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狼烟-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讨樱净拥姜x道城北门,大吼大叫着开门,那百户见是自家头领,连忙开了门,木华基带着叛军往城里逃。

    就在这时,姜维率领一千五百汉军,从北门外冲杀而来,北门已经被叛军挤得水泄不通,根本来不及关闭城门。城上的叛军见状,也没想着射箭抵抗一下,全都逃命去了。汉军如砍瓜切菜般收割着城门口叛军的性命,等姜维率领汉军杀进城时,城内已经没多少叛军了。

    再说,赵云和吴兰二人赶到獂道城北门时,见北门水泄不通,便绕城而走,截杀从东、西、南门逃命的叛军。赵云心知木华基必然会从南门逃走,率军往南门杀来。等赵云杀到南门时,只见不远处,一队叛军保护着木华基正往南面逃去,赵云轻磕马腹,白龙会意,兴奋的奔跑起来。须臾间,赵云便追上了木华基一行人,赵云杀散木华基的亲兵,直取木华基,木华基见逃无可逃,返身来战赵云,只一合,便被赵云刺死于马下。赵云挥兵掩杀,追杀十余里,才勒马回獂道城。

    等赵云回到獂道城时,姜维和吴兰二人早已将城内的叛军肃清。此役,汉军伤亡一百余人;斩首叛军两千余级,斩首羌人降兵六百余,五百余汉人俘虏愿意投降;缴获马匹四千余,铜钱军械无算!

    赵云见此间事了,留下姜维及一千五百汉军,镇守獂道城。赵云和吴兰带领一千六百余汉军,星夜赶回平襄城。成宜见赵云、吴兰大胜而归,心下佩服不已。第二天,赵云收到李牧传来的消息:李牧的大军距离平襄城有五六十里,令赵云暂停进军,等候大军前来会合。

    巳时不到,传令兵来报,平襄城北门处,有一个名叫程银的人求见,赵云心下一喜,让吴兰前去接应。原来,成宜本就诚心投靠李牧,连夜作书信一封,让他的亲兵送给显亲城的程银,直言汉军骁勇无比、赵云礼贤下士、金城郡太守李牧乃不世出之雄主,他已经投靠了金城郡太守,希望程银也能识时务者为俊杰。程银看了书信,又见是成宜的亲兵送来的,便决定投靠李牧。

    约莫一刻多钟,吴兰带着程银来到平襄城府衙。程银见了赵云,倒头就跪,直言愿意投靠赵将军,愿意誓死追随李太守。赵云见程银诚心相投,又可以兵不血刃取得显亲城,心下一喜,好言劝慰了一番,成宜、程银二人心下顿觉安定。

    巳时中分,李牧的东征大军来到平襄城,赵云、吴兰、成宜、程银四人出城,将李牧一行人请进府衙,众人坐定。李牧环视一圈,朗声道:“二弟可是用兵如神啊,一天之内取下勇士、平襄、獂道三城,古之名将怕也不过如此!”

    赵云朗声回道:“大哥过誉了,全赖将士们同心协力,方有此胜!”

    吴兰恭声说道:“主公,其实赵将军是一天之内取下四城!”

    李牧顿了顿,笑着说道:“那这第四座城池是……”

    赵云朗声回道:“大哥,第四城是显亲城,多亏了成将军的帮忙……”随后,赵云将成宜、程银引荐给李牧,将成宜劝说程银投降的事也说给了李牧。

    赵云话音刚落,成宜、程银二人跪拜于地,恭声道:“罪将成宜、程银拜见明公,还望明公不弃,愿誓死追随明公,不敢再有二心!”

    李牧点了点头,心道:成宜、程银在历史上,一说是韩遂的八部将,一说是马超的八部将,虽不是什么大将之才,但也是可用之人。李牧沉声说道:“你二人只要是诚心相投,我自然不会亏待的,你二人好自为之吧!”

    成宜、程银二人顿然感觉到一股杀气,几个呼吸间,便汗流浃背,二人连声拜谢李牧。

    李牧沉吟道:“成宜、程银,你二人可知道王国、韩遂二人的主力眼下在何处?”

    成宜恭声回道:“主公,他二人的主力主要集中在右扶风的陈仓、雍县、杜阳一带,眼下汉阳郡还剩下不过一万六七千人。”

    李牧点了点头,朗声说道:“既如此,大军且在平襄城休整三天,三天后,赵云、黄忠、姜维、吴兰、狐笃五人率军一万五千人,东进成纪、略阳、望垣、陇县,我亲帅一万五千大军南下渡过渭河,收复西县、上邽等地。成宜镇守平襄城,程银镇守显亲城。”

    赵云、黄忠一行人朗声回道:“谨遵主公将令!定不负主公重托!”

