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用?鲜卑等族的贸易基本上都是掌握在我们手中!他们拿着那么多的钱财,花不出去,不也等于是废物吗?”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继续说道:“相反的,鲜卑士兵拼杀战场者,必为族中之青壮,如若他们的青壮因此大量的伤亡,则他们的本族的实力必定元气大伤,他们今后的人口发展也会大受影响的。这样一来,只会便于咱们今后对他们的控制及融合。至于鲜卑部族借机劫掠咱们中原内地的忧虑,那更是不必考虑。董卓地处西凉,鲜卑各族出兵,自然从塞外草原进攻。何用通过咱们幽州这里?而董卓的实力庞大,如无咱们插手,焉能败在鲜卑部族之手?且,董卓与南匈奴关系莫逆,就算是董卓不敌,他也可以请南匈奴出兵抵制鲜卑部族。而南匈奴各部族,即使不看在董卓的交情面上,他们也不可能眼看着和他们同居草原之上的鲜卑部族发展壮大的。到时候,南匈奴和鲜卑部族之间也必然会牵扯出往日的纠纷,从而大动干戈。然,他们自相残杀之时,正是咱们从中获利之刻。如此,悬赏花红,对咱们百利而无一害。咱们何乐而不为之?”
这些话都是根据蔡邕担心的事情,进行反驳的,还不能表现出刘彬的自信心,接下来的话,才显现出了,刘彬的强悍自信心!刘彬说道:“呵呵!呵呵!再说了,就算是鲜卑各族做大了,那又怎么样?难道他们还能借着这个机会,恢复到擅石魁那个时代的鼎盛状态吗?肯定是不能的!能恢复到和连刚作为单于的时候,那个实力就已经不错了!可是就算那个时候的鲜卑又怎么样?当年本王带着五千铁骑,就击败了鲜卑的几十万大军。现在本王坐拥幽并两州,冀州也即将到入我手!麾下几十万大军,难道还会害怕他们吗?到时候还不是要被本王击败吗?所以说呀!岳父大人,你就放心吧!只要有本王在,鲜卑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是不会对我们大汉产生什么危害的!”
蔡邕真没想到,自己得到消息后,忧虑半天的事情,竟然被刘彬三言两语说没了。而且刘彬这思路也太深了,不仅消耗鲜卑部族的实力,竟然连南匈奴也算计进去了。整个就是抱着既然咱们中原动乱了,那也不能让塞外各民族安稳的发展了的想法。省得他们日后发展壮大了再找咱们中原的麻烦。蔡邕服了。彻底的服了。可是蔡邕服的高兴,服的痛快。他为自己有这么一个深谋远虑,意志坚定,不为自己言语所动摇的主公而高兴,为了有这么一个精明的女婿而骄傲。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这主公无忧矣。
………………………………
第一百二十章
再说了,主公也说得对,主公在刚起家的时候,凭着几千人就能够蔑视几十万鲜卑大军,蔑视还处在鼎盛时期的鲜卑,更不要说现在主公成为天下第一人,掌握着天下最多,也最精锐的部队,而鲜卑现在处于四分五裂,势力大为缩减的时期了!那就更不用说了!鲜卑根本就不足畏惧!
蔡邕高兴的哈哈大笑。忧心一去,蔡邕想起自己的老友寄居在自己这里多日了。以自己的老友的才干,辅佐自己的主公,那真是锦上添花了。蔡邕立马向刘彬进言道:“老夫昔日挚友孔文举来咱们这里多日了。以其之才,为官可育化一方之百姓。主公不可错过。”孔融来到幽州的消息,刘彬早就知道了!不过孔融到来以后,没有到王府拜会自己,也没有到州牧府,和幽州的官员说明来意。只是找到蔡邕他们这几个大儒,以老友的身份做客幽州!刘彬猜出他现在还正在观望,所以刘彬也乐得装作不知道他已经到了幽州!也没有让幽州的官员宣扬这件事情!
