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明白了。”贾诩这样说到。显然,他们需要让独立步兵师放弃一些东西,做一些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大胆的进行快速的推进,毕竟,这才是他们应该注意的事情。
河东,平阳西郊。这里到处都是菜地,之前这里都是小麦地,后来平阳扩大。对蔬菜需求变得更大,加上灌溉设施的改善,使用水泥官道,加上蒸汽机抽水泵的出现,灌溉条件的改善,极大的让他们可以种植蔬菜,而不是小麦,因为蔬菜的价格远远高于下麦。
甚至是,一些大胆的人,还会做一些新的尝试,使用大量玻璃的温室进行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不过这里不会有这样的东西,原因是,这里有一处炮兵学校,在过去这里,经常进行炮弹试射。玻璃很容易被震碎。或者松动,尽管在当地民众的反应下,炮兵把炮兵试射产地搬到了山区。但温室蔬菜依然不敢出现,原因是炮兵学校并没有搬迁走。
所谓的炮兵学校,在共和军当中称之为炮兵二校。也叫河东第二炮校,该学校主要承担培养初级炮兵指挥军官,以及非指挥军官,还有相当的课程用来进行培训炮兵士官的。很多炮兵接受新的训练都来这里,所以,炮兵一一开始的试射是非常多的,但现在,这里主要是集中学习一些理论的地方。
当然了。炮兵二校现在承担了一部分新的教学任务,那就是,帮助董卓军培养一大批的炮兵指挥,以及操作炮长一类的人才。这批人才,第一批就有三百多人,第二批一下子扩大到了五百多人。
董卓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要建立一支庞大的炮兵部队,没有炮手的话,很难建立一批炮兵。
董卓军的炮兵使用依然是直射,尽管理论射程在三千来两百步,但实际上,在董卓军队的直接操作当中,最大射程只能发挥到一千一百多步,这个距离,还是最富有经验的炮手的结果,大部分的炮手能够打出八百步的距离,算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因为他们使用的火炮都是自瞄发射。对于曲线,完全是靠感觉来走,能打出一千一百步的,那是发射次数多了之后的感觉。还有就是。因为提供给他们的火炮缺乏太多的维护,导致炸膛的事情是有发生,特别是快速发射的时候,这种炸膛的概率,就会超过百分之七十,相当的高。很多炮兵不是被炸死,就是被炸伤,能够活下来,成为最有经验的炮手,十分的金贵。可想而知,朝廷的军队把炮兵部队当成是了炮灰一样的来对待,炮兵完全没有技术兵种的待遇,相反,他们的损耗比步兵还要大。
这样的对待完全是无法把炮兵建立起来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曲线射击,对于计算三角函数,以及落点的时间差,因为这关系到使用新式炮弹**的重要性,还有跳弹,对步兵的远程支援都有很大的意义,共和军的炮兵就知道这些,而对于董卓的炮兵来说,这非常的陌生,完全的陌生,非常的陌生。
“哎呦,算的我头晕眼花的。”来自董卓军的炮兵学员,张华,外号,大狗。他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动作炮兵学员,这里的伙食不错,就是住的地方太讲究,必须保持干净,还必须刷牙,全身保持干净,他们耗费了近一个半月才习惯过来。
因为,一旦有违规,就会遭受严厉的惩罚。
这些惩罚对他们来说,还不算什么,最可怕的是,计算题。也就是当前他们要做的事情。
他们要使用炮队镜,以及测距仪,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玩意的原理是什么,尽管他们的教官一再的教授,但他们根本就听不懂,加上时间限制,董卓不太可能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慢慢的学习,他们必须学会射击,无奈之下,教官只能简化教育,填鸭式的进行数学测试,数学教育。大量的三角函数题交给他们,测算不同角度下的距离,以及发射角度,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测量一系列的方式。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做题,习惯这些题目,麻木的习惯这些东西。
“我也快死了。心累的,谁发明的这些东西,太累了。”“剩饭”这样说到。他也感觉十分的累,因为这还不如打他们一顿好的多。比做题好多了。
………………………………
716不安
