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枭雄传-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疑说:“六成。”

    高宏说:“愿闻其详。”

    刘疑说:“我原先乃山贼草寇,我与王彪乃故交,必然知道其弱点。”

    高宏说:“为何先生不愿去说服王彪?”

    刘疑说:“我知其缺点,为何自投罗网?”

    高宏说:“既如此,就按先生的办。”高宏虽然这么说,心里却不服,要是一步走错,就会损失实力,还要在乱世生存呀。

    王彪觉着高宏没有动静,就去查看,高宏退了十里地,在十里地外扎营。
………………………………

第二十四回 假途灭虢之计

    王彪的分析很怪异,自以为是。一会儿就在那里推理来推理去,把一些比如、假设、应该这样不明确的词加进去,很快得出一个结论:高宏粮草不足,缓缓而退,不能给他任何机会。再想想,还得再给那几个兄弟报仇,一定要去打!再想想,万一高宏又补充好粮草再回来怎么办,得让他们有去无回,必须要打!再想想,如果打下来黄巾军分功劳自己肯定有以一份,绝对得去打!想象力丰富的王彪经过自己脑海中的概括,没有去商议,自作主张。每当有人来询问,王彪都先把观点讲出来,再说:“我意已决,不必多言。”

    王彪正在休息,听见一名小卒来报告,说:“高宏又后退了五里地,很快推到徐州边境了。”

    王彪生气了,说:“给我更衣,点将台集合!”

    王彪率军出击,带领了一万轻骑追击。

    高宏正在帐中抱怨刘疑呢,忽然听见王彪追击的消息,心中大喜。刘疑笑了,说:“主公,前三里地有一山谷,可伏兵之。”

    高宏说:“就依刘疑之意!”

    王彪果然中计,兵败如山倒。高宏自觉机不可失,立刻组织军队攻城。刘疑说:“主公不必着急,疑自有擒王彪之法。”

    高宏说:“又有何计,请细细道来。”

    刘疑说:“传令下去,离沛国半里安营。”

    高宏又不明白,但是没有问。

    刘疑说:“只要见三只火把同时一起晃动三下,便击鼓敲锣吹号角,让王彪疲惫,连续两日。”

    王彪再一次中计,黄巾军不得安宁,黄巾军是农民,都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道理,但是这种办法让他们很不习惯。两天后,再听到鼓声,根本就不起来。奋勇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沛国,杀了王彪。刘疑再用奋勇军的将士扮作沛国救兵,向北边的鲁国求救,鲁国兵马去救援,被奋勇军伏击,并合力攻破鲁国。

    对不知计谋的黄巾军,一般谋臣略施小计就能让他们晕头转向,何况山贼出身的刘疑。

    高宏有一天在大帐里说:“我识一人,姓郭名嘉字奉孝,豫州颖川阳翟人,此次出征,须搬请奉孝。”

    张旭看着自己的部下丢了鲁国、沛国两国,非常的气恼,决定派出自己的强将王曼屯兵梁国对抗奋勇军,而让张硕来屯兵陈国,形成掎角之势。

    高宏看着张旭用了点小谋略就高兴了,自己也开始使用自己的本能――金钱贿赂法!高宏听刘疑说,王曼好财,买通他就能够顺利救援。

    而张硕是一位义士,忠诚于黄巾军。高宏的打算就是买通王曼,诬陷张硕谋反,顺利取得二国,孤立张旭。陈国比梁国近,得到陈国才是最主要的。

    高宏的金钱贿赂法非常管用,刘疑见到王曼后,献上了千两黄金,王曼直接动心了,决定诬陷张硕。

    张硕有勇有谋,看到高宏没有进攻,王曼没有阻拦,很奇怪。听到有人诬陷自己谋反,更奇怪了。张旭知道张硕比自己厉害,也不放心这样的传言。有一次,高宏借到梁国,打陈国的武平县,梁国和奋勇军的军队都到了,一位小校说:“张将军,我们的援军到了。”张硕却遇敌冷静,看到梁**队没有偷袭,便感觉不好,心中一个念头,中了高宏的假途灭虢之计,然后一想,说:“应该是假途灭陈。”

