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面色没什么变化,可心里是不大高兴的。
玉清公主是恃宠而骄了。
笑道:“一家人就无需这繁文缛节了,你精神头不大好,可是未歇息好?”
这话两面三刀,在场的哪一个都比玉清公主起得早,若是玉清公主都没休息好,那谁还休息好了。
玉清公主恬淡的一笑:“多谢皇兄关心。”
语毕,就站到右侧首位去了,先帝的公主皇姑们多已逝去。她敢自称内命妇之首,谁敢与她争。
驸马见状,便是朝那边过去了,立于公主身后。
见妻子露出疲乏之态。朝她走进了一些,将她扶着。
玉清公主将力道往丈夫身上放了些,顿时觉得脚下轻松不少。
秦王见状多想了一下,莞尔一笑。
这玉清公主,好在是没有亲身的兄弟,且自幼和太子荣亲王等不大亲近。所以说也不用担心她背后作何盘算。
至于玉真公主和她的驸马,则是掐着点儿过来的。
到了宫门不到一刻钟,便看见内务府身穿红色的领路太监出来,皇上祭祀完太庙,即刻就要从神武门出来。
这会儿已经到了神道上。
众人挺身屏息,跪在了冰冷的青石板地上跪迎。
玉真公主就站在玉清公主的身后,把长姐驸马的作为一丝不落的收进眼底,让她忍不住的嫉妒。
她怎么就这么好命?
父皇长女,母亲是九嫔之首,得太后喜爱,凤台选婿,驸马是出生簪缨之家探花郎,品行高雅,婚后更是夫妻琴瑟和鸣,不到一年又是一举得男,蒙父皇喜爱,出生便是受封晋宁君。
一身如此顺遂,生作女儿身一世如此,便是不枉了。
玉真公主眼角的余光看向自己的驸马。
他,不过是为了家族,才求娶了自己。
表面上看起来,她和玉清公主是相差无几的,可这其中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已。
身后一干的内外命妇,或许此时正在拿她们两个做对比也不一定。
耳边是挥之不去的阴霾——你看,玉清公主和驸马的感情真好!
……不过听说玉真公主的驸马性子冷淡,还真是呢!
明黄色的銮舆从敞开的朱红色大门里走出来,威严浩大。
在宫门处,皇上照例下了銮驾,下来同太子说几句话,看看人到齐了没有。
还没来得及同儿子们说话,便是一眼看见了虚弱到需要驸马搀扶的玉清公主。
为人父母,皇帝问话说::“玉清你今日看起来特别的劳累?可是起的太早?”
太子嘴角抽了抽,贱人就是矫情!
玉清公主面色绯红,也不说话。
驸马名欧阳晨,这会儿代妻子回禀说:“回禀父皇,公主这是有喜了,所以才会显得如此劳累!”
皇帝一听,龙颜大悦:“那你还来这么站着,怎么不事先回禀?”
玉清公主这才说道:“才一个月,是觉得身子不舒服让太医瞧才知晓的,这还是昨晚上的事,所以没来得及回禀。”
皇帝又想起玉清公主怀晋宁君时也是一个月就害喜,吐得襄嫔去了坤宁宫请旨,求皇后让寿药房御医看诊。
只怕这一个,也是如此。
因此关爱的看着玉清公主,让驸马陪她回公主府歇息,就不要车马劳顿。
笑言说,等皇子们打了猎物,让他们送她府上,给她做烤肉吃。
玉清公主和驸马谢恩,是不打算去围场了。
可能是玉真公主的眼神太直接,玉清公主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看,和玉真公主撞个正脸。
总之,不是什么好脸色就对了。
玉清公主回过神来,对了。
玉真和她差不多成亲,可她现如今还是……
无意识的看向玉真公主的驸马,他却是一副漠然的态度。
秦王见姐妹二人暗流,心下一片清明,才想起。
玉清公主的生母襄嫔好似收养了一个皇子,听说是宫女生的。
十皇子。
秦王看向了自己身后的一排。
一眼看不完的,这些,全部都和他一样,是皇帝的儿子。
十皇子站立其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显山不露水。
对于玉清公主这个姐姐的喜事,看不出一丝半点的高兴。(未完待续。)
ps: 那啥,想码字了!
