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吉思汗青梅竹马的女人被敌人抢走了,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怀了别人的孩子,她大着肚子的模样吓坏了铁木真。
而铁木真报复她的办法则是把她关到了笼子里……
她现在也被关在了笼子里,分不清白天黑夜,也没有蜡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身边没人任何人,她想起那天那个满身臭味一口黄牙的胡人,他掳走了香菱。
香菱却是大喊大叫她不是镇南王的女儿,于是那个人又折返,将她抓了起来,说是要将她献给老汗王。
柔然王的年纪足够当她的爷爷,她想要自尽,却是找不到自己的匕首。
她被关了好久,没有东西吃,饿到想要把自己的手给吃了。
她被饿晕了,迷迷糊糊之间,有人给她喝稀粥,她没力气睁开眼睛,却知道吃东西。
她太饿了。
帐篷里,秦王看着莺歌和燕舞伺候昏迷中的顾解舞吃粥,比打了打胜仗还激动。
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烧得不成样子了,大夫看了只说听天由命。
刚开始的时候别说稀粥,就是连药都喝不下。
今早莺歌说她能吃下稀粥,他都不敢相信,这亲眼看见了,才相信。
燕舞扶着顾解舞,莺歌喂。
燕舞便是对秦王说道:“王爷还不信,昨日小姐便能喝下去米汤,大夫都说,只要能吃下去药和食物,总会醒过来,总会好的。”
秦王很是高兴,笑着对身边的军医说:“本王还有好些高丽人参,拿来煮汤给她服下可好?”
他便是觉得,这越好的东西下去,她就能恢复得越快,之前见她还是活泼可爱的模样,现在见她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无法言语,他的心都快跟着碎了。
镇南王也在场,也是满脸希冀的看着军医,他的女儿福大命大,捡回了一条命。
昨日他收到了王妃的家书,在其中给他告罪,说是弄丢了顾解舞云云,自知有罪,等战事完结,便是等候他的处置。
其中真假他已然不想去争辩,好在顾解舞安然无恙,以后的事情便是以后再说。
军医着急的摇头:“不可不可,四小姐是连续几日颗粒未尽又感染了风寒,这才虚脱晕厥,本不是什么大病,若是人参这等大补之物下去,却怕是会让四小姐的身体虚不受补,于病无益。
只要能够吃下去米汤或是稀粥,再用温和药物调补,慢慢来才好。
等四小姐恢复到有*成,那再用人参不迟。”
秦王对病没什么研究,只说:“那四小姐的病就全由你看顾着。”他本想再说几句狠话,让他好生照料,却又怕把他的胆子吓破了,给顾解舞乱开虎狼之药,她年纪还小,伤了根本便是不好了。
想着,便是给顾解舞拉了一下被子。
镇南王瞧着,眼睛都快看傻了,这王爷也忒……
秦王是如何待顾解舞的,便是没有有心人,大家还是知道了。
那几个想要借顾解舞拍镇南王马屁的人,也都纷纷歇下了心思,当做那件事没发生。
和秦王争女人,他们这是有几个脑袋?
