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还在这摆着呢?那于禁到底背叛了没有?那可是关乎全军上下,生死存亡的问题呀!
曹操的那意思,戏志才全明白。戏志才连忙接着说道:“此事分辨。说难也难。可说易却也容易。只要丞相派人传令于禁回营申辩。若是那于禁联合了刘备,他必然心中有愧,断不敢前来面见丞相送命。如此,丞相则可聚集兵马,堂而讨之,并于临阵解除于禁之兵权。那于禁所领之兵,皆食丞相之俸禄。丞相以正讨逆。那些兵丁定然不敢妄从。丞相也可轻易擒获于禁。反之,于禁若是没有勾结刘备,那于禁必定会急于向丞相申辩。而那时丞相以诚待他。将此事付于一笑。那于禁也必定会对丞相更加感恩戴德的。”曹操一听,高兴得说道:“好!正合吾意。”随后,曹操即派人到于禁哪里传令,让于禁回到大营解释斩杀官兵一事。而曹操的本队也开始准备部署应付刘备的骑兵,以及于禁有可能的背叛。
可是,曹操抱着万一的心态等候于禁的到来。可曹操却是左等于禁不来,右等于禁不到。就连传令之人,到现在那也是杳无音讯。曹操真是焦虑万分。难道于禁真的反了不成?其实于禁反倒是没反。只是于禁实在是忙乎的脱不开身。于禁此次尾随在夏侯敦的部队之后,负责的还是接应的工作。并拥有五万兵马的指挥权。于禁这个工作,说起来简单,可是真干起来,那麻烦却是一点也不小。于禁自打曹军在郝萌的内应下,破关以来。于禁就一直尾随在夏侯敦的部队后面,在夏侯敦的部队把刘备的部队击散后,进行追击刘备那些仓促应战的兵马的工作。虽然刘备这些兵马的攻击力不强。也没什么突出的大将指挥或率领。可是刘备这些部队的顽强,着实得让于禁惊叹。这就跟打不死的蟑螂一样。按理说,整个部队都被打散了,那些如同散沙一般的部队应该早就投降了。可他们到好,依然在各自为战,从没有放弃战斗而归顺的。最多也就是这些部队在于禁兵力不足的地方,集中兵力突围跑了。可然后他们就藏在暗中跟于禁游斗。
不过,这些地方虽然难缠,可那最多也就让于禁多费些手脚罢了。零散的小规模战斗,对于如今大势已成的整体战役来说,那实在是构不成威胁了。于禁原本也不过在做一些接应、清尾的工作而已。可是,天刚放亮的时候,于禁忽然接到夏侯敦所率的前部军队,遭到了刘备骑兵的突袭,而夏侯敦的部队,由于主将的生死不知,在没人率领之下,被敌军骑兵杀的大败。于禁闻报,当然不顾疲倦的率兵接应去了。可谁成想于禁和对方武将一照面,于禁根本就不是来人的敌手。于禁最大的长处是在训练士兵,指挥部队作战,有大将之风,至于他的武艺,猜这个时代还真的不择呢么突出!不过,于禁的武艺也不算是废材一根,在敌将的突袭之下,接个一两招,那还是能做到的。而于禁就利用这工夫,指挥手下把那人围住厮杀。
但是,如果,敌人只此一个的话。于禁这样处理,确实是一个稳到极点的好方略。可是,人家也不是傻子,那也是带着兵来的。狂野的骑兵突击,那可不是什么好消受得美事。这一回,就看出于禁的大将之材了。平原之上,无依无靠的步兵应对骑兵的冲击,那绝对是死路一条。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而那于禁则非常技巧的把大军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且战且退,纠缠对方前进的步伐,另一部分快速的后撤五里。与当道之上,扎下营盘,立好障碍,围栏,壕沟。让弓弩手做好射击的准备。随后才让负责断后、纠缠的部队,绕营寨而过,从后营入内。以密集的箭雨阻击对方的骑兵。让其不得不无奈退去。
在人数差不多相同的时候,步兵迎战骑兵,不仅没有被击溃,而且还把对方击退了,这就是于禁大将之风的表现!说实话,刘彬以前就很想得到于禁。在刘彬看来于禁的武艺虽然不突出,但是他的指挥才能,还有训练士卒的才能,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武将当中,也是数得着的!幽州军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才!可惜,于禁和刘彬一直都是失之交臂,于禁还是跑到了曹操的麾下!如果在这个时空中,曹军要评五子良将的话,没有了张辽这个原来的五子良将之首,于禁肯定可以独占鳌头的!不过很可惜,有了刘彬,一切都变得有点不可能了!