断更还有推荐?我愧疚!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旌旆连围合(三)
宫里面一直在传,襄嫔自己生不出儿子,才抢了人家的儿子来养。( 小说阅读最佳体验尽在【】)
那时候秦王还小,并不明白这个传言存在的意义。
这时候想起来,襄嫔若是有那个本事,也不会时至今日,还只是身居嫔位。
襄,助也。
这是皇上给她的封号。
能养大长公主的女人,岂会栽在这一点上。
从最差的情况来说,就算是太子恨毒了玉清公主,将来继位无论如何不待见她,都不会拿她开刀。
还要好好的恩宠于她,让她一世富贵,高枕无忧。
不凭什么,就凭她是大行皇帝的长公主,大行皇帝最宠爱的长公主。
先君所爱者尔不敬,便是不孝。
朝臣不会容忍一个不孝的皇帝。
或者说,朝臣们不会允许新帝拿先帝的人开刀,如果第一个是长公主,那之后,岂不是他们这些先帝的旧臣。
所以说,到时候太子登基,就算是为了安抚人心,也会厚待玉清公主的。
看看历朝历代,哪一个拿公主开刀的人,有好结果了。
至于皇子之间的争斗,那又是另外一番考量了。
镇南王作为藩王,也在陪驾之侧,只是因为身份特殊,既不算宗亲也不在普通官员之列,所以直接跟随某些官员,在城门外等候。
顾承骑马立于镇南王身后,他们身后的马车坐着顾解舞。
而对面,是从旁人看来有些冤家路窄的延平王府。
从顾解舞的心理上来说,没打算和秦王妃过不去的想法。
可莫名的,不止她身边的荣华和春梅,连秦王都觉得她有时候耍性子是因为秦王妃。
她很想解释:这个真没有!
两位藩王相互见礼,均未下马,只在马上拱手互道寒暄。
待皇帝的銮舆出城,已经是巳时。
到围场差不多是午时,好在宫里御厨房都是提前两天都去围场准备,所以今日到了围场。就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殊不知,这会儿多少人饿的胃里只剩下胃酸了。
都是半夜起的,那会子能吃下什么东西。
这会儿都饿的前胸贴后背。
皇上也是这么经历过来的,年少也觉得苦。
如今看着儿子们受这样的罪。倒是另一番想法。
天潢贵胄,偶尔饿一两顿,没什么伤害。
至于妃嫔们的马车里,都是备着茶点的。
秦王妃在马车里也正吃着双皮奶,这是福建那边的名点。前些日子延平王听闻她吃不惯北方菜,特特的送来了几个厨子。
柏惜若自然是感动得眼泪哗哗的,可秦王当时听了就把大嬷嬷指了过去,让她好生教教王妃规矩。
大嬷嬷不待见王妃,这事儿明白人都明白。
可这奴才教主子这种事情,她做起来还是有些心虚,纵使是王爷的意思。
大嬷嬷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见柏惜若一碗双皮奶都吃了一半,说道:“主子怕是少用些,待会儿围场那边为了应景儿,做的想必都是烤炙的菜肴。这奶味和烤肉相冲,若是再御前失仪就不好了。”
柏惜若连忙放下:“谢大嬷嬷提醒。”
惠嬷嬷在一旁看了十分不悦,这分明就是磋磨她们家王妃,她们家王妃又不爱吃烤肉,岂不是要一直饿肚子。
赶紧的又把糕点送过去,劝她再用些。
大嬷嬷瞧了一眼,酒酿米分圆。
这东西不克化,的确管饱。
见惠嬷嬷的脸色不好,她也不再言语。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总要她吃回亏。才晓得规矩是为了她好。
一路匆匆。
总算是赶在午时前到了围场。
说是围场,应该是几座山被圈了起来才恰当。
而这时京城里,一些官员和家眷才出发。
皇上难得离开紫禁城,这时候心情正好。今日天气也好,微风习习。
吩咐御厨房在草地上摆宴,不多时,场地就安排布置好了。
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