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高宏又和贾诩、关羽、赵云、李典、许褚开了一次实战的军事会议。最后决定,只要把曲阿、丹徒两个县城内夺取一个,然后就顺着那一个城打就可以了。高宏调集了三万奋勇军,由李典、赵云为总指挥,决定,攻打曲阿城。
刘馥调兵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扬州,那些士兵也都知道四万人不是个小数字。总以为四万人是正兵力的二分之一,少了二分之一,那些士兵们就在数量上害怕了。
再加上高宏的日夜进攻,一天组织两次进攻。加上恐怖的蹬城发,还有强大的抛石机。高宏的军士也开始把塞门刀车顺着云梯运到城楼上。
几天的攻击下去,刘馥想:赵秋怎么还不回来,我一个人做不了主。
一天后,曲阿城城墙已经破烂不堪。刘馥决定把丹徒的守军给抽掉一些,加入曲阿城。
要是赵秋在,肯定会制止。而刘馥一意孤行,好的是,丹徒的守军没有被打伏击。
虽然没有伏击这一伙,但是高宏很快就知道消息了。高宏又命令三万人攻打丹徒城。
丹徒城少了一半兵力,虽然城墙比较好,可那里能阻拦这三万人的进攻。
而高宏就替丹徒守军要援兵。
高宏派人告诉曲阿城的守军,快去救援丹徒城。然后又说了一些丹徒城危在旦夕的话语,让曲阿城的守军救丹徒城。
刘馥心想,现在曲阿城里这么多兵,也用不了,在分一点救援丹徒城吧。
可谁知道,这个人是高宏派来了。自然,就打了救援军队的伏击,然后提着救援军队的一个首领的头颅砸向丹徒城楼。丹徒城的守军以为没有援兵了,如果再奋战下去就是给刘馥当炮灰了。于是,丹徒城的守军投降了高宏。
可是,高宏封锁了消息。高宏又让人道刘馥那里要兵求援。刘馥也感觉到危机感了,就掉了一半的曲阿城守军去支援。
哎,全被高宏消灭了。
那些救援部队刚出城去,刘馥接到了人传来的消息,丹徒城已经被攻破,但是,悔之晚矣。
之后,剩下的曲阿城兵马也不多了,高宏夺到丹徒城后,又将曲阿城收入囊中。
至于赵秋的四万人。一开始还很厉害,在广陵郡夺了许多城池。而贾诩用计,赵秋派人回去报信之后,让赵秋火速撤军。赵秋最后撤军了,然后在回来的路上被消灭了,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刘馥无奈,退到了吴郡。
刘馥一路跑,高宏一路杀。高宏没有去打无锡,而是去决定切断吴郡和会稽郡之间的练习,让吴郡没有救兵。
高宏派兵攻占了阳羡城,把手伸向了乌程、余杭、钱塘。
钱塘是吴郡的命脉,夺了钱塘江,钱塘江以东(浦东)就没了保障,因为切断钱塘江,吴郡就是一个孤军,外无援兵了。
这个计谋是贾诩的计谋,佯装切断钱塘江,实际派兵打无锡,逼近吴郡城,让刘馥丢了钱塘,丢了吴郡。
因为,有人去切断刘馥的命脉,刘馥不会坐视不管,现在又没有了赵秋的援助,刘馥当时剩下了五万多余的人马(不算各处城防的军队)除了用重兵封住无锡这条路,还秘密往乌程和余杭增加了一万五千人的兵马。这才对钱塘江放心了。
其实,这只是贾诩计谋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蒋钦、周泰、典韦、丁奉、张飞从寻阳出马的那十万人。
贾诩让他们的十万人不惜一切代价将扬州分成南北两块。贾诩传令:攻下彭泽城之后将军队分成两半,一半由蒋钦、张飞、丁奉率领七万人继续向南开路,打豫章郡;另一路则是由典韦和周泰率领三万人回合在丹阳郡的守军,从侧翼攻打钱塘。
当时的钱塘还没有现在这样繁华,就是一个钱塘江和一座城。
当时的人们没有考虑到钱塘城的用途,修的比较小。典韦和周泰从丹阳郡西边的于潜城出发,攻打了钱塘以南的富春城,直接逼近钱塘江。
刘馥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立即乱了阵脚,让离着钱塘城近的余杭城的守军去救援。可是不光派出来的援兵被打了伏击,而且还乘势攻取了余杭城。
