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双绝-第7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共和军还正在研究自己的头盔,尚武设计了两款头盔,是按照二战两款经典头盔的模式来进行的,一种是德式,一种为美式。不过在制造方面,共和军毫无办法,因为他们只能使用铸造的方式来进行,但这样做的话,就会增加头盔的重量,一定头盔的重量竟然超过了五斤重。如果人戴上的话,极为的不舒服。过于沉重。共和军依然不喜欢这样的头盔,共和军大部分的士兵喜欢戴着贝雷帽,或者是山地帽,对于头盔极为的不重视,因为头盔会增加士兵的负担,整个脖子承受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一种状况,这对他们来说,头盔带给他们的麻烦比战斗伤亡更大。

    不过头盔的工作还是在研制当中。金属材料的头盔根本无法让这样的一种状况得到缓解。

    不过板甲是共和军唯一能够拿出手的防御性装备,这种装备早期主要是准备一些危险的突击步兵使用,堑壕争夺战,缺乏防御装备的共和军伤亡较大,因为共和军普遍都不装备甲胄来保护自己,在白刃格斗作战当中,共和军的伤亡是高于朝廷作战的士兵的,不过后来共和军的战术上的成功,成功的变成了大规模的击溃作战,堑壕白刃格斗少了许多,防御问题自然而然的搁置,但研制工作并没有结束。

    步兵普遍对于这种板甲不感兴趣,原因是,沉重,尽管二十斤不算太重,但对于步兵的灵活性大打折扣,很多士兵抱怨他们的战术动作限制于板甲而变形,对于板甲的喜爱自然而然的就减低了。

    但板甲很快就找见了第二个需求群体。骑兵部队。

    首先骑兵是技术性兵种,骑兵的训练极为的严格,损失一个骑兵,损失就比较大。共和军依然没有琢磨出一条快速,廉价,而且能够大规模培养骑兵的方式,他们依然靠着传统的训练来进行,这就意味着骑兵的损失,是比较大的。在对匈奴作战当中,共和军的伤亡较大,大部分的伤亡集中一些不太注意的弓箭伤害。原因是,共和军没有必要的甲胄保护,即便是皮甲,都很少去主动装备,强烈的尚武精神让共和军拥有拼搏精神,但问题是,缺乏甲胄的保护提高了士兵的伤亡率。没有一名指挥官喜欢这样的一种损失,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共和军不得不装备板甲这样的武器装备,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防御装备。

    李傕很兴奋,这是他第一次参观共和军的兵工厂,好几个车间不断的进行生产,那种流水线的作业制造出了大量的作战武器,从步兵装备到火炮,再到防御性装备,这种大规模,廉价的生产能力,带来的是壮观。激动,以及让人兴奋的状态。

    “这种板甲,我们能够购买吗?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可以让出一些贸易权,这些没有关系,你们可以占据主导。”李傕这样说到,王明笑了笑,他并没有回答。因为这样的装备,共和军也仅仅是实验性质的装备了一个骑兵连,共和军都没有大规模的装备,但李傕很兴奋,因为他看到了这种板甲的重大作用。

    董卓正在加强自己的骑兵部队,尽管骑兵装备了新式火器,突击威力很大,但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让董卓感到很麻烦,那就是防御力。骑兵不太可能使用沉重的甲胄,大部分为了保持一定的机动性,使用一定规模的皮甲,但皮甲的防御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但是使用板甲之后,特别是可以使用皮甲和板甲的混合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骑兵的防御力,骑兵的损失对于董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他是绝对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的发生的,而使用板甲却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他们这样的一个需求。

    王明有一些为难,因为骑兵部队还没有递交相关的报告,如果提供给董卓军队的话,而共和军还没有寻找应对的办法,这就非常的麻烦了。要知道,板甲在一定的作战距离上,是可以抵御子弹的攻击的。王明担心的就是这样一点,但李傕表现的却十分的感兴趣。

    因为他们是依然按照古代作战思维方式来进行的,他们考虑的并不是对防御能力上的承受能力,而他们考虑的是,骑兵的冲击能力,以及防护性上的提升,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大炮的轰击作用依然对骑兵构成很大的威胁。如果他们能够妥善的考虑到这样一点的话,可能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思路出现。