而曹操传令的时候,于禁正是在忙于指挥部队的时候。当时于禁接到曹操的命令,随口跟传令之人说道:“敌军势大,无法脱身。待敌军退却,我再与你面见丞相。”那传令之人眼见事情如此,也是无可奈何,只得等待于禁。可这些对于完全不了解实情的曹操来说,那时一点也不知道。 等待是一件令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尤其是曹操这种人物。此时,就连一旁的人,也不敢再打保票说于禁没有造反了。终于,曹操的耐心消耗殆尽了。不能再等了,再等就要延误军机,让刘备他们联合于禁占了先手了。必须尽快平定于禁的叛变,这样才能在没有内患的情况下,快速的平定刘备他们。
可是,就在曹操令箭都举起来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于禁回来了。曹操心神一松,随之又一紧的问道:“于禁带了多少的兵马回来?”
底下人回道:“禀丞相,于禁一兵一卒未带。乃是单人独骑回来的。”
曹操松了一口气,平稳得说道:“让他进来。”
于禁刚刚走进营帐,就问曹操怒问道:“于禁你可知罪?”于禁不卑不亢的说道:“属下只知杀敌,不知有罪。”曹操问道:“既如此,因何有士兵说你联合刘备,斩杀本部的官兵?”
于禁回道:“属下从来没有联合过什么刘备来斩杀我军官兵。属下只是在执行接应夏侯敦将军部队的时候,斩杀过几个祸害我兖州百姓的军中败类,以正我军规而已。这兖州的百姓,那可都是丞相的子民。岂可让他们祸害,败坏了丞相的声名。”
原来夏侯敦的部队,多是由白饶那些归降的虎狼之徒组成,本来这些人在曹操严酷的军法管制下,有所收敛。可是曹操在攻打徐州的时候,为了尽快的攻打下徐州而大开杀戒。这些人的血腥欲望也就又被点燃了。如今这些人在攻克关隘之后,也就管不住自己了。那些尾随夏侯敦在前面追杀刘备部队的兵马暂时还没时间想到此事,可那些拉在后面的就没这个顾忌了。烧杀摞掠等等事情,该怎么干,那就怎么干了。这就让尾随其后的于禁看不过眼了。在徐州,那是敌人的领地,又有曹操的命令,于禁也就睁一支眼,闭一支眼了。可如今这兖州却是自己部队的大本营,于禁也是兖州本土人,怎么能让这种局面再次发生呢?故此,于禁把那些不服从命令的,统统的按军规给杀了。这也是曹操部队的一贯作风。
曹操一听于禁这样说,曹操当时就明白了。可是曹操还是追问了一句道:“那本相传你,你因何迟迟不到?”于禁坦然说道:“敌军至,当拒敌为先。此等闲言碎语,如何瞒得了丞相,这又何须分辨?”曹操哈哈到笑道:“将军深知我心也。本相适才之言,皆为宽他人尔。将军能于混乱之中,率疲惫之军,御强敌,立坚垒。有不可动摇之节。虽古之名将,皆有所不及尔。”
曹操不愧是乱世枭雄。就这么轻轻的两句话,就把自己怀疑于禁的事情抛开了。显得曹操询问于禁,只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于禁的清白。而最后曹操对于禁的夸赞,更是让于禁对曹操感恩戴德。曹操虽然没有刘备那样的伶牙俐齿,可以让人不由自主的相信刘备,但是在收买人心上,曹操也是做得相当那个不错的!
不管怎么说,曹操又一次的危机,在于禁的努力下,曹操又成功的挺了过来。可曹操一缓过手来。刘备可就吃不消了。张绣的三万精骑虽然厉害,可是他在曹操步步为营的策略下并不能讨得了什么好去。而且张绣本来就是应刘备的邀请而来,是抱着吃上刘备的打算,自然也就没准备多少的粮草。此时张绣的军粮将尽。就算刘备说的再怎么好听。那也是不顶用的。毕竟空话是绝对不能用来当饭吃的。张绣在要官没官,要粮没粮的困境下,也只能选择撤退。毕竟张绣也没傻实在了。一点好处都没有,以三万的骑兵,与数倍于自己的曹***磕,那哪是正常人应该办的事情?
至于刘备的兵马,那就更不用说了。刘备三十多万的部队,那本来就是联合部队。关隘沦陷之时,刘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