两名来自董卓军的炮兵学员痛苦的进行大量的计算题,这些计算题,重复,看不懂,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那些符号代表着什么,但他们知道的是,他们的教官要求他们重复性的,大量的计算这些题目,并且要求速度非常的快,这让他们痛不欲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共和军训练的炮兵,最基础的训练,也需要超过六个月,六个月的时间对他们来说,依然还是不够的。他们在进入炮兵单位之后,还要接受三个月的集中培训。特别是出现了新的炮弹,**之后,也就是***之后,这种训练变得越来越多,因为火炮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当中。有野战炮,直射火炮,马炮,**炮等等。口径大小也不相等,所以,培养炮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这些,对董卓军来说,他们不知道,特别是董卓,在他认为,三个月的时间太长了。要知道,那些火器兵,他们花费两个月,队列,以及使用就可以相对的熟练了许多,在他看来,共和军完全是蒙他的。因为在董卓看来,在棍棒教育下,那些该死的炮兵,三个月的确学会了。
董卓军队就是这样教训开始的,他们的步兵训练通常都会使用极为严厉的军棍教育,比如,队列不是整齐,全员受罚,在如此高压之下,训练自然而然的快,尽管董卓军不知道这样的训练有什么样的直接好处,但后来他们很快就明白过来,因为这样的训练,可以大规模,快速的完成部队的集结,以及布阵,这样的作战方式对他们来说,十分的有利。总之,这是旧式军队的体罚教育下的快速成长的结果,在一切追求速度的前提下,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加快速度,这是董卓的希望,也是迫切的需求。
于是乎,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就成为唯一的选择了。因为只有这样的办法才能满足董卓大军快速发展的炮兵需求,别的办法真的无法满足他们这样大的需求建设。
京师,洛阳。西园新军训练场地。
曹操控制的兵力仅仅只有一个加强的规模,八百人,再多的话,他就没有钱进行供养了。就这样,军队的军服没有更换过,食物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羊肉吃不起,但猪肉还是可以满足他们的肉食需求的,军队,自然而然的不会去追求这些东西的。
“我们的工兵连挖掘地道,使用**的本事还是不如共和军,我们还需要从共和军那里学习一下,毕竟,他们算不上专业的工兵部队。”戏志才这样说到,工兵的任务每天就是挖掘,以及使用**,当然,他们使用的依然是共和军教授的一些办法,这样的办法按照规定,是可行的,他们学习的也快,但远远达不到他们自由灵活使用的方式上来。
实际上,曹操不知道的是,他的工兵部队当中,已经有人开始私自的拿着**做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挖掘地道,如果单纯的使用功能人工以及工具来挖掘的话,效率低,而且速度并不是很快,同时还需要看土层的情况,一旦遭遇到极为恶劣的土层,挖掘耗费的工时将会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工兵当中总是有一些特殊的人才出现,在共和军控制的区域内,共和军会使用**开采煤炭资源,因为那样的开采速度会加快,同样,工兵连当中也有一些人使用**加快挖掘速度,但是,控制**的使用量,以及如何安放就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活,这些人,会偷偷的在一些特殊的渠道使用,比如,盗墓。
那些工兵会偷偷的和一些盗墓贼进行交流,毕竟,大洞耗费的时间长,很容易被人发现,迎来官府的捉拿,这是极为不利的事情。但如果使用**的话,速度就会大幅度的加快,这极大的提高了效率。尽管有一些讽刺,但不得不错,这也是用使用的方式,毕竟,在古代作战,攻破城池这样的防御,炮兵很难做到,就需要专业的工兵使用爆破的方式来达到这样的一种技术。工兵的作用最早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工兵的交流,我们还需要和共和军进行交涉一下,但这些都需要钱,可恶,共和军只认钱,他们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贪婪。”曹操愤愤不平的说到,曹操也想和共和军进行合作,但合作的深度始终无法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