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演义(缩写版)-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湖苏区与红3军血肉相连,此时却丢掉了根据地。由此导致红3军伤病员安置、物资供应和人员补给等方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处境险象环生。贺龙率领红3军艰苦奋战,利用京山地区湖泊水网的有利地形,采取“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和“只打虚,不打实,要打必胜,不胜不打”的作战原则,机动灵活地指挥部队,神出鬼没地打击国民党军队,粉碎了徐源泉歼灭红3军的企图,保存了红军基本力量。

    本。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

第二章 乌云密布(3)

    3挥戈酣战

    夏曦执行“左”倾路线的错误,导致了反“围剿”的失败,洪湖根据地全部落入敌人之手。

    此时,红3军由原来的3万多人,只剩下了1万余人。红军广大指战员见此情景,个个义愤填膺,人人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打回洪湖去。然而,夏曦既对在洪湖苏区坚持斗争失去了信心,又怕承担丢失苏区的责任。

    不敢走,也不敢留,成了夏曦的心病。他只能带领红3军在大洪山一带往返游荡。

    野鸡有个山头,白鹤有个滩头,红军怎能没有根据地?1932年10月下旬,中央分局在湖北随县王店召开会议,讨论部队行动方向。贺龙在会上说:“部队总不能老四处游荡,总要有一个地方可以停下来歇一歇、换口气,休整休整。”于是,贺龙主张重整旗鼓,起对敌人的进攻,恢复洪湖苏区,并重新组织湘鄂边特委,带一部分部队恢复湘鄂边苏区。

    贺龙的主张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支持,但家长制作风严重的夏曦根本听不进大家的意见,来了一个釜底抽薪,大手一挥,武断地下令:“去豫西南方向,与红4方面军会合。”

    外有强敌围困,内有错误路线当道。红3军又因夜以继日地行军作战,体力、弹药消耗很大。以这样的疲惫之师,进行长途远征,无疑于雪上加霜。1932年11月初,红3军从随县越桐柏山进入河南。国民党正规军不停地追拦截堵,当地反动武装不断袭扰,给红3军造成了极大困难。红3军各部队只得交替掩护,边打边走。时值冬季,部队缺衣少被,给养匮乏,白天得不到休息,夜间难于睡眠,在与敌人激战中又不断遭受损失,减员甚多。进入伏牛山区以后,每日以百里度行军,仍摆脱不掉敌人。尾追不舍的敌人是马英才旅。

    到了西峡口附近,贺龙把贺炳炎叫来说:“非设法打个胜仗不可,你带1个团埋伏在觉春附近的山口上,打敌人的伏击。”

    贺炳炎受命而去,在临近西峡口布下了一个口袋。

    马英才旅的士兵大摇大摆地追来了。突然,西峡口山上的伏兵势如破竹地杀将出来,打得马英才旅一个措手不及,前面的红军部队又掉过头来夹攻,400多名敌人就这样死于非命。

    敌人遭到红军的猛烈攻击后,被迫停止追击。红3军进至陕南,贺龙得知武关及其附近有敌军1个旅,周围还有两个旅,便对参谋长唐赤英和红9师参谋长王炳南说:“我看要打武关。这是一个考验,一定要打胜。不打胜仗,我们没法走。”

    贺龙亲自进行了战斗动员,红军一鼓作气攻下武关,歼敌1个营。

    武关战斗后,贺龙从俘虏口供中得知,红4方面军已放弃鄂豫皖根据地,向川陕方向转移;据敌军留下的报纸消息证实,红4方面军确实转移了。于是,贺龙再次向夏曦提出恢复湘鄂边的建议。这时,与红4方面军会合无望,夏曦才不得不采纳贺龙的意见,决定返回鹤峰、桑植。

    12月15日,红3军从武关附近折而向南,由洵阳、安康之间渡过汉水,经神河街、牛头店,进入万县地区的巫溪县,准备翻过大巴山进入四川。巫溪守敌黄涛闻讯,立即派保安队长史焕章率300人在母猪峡隘口阻击。

    母猪峡,又名“一线天”,峡高300米,长1公里,宽不到3米,地势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黄涛心想:“如此要隘天险,我重兵把手,阻止红军入川理所当然。”黄涛部署完毕,就忙官场上的事去了。

