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牧笑着说道:“皇甫将军不必为李牧惋惜,此番西去金城郡,李牧正好可以再建些功业。”
皇甫嵩点点头,拍了拍李牧的肩膀,正色道:“荣辱不惊,大将之才也!大汉西北边疆有救矣!”
随后,李牧和皇甫嵩边走边聊,出了皇城才挥手而别。
李牧牵着赤龙,边走边欣赏洛阳大街。当李牧到驿馆的时候,早有几个小黄门等着了。李牧施了一礼,将他们几个请进驿馆。原来是送护羌校尉和金城郡郡守印绶来的,当然还有那一百斤金。李牧自然是一番客气,临走又给每人给了一千钱,那几个小黄门自然是满心欢喜的离去。
李牧送走了小黄门,便收拾好这些东西,牵着赤龙出了洛阳城门。李牧跨上赤龙,回头看了一眼洛阳城,轻声说道:再见了,大汉帝都!
………………………………
第一卷 潜龙勿用 第四十一章 黄忠交心
却说,李牧出了洛阳城北门,本想着直接回并州。李牧转头又一想,天下将要大乱了,诸侯纷争的时候就要来了。
眼下,他身边也只有赵云、张辽两个大将之才。赵风若是加以培养,也必将是个将才。张嶷今年也才十四岁,假以时日,倒也是个大将之才。他李牧还得想办法多招揽几个大将谋士,日后也好和天下群雄共争雄。李牧心下主意一定,扬鞭往南阳方向而去。
李牧一路经过永宁、宜阳,两天后便来到了南阳县。李牧见天色尚早,也不着急住店吃饭。李牧专门找了个人多的地方,打听着有没有听过一个叫黄忠黄汉升的人,此人使的是一把大刀,武技很高的。
还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直到李牧打听了一个多时辰,问了好几百人之后,才问到了一点有用的消息。有一个郎中告诉李牧,在南阳县东北十多里的新店村就有这么个人,他在两天前还给这人的儿子瞧过病。李牧心下思忖着,这郎中说的这个人应该就是黄忠,历史上黄忠的儿子黄叙就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没了。
李牧又问了一下郎中,那小孩的症状。李牧从郎中所说的症状来看,这黄叙的症状和赵风的很像,应该也是风寒之症。李牧当即谢过郎中,跨上赤龙一路朝新店村奔去。约莫一刻多钟,李牧来到了新店村,看到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侃大山,李牧找人一问便知,这里真的有个叫黄忠的人,他儿子就叫黄叙。
其中有个叫陈七的村民,自告奋勇的领着李牧来到黄忠家。李牧打量了一眼黄忠家,也是三间茅屋,院墙是用篱笆围起来的。
陈七见黄忠家院门紧闭,屋门紧闭,不由诧异的喊道:“黄大哥,有人找你,说是给叙儿瞧病的?”
陈七话音刚落,只见,其中一间屋门开了,走出来一对夫妻,只见男的约莫有二十七八,身长八尺,膀大腰圆,皮肤略黑,浓眉大眼,面容威严,脸上续须,却是神色忧郁。那女的约莫二十六七,样貌端庄清秀,只是双眼肿胀,神色哀伤,想必是哭过了。
就在李牧打量着黄忠夫妻的时候,黄忠也在打量着李牧,只见这男子约莫二十,身长八尺余,面如冠玉,目若朗星,鼻若悬胆,唇若涂朱,两道剑眉,直插入鬓,端的是丰神俊朗,英武不凡。黄忠当即走上前来,说道:“请恕黄忠眼拙,黄忠对阁下不曾有什么印象。”
李牧笑着说道:“黄大哥确实没有见过我李牧,但李牧对黄大哥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恨不能早些前来拜访黄大哥。”
黄忠见李牧穿着不俗,英武不凡,言语间透露着对自己的敬重,连忙说道:“黄忠不过一乡野村夫,哪有什么名气可言。”
李牧笑着说道:“黄大哥,切莫谦虚,我李牧早就听闻,南阳有一位名叫黄汉升的英雄,武艺了得,精通刀法箭术。李牧今天能得见黄大哥,也算是足慰平生了。”
黄忠连忙说道:“黄忠眼拙,也看得出来,李公子才是真正的少年英雄,黄忠岂敢称是英雄。李公子,寒舍简陋,若不嫌弃,请进来喝杯水。”
李牧笑着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黄大哥,请。”
随后,黄忠将李牧请进了屋子,李牧一进屋便闻到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李牧扫视了一圈屋子,看到床上躺着个八九岁的少年,床边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李牧看着黄忠,问道:“黄大哥,是不是小侄儿生病了。”
李牧话音刚落,只见梁氏掩面而泣,黄忠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小儿怕是不行了,天不怜我黄汉升啊!”
