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罗团长等登上柳林镇东面杜家塬高地时,柳林镇的四周就像作战模型一样,展现在他们面前:西面是杜家沟,正对着柳林镇的西街碉堡;东南面是杨家坪和杜家塬两个村庄,东面是张家沟,这三个村庄离柳林镇的玉皇顶上的高文贡部队6号哨所比较近;北面有青龙城隔着柳林镇和离石县城中间。
“各个分割,围而歼之。”罗团长与大家研究后,做出了最后作战方针。具体部署为:3营经杜家湾攻击,以10连攻占柳林镇西街口碉堡,9连占领1号哨所,11连攻占2号和3号哨所;1营经杨家坪、杜家塬、张家沟,由东南向西北、由东向西攻击,以1连攻点玉皇顶的6号哨所,3连向柳林镇东街口进攻,直捣高文英指挥部,2连进入青龙城东,向离石方向警戒;2营尾1营后前进,到杜家塬后由南向北攻击,5连攻占4号哨所,6连攻占5号哨所,7连为团预备队,位于团指挥部附近,团指挥部设杜家塬以东高地。战斗打响时间定为9月4日23时。
天黑下来了。暴雨劈面横扫过来,风把远处的电线刮得格格的响。勇敢的八路军战士没有被这突变的气候而停止进攻柳林的计划,715团按原定时间进入进攻出地。
总攻开始了,9连8班战士先以手榴弹掩护搭梯登碉堡,伪军哪里能料到,夜深雨急的当口,还有八路军攻击的事生,1号哨所的伪军三下五除二,一下就被解决了,9连8班继而协助11连攻占了2号哨所。
3号哨所的伪军怕被八路军围歼了,就撤退到柳林镇村内,指挥官高文英率残部企图向东突围,与堵击的3连打了个正着。很快,被堵了回去。
雨还在下,5连攻打5号哨所迟迟没有胜利的消息传出。原来,这里有母碉堡,火力很猛,5连一时拿不下来。
战斗到了5日拂晓,团指挥部根据5连提供的方位,命令迫击炮和平射炮向5号哨所的母碉堡开火。一炮一个准,碉堡顿时飞上了天。7连3排随即从伪军认为不能攀登的地方挖踏脚孔登上碉堡,伪军见大势已去,一个一个举起双手缴械投降了。
此时,西街口打得也紧。虽然街口的碉堡已被4连攻占,但玉皇顶上的6号哨所里的高文英残部负隅顽抗,进攻的八路军又没有带云梯,多次冲击都没能攻上去。俘虏高文英在八路军的教育下,向坚守在玉皇顶上的手下喊话,最后,270名伪军全部缴械投降。
从玉皇顶上走下来的队伍中,还有一位举着双手的伪军支队长陆彦龙……
{本章节选自《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本在2008年度入选全国〃万村图〃工程;定向支援甘肃省农村店建设~~~谢谢您的喜欢}
{。如果您不是在17k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17k原创,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
第九章 葫芦河畔(5)
5离石之战
当715团打下柳林镇时,358旅8团也渡过了黄河,直插柳林以北,于9月5日晚进至交口、梁家会,准备攻击离石县城。
离石县城是日、伪、顽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特务活动的中心据点之一,1945年初,日军曾与阎锡山暗中勾结,企图将离石移交给阎锡山部队驻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阎锡山便把伪铁血团和伪警备队收为自己的部队,改名为“晋西北挺进纵队”和“离石爱乡团”,换汤不换药地继续盘踞在离石,其兵力有1000多人之众。
离石南北有两座山,北山叫凤山,南山叫卧牛坳。日军撤走后,晋西北挺进纵队派出第5连守凤山,离石爱乡团派出第12连守卧牛坳。他们想以此作为离石的屏障。其余主力全部驻守在城内。