    贺龙得知敌情后,命令先头部队的雷连长于当天傍晚率一连战士,从侧翼隐蔽上山,除掉隘口山上的敌军岗楼。雷连长受命后,立即组织战士抵近岗楼,神不知鬼不觉地拔掉了哨兵,一脚踹开楼门,勇猛地冲进屋去,大声喝道:“不许动,举起手来,我们是贺龙领导的红军”

    保安队长史焕章正倒在床上吸鸦片过烟瘾,突然听到“贺龙”两字,顿时惊惶失措,忙从床上爬起来,一面支吾其词,一面暗中摸枪。雷连长眼疾手快,飞起一脚踢掉史队长的枪,随即递给他一张署名贺龙,写有“为民除害,横扫天下,挡我去路,若卵击石”的“特别通行证”。史焕章此时早已吓得浑身筛糠状,一个劲地打躬作揖,连声说:“撤,我们撤”

    如此这般,红3军凭借着贺龙的这张“特别通行证”,不费一枪一弹,通过了黄涛精心部署的母猪峡,顺利翻过大巴山进入四川。接着,贺龙率领红3军沿鄂川边境继续南下,越过巫山,横渡长江,一举攻克巴东县城。1932年底到达鹤峰县境内。1933年元旦,红3军利用敌第21军驻湘鄂边的部队全部西调的有利时机,乘虚攻占鹤峰城,全歼当地保安队。

    两个多月时间里,红3军南来北往,顶风冒雨,一路刺杀,苦苦转战3500公里,粉碎了沿途敌人围追堵截,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胜利地实现了红3军的战略转移。这时的部队兵员锐减至9000余人,弹药消耗殆尽,每条步枪所余弹不到3,干部的损失更为严重,伤亡病故加上夏曦“肃反”捕杀,富有经验的党政军干部所剩无几,党政工作几乎停顿状态。

    {本章节选自《虎啸万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征战纪实》一,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本在2008年度入选全国〃万村图〃工程;定向支援甘肃省农村店建设谢谢您的喜欢}

    {。如果您不是在17k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17k原创,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本。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

第二章 乌云密布(4)

    4熊贡卿劝降

    徐源泉为湘鄂边“剿匪”总司令已有一年时间,但成绩平平。蒋介石狠狠地批评了徐源泉。

    徐源泉不服气,立下军令状,誓在两个月内把贺匪消灭在湘鄂境内。于是,在1933年7月中旬,徐源泉率湖北张刚的3个团和新编第3旅、第48师第142旅、独立旅、新编第34旅教导团以及石门、澧县、慈利的保安团等约14个团的兵力,拉开决战的气势,向湘鄂边大举进攻。此前的半个月,敌军已侵占湘鄂边根据地的绝大部分地区。红3军被迫转移到宣恩、恩施、鹤峰交界地区。

    中央分局在烧巴岩开会研究斗争方针,决定巩固现有苏区,开辟新苏区,在赤化、宣恩两县,组织来凤、龙山、咸丰一带的游击战争。在内外交困面前,贺龙提出了一整套实际合理的建议:“先应集中力量粉碎敌军的‘围剿’,要在巩固现有苏区的基础上,建立若干个工作基点,由点到面,有步骤地动群众,展开利我的工作……”

    夏曦则不同意贺龙的意见,他认为,集中行动无法击溃敌军的“围剿”,坚持要分兵执行开辟新苏区和巩固现有苏区的任务。贺龙、关向应只得服从夏曦的决定,率红9师去开辟新苏区。夏曦率红7师保卫根据地。此前,红3军战略转移到达鹤峰后,因人枪不过万,中央分局接受贺龙建议,把红3军缩编为红7师和红9师。

    力量分散的两路红军辗转征战,四处流动,未能达到预定目标:新苏区尚未开辟出来,原有苏区也未能巩固,最后剩下的一块根据地,也被敌人占领了。

    这一下,湘鄂边“剿匪”总司令徐源泉高兴得眉飞色舞,连忙上蒋介石,以表“围剿”之功:“泉自奉尊令围剿贺匪以来,我军官兵忠心报国,奋勇杀敌。仰委座之洪福,一战而克鹤峰,再战而克麻水。贺匪节节败退,折兵几及大半,目前,正向鄂川边逃窜。该匪不仅弹药不济,粮饷匮乏,且士卒疲惫,已成强弩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