将惜字如金,月旦评的惯例,对品评之人,一般最多就只有两句。
但是在陶商这一块,许子将显然是颇为用心的多写了几句,读起来倒似模似样的有点像乐府诗的调调。
日起东南隅,彭地筑陶楼。
使军有佳儿,唤商性乃雄。
朝邦疾彻骨,老父惹军愁。
孝子携戈甲,坦坦分父忧。
拜辞淮水去,阳人显争忡。
虎牢关前搦,使将退狼侯。
汴水百战死,与虎分臣戎。
西谷征白波,为民系帩头。
清平有君子,忠良乱世隆。
二十尚不足,太平公子荣。
韩浩看的目瞪口呆,一张嘴大的如同“0”形一般。
陶商也是一头冷汗顺着脸颊缓缓低落。
呆立了好半晌,韩浩方才将头慢慢的转向陶商,使劲的瞪视着他,仿佛是第一次认识这个人一样。
“许子将居然给你写了十句评语!你到底给他使了多少钱?”
陶商也是不明所以,一个劲的摇头道:“韩从事,你要相信我,这事……真的是个误会啊!”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国出手
在韩浩的印象里,月旦评的上榜之人,许子将一般只会给予两句的点评亦或是评价……
但是这次的月旦评,对于陶商,许劭可谓是出血大奉送……买二赠八,直接给陶商捧到了顶峰上。
陶商自己都有点弄不明白。
这他么是眼瞅过年了……团购的吗?
像是这样的例子,原先倒不能说是没有,但绝对不是随便来一个人就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的。
韩浩疑惑的主要是陶商这个人!许子将到底见没见过他?
这个一到了河内,第一件事就是装成白波军打劫河内四大望族产业的人,居然被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