    李牧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至于汉阳郡长史盖勋所在的阿阳,暂且不用管。至于凉州刺史所在的冀县,我顺道拜访拜访!”

    众人点头称是。李牧见所有的事安排妥当,便大摆宴席,犒赏三军。
………………………………

第二卷 见龙在野 第七十七章 典韦王异

    三天后,东征大军兵分两路,出了平襄城。赵云、黄忠、姜维、狐笃、吴兰五人率领步骑一万五千人,东进成纪、略阳一线。李牧、徐庶、典韦、傅佥、张嶷率领步骑一万五千,南下渭河。

    李牧的南下大军,两个多时辰后来到渭河渡口,落门渡。李牧看着浑浊、湍急的渭河,心中默默地念道:

    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

    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

    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两个时辰后,汉军渡过渭河,李牧留下一千汉军驻守落门渡南北两岸。汉军在渭河南岸休息了一个时辰,便拔营启程,沿着渭河向凉州州治冀县进发。汉军距离冀城二十里时,探马来报,冀城四门紧闭,四周未见叛军。

    李牧传令汉军继续前进,三刻钟便来到冀城西门,只见,冀城城墙上守兵虽然不多,却也是守卫得当。李牧见状,心下一怔,心道:凉州刺史宋枭不知军略,看来这冀城中还有能人存在。李牧传令让傅佥前去叫门,傅佥纵马持枪来到城下,朗声喝道:“城上的人听着,平西中郎将、金城郡太守李大人率军前来平叛,劳烦城上的兄弟向宋府君通报一声!”

    傅佥话音刚落,一个汉子从垛口处探出身来,高声说道:“我乃凉州从事赵昂,宋府君早在两日前便回洛阳成了。既然是平西中郎将的平叛大军,烦请李大人在城外歇息片刻,下官随后便亲自迎接李大人进城。”

    傅佥见赵昂转身离开,只得回报李牧。此时,冀城城楼内杨阜、姜叙、尹奉三人正等着赵昂。却说,赵昂还未走进城楼,便朗声说道:“义山、伯奕、次曾,眼下宋刺史已经被朝廷罢免回京,李牧的大军就在城外,我等该作何打算?”

    姜叙、尹奉二人转头看向杨阜,杨阜摇了摇头,苦涩一笑,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李牧麾下兵精将勇,带甲之士不下五万,冀城之内能战之兵,不过三千。况且,我等只是凉州从事,无权无兵,而李牧是朝廷名正言顺的平西中郎将、金城郡太守。我等若是阻其进城,无异于螳臂当车。唉……打开城门,迎接李牧进城吧!”

    赵昂顿了顿,问道:“义山,你觉得李牧此人怎样?”

    杨阜沉吟道:“此人文韬武略,胸怀大志,又能礼下于人,乃人中龙凤,乱世之雄主也!不过,此人手段狠厉,尤其是对异族和世家豪强地主,我杨阜终生不会追随于他!”

    赵昂、姜叙、尹奉齐声说道:“我等愿与义山兄共进退,终生不会追随李牧。”

    杨阜、赵昂四人商议一定,便亲自出城迎接李牧进城,李牧也知道了杨阜四人的名字,在去冀城府衙的路上,李牧想着:杨阜、赵昂、尹奉、姜叙四人家族势力不容小觑,也算是凉州有名的义士,尤其是杨阜,更是凉州大才。历史上,马超就是败于这四人之手,而且还丢了妻子孩子的性命,当真是狼狈不堪。若是能招降杨阜四人,自己麾下又多了可用之才。

    不知不觉间,李牧一行人来到冀城府衙,众人坐定,李牧环视一圈,看着杨阜四人,朗声说道:“既然宋刺史回了洛阳,那冀城就由我李牧暂时掌管。如今,叛军仍然盘桓于汉阳郡,汉阳郡也是百废待举之时,不知四位先生,可愿意与我李牧一起剿灭叛贼,救民于水火之间?”

    杨阜假笑道:“多谢李太守抬爱,李太守文韬武略,乃当世人杰,我等不过乡野粗人,不知兵事,也不懂民事,怕是帮不了李太守,还望李太守恕罪。”

    赵昂、尹奉、姜叙立马回道:“请李太守恕我等乡野粗人不识抬举之罪!”

    李牧心道:嗯!不错,看来是早有打算了。李牧低笑着说道:“无妨,人各有志,不可强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