李牧当下大惊,心道:希望自己没有来迟,可以救下黄叙。随即,李牧连忙走到床边,只见黄叙面色苍白,双眼紧闭,呼吸微弱,身体微颤。李牧赶紧检查黄叙的瞳孔,颈间脉搏。还好,生命体征还算良好。李牧紧接着给黄叙把脉。
黄忠夫妻早在李牧走向床边的时候,也跟着走到李牧身边,这会见李牧剑眉紧锁,面色严肃。梁氏当即哽咽着问道:“李公子,叙儿他是不是没救了?”
李牧轻轻的放下黄叙的胳膊,连忙回道:“大嫂,别担心,黄叙他还有的救,还好时间不算太晚。”
只见,黄忠眼睛猛的一亮,还不等黄忠说话,梁氏连忙问道:“李公子,妾身给您跪下了,请您一定救救叙儿。”
李牧连忙起身,双手扶起梁氏,正色道:“大嫂,我与黄大哥一见如故,自然把黄大哥当做兄长看待,救小侄儿自然是份当所为的事。大嫂你这是折煞李牧了,若是大嫂不介意,以后叫我定国好了。”
梁氏点了点头,黄忠看着李牧正色道:“定国贤弟若能救得小儿,汉升就算肝脑涂地,也会报答。”
李牧正色道:“汉升兄,你严重了,大丈夫岂能挟恩图报!就算是萍水相逢之人,我李牧也会施以援手。更何况,我与汉升兄一见如故,早将汉升兄当成了自家兄弟,救小侄儿,自然是分内之事。”
黄忠心下一怔,此人眉宇间英武不凡,正气凛然,言语间皆是肺腑之言,端的是义盖云天的英雄豪杰。想必此人并非寻常百姓,若是他日有用得着他黄忠的地方,他黄忠定当鞍前马后,义不容辞。
黄忠连忙说道:“定国贤弟,汉升所说皆是心中所想,若有用得着汉升的地方,尽管开口。”
李牧笑着说道:“汉升兄,此事容后再说,先给我找张纸来,我把药方先写出来,待会儿我去抓药。我保证,黄叙用了我的药,不出七日,必可痊愈。”
黄忠连忙找来纸笔,片刻间,李牧就已经将药方写好了。李牧笑着说道:“汉升兄,大嫂,你们且先在家里照顾黄叙,我去抓药,这些药比较难找,我去比较方便些。”黄忠见李牧这般说,也不好再强求着抓药。
梁氏见李牧出了门,转身走到床边坐下,一边轻拍着黄叙,一边柔声说道:“相公,不管定国能不能救的下叙儿,我们都得感谢人家。”
黄忠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定国并非寻常百姓,想必钱财于他来说,不能表达对他的谢意。况且,咱们家也没什么钱财。我空有一身武技,若是定国有用得着的地方,我定会义不容辞。以我看,定国是胸有大志的人,想必会有一番作为,若是能追随他,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还不到半个时辰,李牧抓好药就回来了。黄忠连忙请李牧坐下,给李牧递了杯茶,说道:“定国,先喝杯茶解解渴。”李牧笑着说好,然后李牧把如何煎药的都详细的说给梁氏听,随后,梁氏就去煎药了。
李牧心中思忖道:没听说黄忠有女儿的啊,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历史轨迹发生变化了。李牧忍不住问道:“汉升兄,今年贵庚啊,现在也算是儿女双全了,正好是一个‘好’字。”
黄忠回道:“黄忠虚活了二十八,至今一事无成,小女叫黄舞蝶,今年十一岁,小儿叫黄叙,今年九岁。”
李牧笑着说道:“汉升兄且莫叹气,自古有言是‘先成家,后立业’。如今,汉升兄也算是家已经成了,不知道汉升兄今后有何打算?”
黄忠摇摇头,说道:“唉!汉升乃乡野村夫,如今叙儿又重病缠身,只怕以后也只能种田,在家照顾他们几个了。”
李牧说道:“汉升兄,至于黄叙的病,你不用担心,我李牧既然敢说治好他,那就一定能治得好。黄大哥,黄叙的病治好了,你有什么打算?”
黄忠沉吟道:“定国,实不相瞒,去年我听说朝廷要出兵攻打鲜卑,我本来也是去并州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