    张硕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弃了张旭率领五十余骑投奔在冀州的黄巾军张角了。

    高宏看一个人才跑了,很不甘心,还是按照原计划实施,攻破陈国,回军击败梁国,王曼想投降,被张飞一矛刺死。

    现在张旭的心底亮了,只剩下一个小小的颍川郡了,辛辛苦苦的四国全部被吞并,只有坚守的份了。

    高宏已经干出个功绩来了,其他州郡也都想沾沾光,陈留太守和司州几城管事的就坐收渔翁之利。可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那些管事的把几县给攻下后只剩一个许昌的时候,高宏又不费吹灰之力攻打下张旭的最后根据地,消灭豫州一带的黄巾军,这无疑是一个朝廷话语最多的话题。

    可是高宏打败颍川的黄巾军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颍川阳翟县寻找郭嘉。

    阳翟城比较小,城南能见城北门。找到一个郭府,高宏确认之后,肯定就是郭嘉的家。自己都没有想到郭嘉家这么豪华。

    “咚咚咚!”高宏敲门。
………………………………

第二十五回 阳翟对

    有一位下人开了门,说:“谁呀?”但是还没有说完,看见门外这些人的打扮,说:“您好,有什么吩咐。”

    高宏说:“我乃徐州刺史高宏高伯远也,闻汝家公子聪明能干,拜访也,烦劳通报。”

    下人说:“汝便是高宏高伯远?”然后鞠了个躬,摆出一副请的样子。

    高宏说:“正是。”

    高宏进去之后,才知道郭嘉的家有多富,怀疑郭嘉为什么没有变成一位花花公子。高宏走到大厅,坐在一个偏坐上,等待郭嘉。

    一会儿,大堂上走出一位英俊才子。身型消瘦,皮肤白皙、眉清目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潇洒的神气,而且个子高。二人对视一会儿,高宏说:“莫非郭嘉郭奉孝?”

    郭嘉说:“正是。”对视一会儿,郭嘉才想到,说:“徐州刺史、奋勇军头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小舍蓬荜生辉呀,不知伯远有何贵干?”

    高宏说:“天下有变,使宏觉得智才稍浅,手足无措。久闻先生乃当世奇才,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故而宏不远千里前来求计。蒙先生不弃,望先生不吝赐教。”

    郭嘉先笑了一阵,说:“今将军名纵四海,剿灭张旭,谁人不晓。嘉乃一白面书生,焉能与将军相比,反之,望将军教我调兵遣将之法,嘉望将军不吝赐教。”

    这才一会儿,高宏就被说的无言以对,说:“黄巾猖獗,十常侍把持朝政,徐州离此千里之遥,今虽立功,但欲取宏性命者比比皆是,为何先生不肯教我?”

    郭嘉说:“嘉年仅十四,怎能与先生并论?”

    高宏要是没郭嘉提醒,还真忘了郭嘉是207年才出生的。想了一会儿,说:“我知先生才学广泛,年少便知汉朝光景不长,当真不教宏?”

    郭嘉看高宏这么说,心里有些暖了,说:“当今之局,愿闻将军之略。”

    高宏想了一下,说:“自桓帝以来,宦官当道,国力日夜衰败,朝廷无信、失德,百姓尽造祸患。中原大地战乱连连,导致民不聊生,方有黄巾之乱。宏实不忍万民涂炭之苦,欲替天行道,还百姓一个和平的天下。只恨羽翼不丰,有心而无力回天矣。”

    郭嘉虽然才十四岁,但是身高和知识绝对不像十四岁,他听了高宏的话,有些激动,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方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七雄合为秦,楚汉纷争,并归与汉。黄巾起义,各州郡纷纷趁机而动,以抵御黄巾之谎而屯兵,朝廷暗弱,宦官当道,无力控制州郡。

    若灵帝驾崩,幼帝无知,朝廷比接手何进,何进乃无用之人,虽统领禁军大权而不能用,不足挂齿。何进也知道宦官之坏,必想方设法杀掉宦官,因少谋,必被十常侍所害!

    何进若死,禁军失统,汉朝休矣!”

    高宏说:“听君一席话,顿时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如先生之见,宏该如何处之?”

    郭嘉琢磨了一会儿,咽了一口唾沫,说:“现黄巾起义,将军破徐州四匪,救援青州北海,又在豫州扫灭张旭,功不可没,但甚不妥。听说张让与将军交好,必让将军去征讨北方张角。若天下乱,因将军战绩赫赫,则诸雄必群起而攻将军。奋勇军再骁勇善战,能与各州郡抗衡?倘若张让叫将军北击张角,去,然后计取庐江、九江二郡,先得荆州沃土,后图天下可取也。但要低调做人、做事,不能被人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