刘彬等的就是让孔融自己受不了了,主动投靠自己,或者说让他的一些老友,向自己举荐他!现在蔡邕的话,正和刘彬的心意,于是刘彬就笑着说道:“呵呵!孔文举的大名,本王也是如雷贯耳的!既然他到了我们幽州,岳父又亲自举荐他,那肯定是不会错的!那好!本王就和岳父大人一起去拜会一下他!”蔡邕看到刘彬这么看重自己的话,于是就兴致冲冲的拉着刘彬去拜会孔融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到了孔融那里,孔融也十分的高兴刘彬能亲自的来请自己出山。这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孔融自从来到幽州,看到幽州的繁荣,对刘彬也是很感兴趣,也是有意投靠刘彬的!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既然刘彬现在亲自上门了,那就更妙了!在这种你情我愿的氛围之下,双方是相谈甚欢。谈话中,刘彬问孔融为政之道,以试孔融之才。
孔融答的也十分的巧妙。孔融说道:“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现今晋王殿下这里,严明法度,使百姓知其有所为,有所不为。又办报纸,言明善恶美丑,是非功过,使其知应所为,应所不为。此以乃是为政之道之所极。远胜属下当初以德治理的境界。主公又何必再来问我。”孔融既然已经打算留在幽州了,自然是要拜刘彬为主公,说的话自然也要客气三分了!
刘彬听的是心里美。而且对孔融今后的治理能力也有所放心。最少这孔融绝对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愚人,他对自己的政策明白得很。甚至都快比自己更明白了。要是当初孔融更懂些军事的话,北海也不至于被管亥占领了可是没想到刘彬正想着管亥的时候,孔融也提起管亥来了。
孔融向刘彬进言道:“主公。昔日融失北海,有负先皇守疆之责。然,融观管亥其人,绝非顽劣不堪之徒。其心中尚存大义,有是非黑白之明。只是生活无所依,这才聚众生事。从其破城之后,遵守言诺,不伤百姓分毫。其人还是可堪教化的。属下愿意为主公赶赴北海,劝其归降。还望主公恩准。”
孔融这话,真把刘彬说愣了。本来刘彬打算在消灭了袁绍以后,占领了冀州,然后再找一个利用。进攻青州,到时候,和管亥的部队假装打一场,然后就把管亥的部队收编了,重新回归幽州的统治,这样幽州也可以有理由染指青州了!可是,这从孔融的嘴里说出来就令人奇怪了。这孔融就不恨管亥夺了他的北海么?还是说这孔融从中看出了些什么?想要试探自己,得出虚实!
想到这些。刘彬试探着问道:“先生何出此言?难道先生忘了管亥的夺城之恨不成?且先生又是如何断定管亥的为人的?”孔融笑道:“斯逢乱世,融不识军务。虽北海富有,民风淳朴。总是他人口中之肉,若如羊行狼群,总为他人所惦记。融忧心此事,决非一日。总恐城池易主之日,百姓受贼人所扰。亡于战火,无法安居乐业。融无计可施,只有纵情于美酒,以逃避此忧虑。然,北海易主之时,百姓安然无事,融为此雀跃不止,又何恨之有?且管亥能护得北海一方之民不殃及战火。融不仅不恨他,尚要感谢于他。至于管亥为人。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融在北海易主之后,颇受管亥的礼遇,于其相处多日。融焉有不知的道理。融以性命担保。只要主公肯招安管亥,管亥必然欣然而降。对主公忠诚不二。”
刘彬一听,心里不由得笑了起来!看来孔融没有看出管亥和幽州有什么关系!他确实是一个君子!不过这到不用你用性命担保了,只要幽州招安,管亥肯定得降啊。这管亥可一直就是自己这边的人马呀。不过,这事还不能让孔融知道了。刘彬只能忍住笑意,装着大受感动的样子,对孔融说道:“先生一心为民,为国。不顾自身安危。本王受教了。先生之美意,本王不敢拒。唯请先生以国事为重,珍惜贵体。等到忙完这一阵子,本王铲除了袁绍这个乱臣贼以后,让本王遣人护送先生同去。以策先生安全。还望先生不要推辞。”
刘彬心想:让孔融去招安管亥也不错。最少什么人也不可能从这里想到管亥和自己的关系了。上一次在公孙度进攻幽州的时候,幽州陷入危局,自己就轻而易举的招安了黄巾军出身的张燕!如果现在再有自己招安了管亥,那么天下的诸侯就会起疑心,怀疑自己与这些黄金旧部有关连的!现在有了孔融这一层关系,就可以掩人耳目,让人减少对自己的怀疑了!虽然就算是被天下诸侯知道了自己和黄巾军的关系,他们也奈何不了自己,但是对自己的名声,毕竟会有影响的!只是在孔融招安管亥的时候,需要叫人跟着点孔融,到时候知会管亥一下别露了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