之后,乌程县也打不过高宏的南北夹击,投降了,现在吴郡城北面的无锡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因为吴郡的西面已经暴露给了高宏。
高宏长驱直入,攻克了吴郡城以东的娄县。吴郡城的南、西、东全部暴露在高宏的兵力之下。刘馥知道不好打了就把无锡的全部兵力调到了吴郡城,打算和高宏决一死战。
………………………………
第九十七回 平江南之战(四)
赵秋,带着二百残兵四处流浪,他知道中计了,如果回去救刘馥就等于自投罗网,于是,赵秋便投靠了刘备。
刘备很欣赏赵秋的谋略与才华,诸葛亮也很喜欢赵秋,赵秋就算在西蜀扎下根了。
而刘馥,高宏还是比较喜欢的,但是就算死得早,历史上208年就死了,但是如果要是让华佗给治治病,说不定还能为挽救刘馥。刘馥能把扬州养的安居乐业,肯定是有真本事的。高宏还想夺下扬州之后,把邓艾给请过来,邓艾光在淮河南北两岸屯粮六七年就三千万斛粮食,加上整个扬州,恐怕一年就三千万斛粮食,甚至还多。那个时候,打仗就是比后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刘馥退守吴郡城后,几天时间,已经到了四面围城的地步。因为刘馥手下没有心腹谋士,也没有精兵强将,刘馥只好投降。而高宏利用刘馥,向扬州另外的会稽郡和豫章郡发号施令,让他们也投降。豫章郡的太守叫王刚,会稽郡的太守叫赵起,皆是好强之辈,根本不愿投降。
其实,早在高宏的意料之中。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如果他们投降,自然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他们不投降,就抓住了他们的把柄,达到了名正言顺的地步。如果这样,就可以各个击破了。
可是,高宏想用最少的本钱换到最高的利润。高宏对于自己的奋勇军来说,一个都不想少。然后,贾诩向高宏献反间计。
贾诩说:“现在蒋钦、张飞、丁奉的军队剩了四万人,但是已经攻占了大半个豫章郡了。根据最新情报,现在王刚的南昌城已经失守,就只剩下了南城、石阳、平都和庐陵。(南城、石阳、平都在豫章郡南边,从右向左的顺序,庐陵在平都以南)我们可以让王刚和赵起自相残杀。给赵起点儿好处,让赵起去打王刚,并且承认他打下来的城池全都是他的。”
高宏说:“可是赵起会相信吗?”
贾诩说:“我早就听说过赵起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我们可以先给他几座丹阳郡的城,再给他一箱珠宝,肯定会答应。”
事情果然不出贾文和所料。
贾诩顿了顿,说:“我们再派人劝降王刚,那个时候王刚也不想再打下去了,而我们帮助王刚打败赵起。”
高宏刚想说什么,贾诩似乎已经领悟到了,贾诩说:“我们只是承诺过给他钱和城池,让他打王刚,没承认我们不会还击。”
赵起一开始还不情愿,就算自己再贪,也不能这样呀。赵起是个昏庸无能的人,他手下的人一都知道拍马屁。有个人说:“管他哪。我们会稽郡岂是他家后院。”
“反正我早就看王刚这小子不顺眼了。”
“就算高宏小儿反过头来打我们,我们还有士燮的外援嘞。不对,我们赵太守英明神武,害怕不成。”
“大胆的打,多夺回几个城来。”
可是,岂不知道南城有王刚的哥哥。
赵起夺了南城,杀了王刚的哥哥王昆。
一开始,高宏劝降,王刚还不信。
后来,王刚信了。不管是高宏的指使还是赵起自愿,王刚都想去报仇。自然,不是找高宏报仇。
高宏也不知道王刚的哥哥王昆在南城。
团结了王刚,剩下的可就容易多了,就是解决赵起了。
赵起还以为自己夺下的城池就是自己的,可是,高宏没有说不会收回来。
果真,杀到了南城城下。
赵起说:“高刺史,有何贵干。”
高宏说:“我来杀你。”
高宏知道赵起想说什么,高宏接着说:“我可没说不能收回来。”
然后,高宏挥了挥手。万箭齐发。
原来是许多的十连发弩射箭了。而赵起的弓箭根本够不着,只要一有人露头,就死了。
然后,高宏下令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