    作战部内。

    “骑兵吵吵闹闹的,在骑兵如何建设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种是专业的骑兵部队,他们考虑的很长远,未来我们的作战区域是在草原,草原是极为的广阔的,骑兵就应该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纵深的深入作战。这样的话,就需要骑兵保持高度的集中性,力量,增加他们的机动性。”尚武这样说到。

    “但代价是很大的,我们原本可以装备三个团的马匹数量,只能装备一个。而且这会导致,原本我们计划装备两个步兵师的骑兵团无法完成。这个代价太大了。”贾诩这样说到。

    马六的超前思维引发了很大的麻烦。在对草原这个问题上,共和军的确有这样的想法,骑兵的意义在于发挥他们的优秀的机动性,而如何才能增加他们优秀的机动性。就是一人三马。这样的话,他们的机动性就能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他们还需要配备大量的马匹保证他们的后勤保证,这个马匹的数量就会非常的大。这对共和军的后勤,以及马匹保证太大。

    “如果装备到步兵师的骑兵团,他们只是担任一般的进攻任务,侦察,扫荡,联络等等,他们完全可以胜任。”贾诩这样说到。

    “这就是一个选择,原本我们两个都是可以做到这样一些事情的,但是,一旦组建这样的骑兵单位的话,这对我们的压力太大,这样,我们首先保证步兵师的骑兵团建立,至于远程的骑兵团作战,我们暂时只能放弃。”尚武无奈的说到。这是一个极为无奈的选择,尚武很清楚未来骑兵团的需要作战的能力,但,共和军的步兵师更加需要骑兵的保证,因为缺乏这样的保证,只会导致他们的情况会更加的难以进行下去。

    “嗯,只能这样了。我只是担心骑兵团的反对呼声很大,毕竟很不满。”贾诩这样说到。

    “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办法来完成这样的事情。或许贸易可以提供这样大的帮助。”尚武这样说到。

    但贾诩认为这可能是一厢情愿,毕竟,匈奴人对共和军还是很忌惮的。在马匹问题上,共和军和匈奴人依然存在不可解决的问题,匈奴人出口阉割马。而共和军一再反对这样做,但毫无用处,匈奴人依然我行我素。

    加上双方的贸易正在不断的开展当中,共和军需要采取经济依赖的战术,让对方的经济倾向于他们这边,所以,暂时只能进行反对来进行,原因是时机不对,他们需要打破这样的一种情况,否则的话,持续下去非常的不利。

    河西州,特鲁最近又忙碌起来。

    来自北方匈奴人不断的驱赶他们的战利品赶来,牛羊,马匹,还有大量的战俘,那些都是乌桓人。

    这些东西都可以从共和军这里得到交换,他们可以较大程度上的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的需求,进而让他们的情况变得更好一些。

    特鲁忙碌的收集相关的数字,但对于那些进口来的马匹感到十分的马匹,匈奴人自以为很聪明的做了手脚,这样会让共和军非常不满的。但他们太过于聪明了。
………………………………

657来,喝汤

    李家庄,作战部,小会议室,实际上就是西厢房的客厅内,很多部长还无法找见自座位,只能坐在小板凳上。

    “马车,牛车越来越多,但交通状况十分的恶劣,特别是邯郸,那里简直就是重灾区。道路已经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加宽了不少,但问题是,这样的情况依然出现,大范围的交通堵塞出现,不仅仅是邯郸,各个重要的交通通道上,交通堵塞的情况依然会出现,宪兵不断的加强交通疏通,在3号公路上。一百里的山路,我们使用了一个连的宪兵疏通,依然经常堵塞。这样的情况十分的不妙。如果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的话,结果会如何?我们的损失会变得极为的不利,军事后勤方面的损失将会非常的大。这绝对不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情况。”交通部长极为担心的说到。

    尚武一如既往的沉默,他用炭笔不断的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很多部长根本不用看尚武的脸色,他们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

    工厂的发展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