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双绝-第9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这是从北方传来的书信。”戏志才说到。曹操接过看起来。书信来自荀彧,内容自然而然是和廉价劳动力有关。

    荀彧分析,天下破产的农民将会非常的多,他们将会成为黄巾军的主要来源。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黄巾军会产生很大的灾难。同时制造的破坏也是极为的惊人的。这对恢复生产是极为不利的,当前他们还需要更多更多的钱财,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提前进行转移,输送。

    荀彧介绍了共和军的一些情况,共和军这里的工厂很多,缺乏太多的劳动力,工厂主极为的贪婪。这是荀彧发现的一个重要的缺点。共和军法律规定的工资薪酬,每小时的在的零点七五元到一元左右。这是共和军合法公民的权利。这个薪酬待遇不低,但这是最基础的。

    而对于那些没有合法公民权的廉价劳动力来说,他们的情况将会非常的不妙,甚至是,他们的状况进入到最糟糕的状态当中,他们的工资薪酬也是这样一点钱,但这是他们三天的工作量赚到的钱,工资是按照月结算的,即便是这样,他们依然能够存活下来。

    他们工作时间是八个时辰。而不是十到十二个小时工作时间。

    这点荀彧感触极为深刻,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共和军的物价低廉,他们可以生存下去,这点工资,依然可以满足他们一家八口人的生存口粮,如果妇女,子女参与其中的话,养活十六口人,依然没有问题,因为低收入群体是不用缴税的。这就是共和军的好处。荀彧在书信当中写道了这样的事情。

    不过荀彧最大的建议是,引进相关的工厂。因为劳动力不适合大规模的长途迁移,这很容易生出动乱。

    如果他们能够引进相关的工厂的话,他们自己来生产,或者是鼓励来生产的话,这就可以转移大量的破产农民,给予他们一口饭吃。至于粮食问题,可以大规模的引进,或者是集中进行生产。荀彧初步的提出了仿造共和军的模式来进行改革的想法。

    对于这样的想法,曹操赞同,但也仅仅是赞同,此时的曹操并没有计划对整个局势产生很大的变化。或者是说,他还没有计划就落后的生产制度产生一些改进的方式,他当前的主要任务依然是驱逐董卓,然后匡扶汉室。只有如此,他们的情况才能真的好转,这才是他们最应该注意到的情况。

    相比之下,曹操关心的是军火上的贸易。荀彧只是说通了一些议员的提案,但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相关的军事援助。这个就不清楚了。曹操看到这里,有一些无奈。乞求援助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因为购买耗费的实在是太大。自己又不能制造。

    制造出来的都是不合格的,铁器他们不缺。但想要有成规模的火器,投入将会非常的大。

    这也是曹操极为无奈的地方。目前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军事援助上了。毕竟那是免费的。

    京师,洛阳,董卓有一些担心。因为第四道防线也极为的岌岌可危。董卓军各个部队都不愿意进行作战,一些区域,已经是他们主动放弃了。没有办法了。防守兵力会减少兵力,特别是相互拉锯的时候,很多军事将领的兵力会虚弱很多。

    董卓军内山头很多,特别是后期扩大扩编的部队,他们抢劫很在行,打仗,完全是出工不出力,他们有意的保存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很多关键的作战当中,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他们坚决的不投入更多的军事力量。因为这严重的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

    在这样保护自身做法的情况下,本来坚决反扑的兵力,渐渐的投入的越来越少。而董卓处于自身的考虑。也没有投入,所以,明眼的人看出,第四道防线已经无法坚守了。

    这样一来,防线就只剩下可怜的三道防线了。董卓这时候觉得,他们的处境有一些不妙了。也正是这样的担忧,让他开始着急。

    如果继续丢失防线的话,很不妙。糟糕的还有更大的情况。

    前期作战,火器投入极为的多,甚至是有一些浪费的情况。后期作战不利,弹药补给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的情况,不是董卓不补充,实在是因为他能够提供的弹药不多了。之前弹药消耗的太严重了。严重到。董卓自己都有一些心疼了。

    总之,洛阳的局势十分的不乐观。兵力投入越来越少,而弹药消耗越来越大,消耗掉,就没有补充。
………………………………

873工作

    京师,洛阳东城区。

    独眼上校在各个区域内巡查,时不时的检查一些细节,查看自己的工作效果。

    对于发现的一些问题,只是记录下来。如果需要的话,当场会进行整改。因为任何疏忽都会导致更大的不良情况的发生。

    很多民众只是看了看,然后小声的议论之后,就再也不说什么了。因为独眼上校绝对不是他们能够惹怒的人物。

    在独眼上校强有力的控制下,东城区做了很多整改的事情。

    整个东城区的街道变得干净许多,尽管有些垃圾点尚未清理,但已经登记在册,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清理掉。

    区域内的民众也按照人数规模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划分,他们以一百户为单位,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因为东城区聚集的人数太多,在一些特殊的区域内,会使用双层,甚至是多层以上的床铺来提供住宿。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房屋,以及居住在街道产生更多的不利影响。

    对于疾病的防控也极为的严格,城内不停的有人播撒石灰。同时按照一千人为单位,集中安排澡堂洗澡,简单的做法就是发放洗澡票。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不洗澡的话,就会减少食物配给。这招对区域内的民众来说,是最厉害的一招。

    因为很多人聚集在这里。如果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的话,他们的情况将会变得很是恶化。没有吃的那种味道,将会极为的难受。

    别以为共和军只是简单的发发配给卡这样简单,任何人都要根据自己的户籍卡来就餐。食物都是有严格配给的。如果冒领的话,遭受的惩罚可是非常的大,不仅仅要服苦役。还会扣罚一定的食物配给。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在如此严厉的管控下,他们的情况自然而然的得到控制,毕竟,控制食物就是卡住了所有人的脖子。

    独眼上校来了之后。立即采取强硬措施解决更多的难题,强行推行户籍制度,同时按照户籍和食物配给挂钩,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让粮食到达每个人手中,而不会出现过去不断出现的冒领的情况,在秩序上也得到了更大的好转,因为食物都是具体配发下去的。

    不仅仅如此。卫生状况也得到了很大的安排,毕竟,很多地方都是知道他们具体情况的一些举动的,否则的话,不知道任何情况的举动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些措施都极为的有效。

    在户籍制度落实之后。其他的情况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比如,民兵。数量从过去到两千人,迅速的发展到了一万七千人,靠着这些人,秩序得到了很大的好转。但这些都依然不够。甚至是,在很多情况下,这些事情都还暂时得不到更大程度上的改变。

    独眼上校依然很担心,而且,他感到十分的无奈。

    粮食不断的供应上来。尽管会遇到一些麻烦,但因为提供的都是应急食品,味道不怎么样,而且很难吃。但可以让所有人吃饱肚子。但仅仅吃饱肚子就一切顺利吗?还是不够的。因为很多人无所事事。尽管这是他们最理想的状态,但无所事事,依然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害。没有经济增长,没有娱乐,也没有任何可以让人发泄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工人,他需要让这些人都工作起来,只有工作起来,才能让他们一切变得好转起来。清理垃圾,保持街道干净整洁。这些还不需要更多的人,民兵尽管扩张了很多,但实际上,他们大部分都是拿着棍棒的年轻人,他们依然缺乏有效的武器,以及训练。作战的时候,他们能不跑就算是不错了。

    在这里,他们还缺乏工厂,缺乏工作,缺乏更多的武器装备,还有训练。独眼上校尽管看到了情况明显好转,但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很多事情,他被人就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状态当中,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他们的状况实在是处于一种不利的态势当中。

    对此,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发送电报,要求解决这个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