跟不说经此一战,秦王愈发的声名在外,至于是什么名声,那便是大家自由在心里想想。
汉人畏惧胡人的凶残,而胡人却是畏惧秦王的残忍。
战事接近无声,所向披靡的大周军队从玉门关外一直杀到了天山外,秦王违背朝廷主和派的想法,完全没有议和的意思。
而是给各军下了命令,杀无赦。
秦王的战略很简单,杀光他们,以后凉州就太平了。(。)
………………………………
第三十五章 宫内
镇南王虽不赞同,可也没打算阻止,甚至还在皇上面前帮秦王打掩护。
对于御史台的责问,只是说是夷狄柔然两部是如何的奋死抵抗,战况艰难,我军不得不杀之。
秦王殿下之所以行非常之事,只是因为凉州战事情况非常。
眼见得胜券在握,镇南王更是立下军令状,说是秦王一战蛮夷之后,可保大周北境百年安稳。
秦王虽然是皇帝的儿子,却是受到了诸皇子的忌惮,加上母亲瑾妃并不受宠,所以环绕在皇帝耳边的关于秦王的话大多数是贬斥之词。
太子说他心狠手辣,为人狷介,又是手握重兵,将来必成忧患。
荣亲王说他狂傲自大,不听朝臣进言,对夷狄两部赶尽杀绝,杀戮之心太重。
顺王说他性格孤僻,仗着天高皇帝远便是在边城肆意而为,引得天下儒生们口诛笔伐,有损皇室威严。
唯有秦王之下的忠王,说秦王兄虽是亲王,却是将者,自古就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说法。
凉州那边到底个什么情况,朝廷之内的人根本不知道,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且胡人滋扰大周边境多年,这一回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自然也是要严加打击的。
若是皇上相信朝臣们的言论,干脆罢了秦王兄的职务,让朝臣们打仗去。
忠王为庆妃独子,庆妃和瑾妃都是不受宠的妃子,且都独得一子,便是一直守望相扶的。
忠王性格忠厚,长相白胖。今年不过十八岁,上有皇后的太子、宸妃的荣亲王、李贵妃的顺王压着,性子便是越发的内向起来,和自己父亲说话都是小心翼翼忐忑不安,生怕出错的。
皇帝有了许多优秀的儿子,虽然不喜欢忠王的性子,但是他最明白,忠王不会说谎话,借他十个雄心豹子胆他也不敢在圣驾面前说谎。
皇帝虽然儿子多,可是现在成年长成的,只有太子、荣亲王、顺王、秦王、忠王而已。
皇帝一听,也着实是这个理,他年轻时候也是上过战场的,知道打仗不是儿戏,更是听不得别人置喙,这军事上的千变万化,全看将领如何带兵。
他是老了,竟然被朝臣们忽悠的竟是要成昏君了。
他信不过镇南王,这才让自己的儿子去了凉州,怎么现在镇南王都说秦王没错,他反倒疑心起自己的儿子来了。
秦王纵然有过失之处,但是他到底还年轻,又是第一回领兵打仗,自然是想着一定要赢,别丢人才是,否则怎么统领凉州十万大军。
现在他赢得漂亮,他却是疑心起他来,是他这个做父亲的不是。
便是对自己几个儿子说道:“忠王说的不错,你们几个也是被大臣们给哄骗了,秦王在前线受累打仗,用命在守卫我大周疆土,而那些只会读死书的朝臣们竟然是说他太过残忍。
莫非撤回凉州大军,让夷狄在朕的国土上肆虐,烧杀抢掠,那就不残忍了。
比起秦王的功劳,他的过失简直不值一提。
以后你们都多多动脑子,别别人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到底是经历得太少。”
最后一句,明显是对太子说的。
荣亲王和顺王具是低下头,眼神莫测。
他们三个便是大周朝最尊贵的三位皇子,不说朝廷里边儿支持太子的势力,就是荣亲王和顺王,那也是有支持者的。
起初是太子忌惮秦王,加上秦王却是做的太过了一些,让他的底下人抓住了把柄,他也生了整治秦王的意思,那些三五稀疏的言论,才会一时间蜂拥而出。
让太子没料到的是,秦王的人员那么差,荣亲王和顺王也上来落井下石。
现在倒好,偷鸡不成蚀把米,太子觉得自己做的本来天衣无缝,若不是那两个人画蛇添足的话。
现在挨了皇上的训斥,太子便是把罪过都算到了荣亲王和顺王身上。
从乾清宫出来之后,太子便是没好脸色的对荣亲王说:“你以为算计好了就能捡漏,眼下如何?哼!”
太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拂袖而去。
顺王在后跟了上来,对荣亲王说道:“二哥您别跟他一般见识,都是一个皇子,他偏觉得自己不同。”
太子是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名正言顺。
而荣亲王的母亲,却是后宫鼎鼎大名的宸妃。
原是永乐大长公主的孙女,和皇上自幼青梅竹马,若不是后来先朝懿德太子坏了事,皇上不得不另选豪门之女联姻,只怕皇上的嫡妻,便是如今的宸妃了。
虽然皇上登极之后将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册立为了宸妃,却也没能洗清宸妃失去了皇后之位的怨恨。
之后宸妃却是比皇后后生下皇子,便是让宸妃越发的不甘心起来。
荣亲王自幼受尽父母宠爱,打小也明白母妃心中的遗憾,便是从小就和太子不对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