8团一到交口、梁家会,就与当地的游击队取得联系,弄清了离石的配备情况。团长唐金龙、政委徐仁芥决定,先攻占离石城外的凤山和卧牛坳,以此控制全城,尔后再登城歼灭城内守军。团长机关作了严密的战斗部署:1营攻占凤山阵地,歼灭第5连后,迅向城垣接近,准备从城东北角登城;2营攻占卧牛坳阵地,歼灭第12连后向城垣接近,准备从东南角竖梯登城;3营为预备队,在王家坡、西岩底以西高地,等候应急任务;团指挥部移至王家坡以北高地。
1945年9月6日21时,8团官兵向离石开进。
9月7日3时,1营、2营先后进入进攻出地线。4时许,2营4连官兵由南向北对卧牛坳的第12连起攻击,当4连接近外壕时,天已破晓,团炮兵随即开始射击,掩护步兵冲击。4连在炮火支援下,迅向碉堡起冲锋,战士刘树桐冲锋时,身体多处负伤,后面的战士又尚未跟上,他咬紧牙关,坚持战斗,第12连一名伪军投过来1枚手榴弹,他迅捡起来扔开,伪军又投过来一枚手榴弹,他又迅捡起来扔开,如此反复多次,后面的战士冲上来了,刘树桐因体力透支过多,光荣牺牲。经过2小时的激战,卧牛坳的第12连一半被歼,一半逃回离石城内去,阵地牢牢地控制在4连官兵手上了。
2营4连在卧牛坳打得激烈时分,1营正在进攻凤山。向凤山打头阵的是1营3连,1连和2连为二梯队。当3连隐蔽接近第5连碉堡前的第一道外壕铁丝网时,天已微亮,现此处难以靠上碉堡。营长王永民当即命令3连监视第5连,相机作战。1连、2连接到从东北侧向第5连起攻击的命令后,在炮火的支援下,向碉堡冲去。
凤山山上的第5连腹背受击,顾得了腹部却顾不了背处,1连和2连起冲击的同时,3连趁机迅向伪军起冲击,接连通过两道外壕,冲入第5连的碉堡,迫使伪军缴械投降……
到8时,战斗告一段落,凤山和卧牛坳两处阵地被八路军掌管,8团对离石城形成了包围之势。团指挥部决定晚21时攻城。
离石城城墙有10米高,城墙四周还有10多个暗堡,墙外还有堑壕、铁丝网,布防十分严密。
是日傍晚,大雨滂沱,道路泥泞,部队行动稍许缓慢,担任城东北角竖梯登城的1营还未到位,3营9连从城北攻城钳制伪军起了攻击,接着,2营在城东南选择突破点登城时,被伪军现并集中火力抗击,七八名战士搬一把十三四米长的梯,好不容易架到城墙上,被伪军一下就炸断了,登上梯的战士,重重地摔下来。
战斗一直进行到拂晓,攻城没有一点进展。唐金龙团长命令部队稍向后撤,准备以炮火掩护,继续攻城。
9月8日8时,部队在唐金龙团长的运作下,部署成“强攻、钳制、配合”作战队形,即:以1营从东北角强攻,2营在南面以火力援助,钳制敌人,配合攻城,3营仍为预备队,旅部加强给8团的山炮连配备凤山底的南大庙附近。
战斗就这样开始了。山炮连以炮火开路,掩护1营抵进到离石城墙下。1营命3连为主攻连,他们在炮火的支援下,连续竖起3次梯都被敌人炸断,登梯官兵或摔下,或中弹,结果,3连官兵全部牺牲。此时,1连官兵奋勇接替3连,顶上去攻城,再次竖梯登城,结果也一样,伤亡极大。尽管炮火将东北角的工事摧毁了,但未能全部压制住伪军火力。1连官兵和随后赶来的3营9连官兵一起,英勇顽强,再次竖起了梯,终因梯笨重,运动不便,伪军增多,城墙还是未能攻破。
硬拼不是办法。唐金龙团长决定,暂停攻城,收兵休息,修订战法战术,再作攻城打算。说是收兵,唐团长还是派出了少数分队和侦察员,接近城墙袭扰,消耗疲惫伪军。
9月9日,部队扎扎实实休息了一天,而团长机关却在检讨两次攻城没成功的原因。原因很快找到了:过去打的敌人是在在运动中消灭的,现在打击的敌人却是在有坚固城墙防守,而且兵力对比还是一比一的。
“对竖梯登城组织和火力组织进行改进,”唐金龙团长在检讨会上最后说。随即,唐团长再次带营连干部到现场勘察地形,根据地形改变了主攻方向,决定由城西北角方向强攻,以3营7连、8连为主攻连,9连为二梯队;1营仍由城东北角竖梯登城,2营由东南角登城;2营4连及旅青年连把守马茂庄附近,向中阳警戒,并截击可能逃窜的伪军。战斗统一号令,时间选择在10日凌晨1时攻击。
部署完毕,唐团长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