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火重生之君临天下-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凉大捷,周培公的功劳实在图海之上,调任奉天提督,原就为西边战事再用,此时岂可轻易变更?想着,不禁微微一笑,正要说话,李德全挑帘进来说道:

    “万岁爷,粤闽滇浙海关总督魏东亭来京,递牌子请见呢!”

    “来了么?在哪里?叫他进来!”康熙一跃而起,大声吩咐道,“他必定刚到──叫御膳房弄几个菜,样数不必多,要现炒,不要温火膳,实惠一点!”说话间魏东亭已是进来,跟在身后还有个人抱著文书,却是内务府掌玺堂官何桂柱。

    魏东亭出京已三四年,虽然与康熙有君臣之分,毕竟自幼同行同坐,君臣交情甚深,他一进来便听康熙吩咐叫人关照自己,不知怎的,鼻子一酸,几乎坠下泪来,一边恭肃叩头,一边说道:“奴才魏东亭恭见主子爷!您瞧我这是怎么了,只是淌泪儿──胡子一大把的人了,真不成体统!”

    这是真情实感,康熙由不得心里一热,一腔高兴化作了感慨,盯着魏东亭,良久才道:“是啊,你如今也于思于思的了。家里老小如何,朕的孙阿姆呢?吃得动东西么?”魏东亭忙拭泪笑道:“托主子的福,奴才的母亲身体尚健,只是想念主子,日日都要念叨几遍儿。这次奴才进京,母亲将秋天专为主子泡的醉枣带了十坛,她说主子最爱进的。贱内史鉴梅,今年产下第二胎,已在折子里奏明了的……”康熙笑道:“朕答应给这孩子起个名儿,就叫──魏俯罢──横竖不久就要见面的。朕明年南巡,叫鉴梅给朕糟两坛好鹅掌预备着侍候!”说罢便笑,又问何桂柱,“你有什么事?”

    “回万岁爷的话,”何桂柱笑嘻嘻地叩了个头,说道:“奴才送折子来了,里头有靳辅修复萧家渡的折片,阜河已开了一半,下余的明年秋汛前可望竣工。这一件是礼部司官拟的去奉天从驾名单,要不要先让熊赐履瞧过了再进主子御览?再一件是李光地奏请,主子北巡,由太子在京主持朝务的折子,一并请皇上定夺。”

    康熙点头笑道:“何桂柱这两年读书用功,长进了,只这几句话说得就比先前简捷明了……”拿起名单瞥了一眼丢给熊赐履,道:“你再斟酌一下,朕又不是去游山玩水,李光地、查慎行这些文人墨客就不必从驾了,有高士奇尽够了。东亭难得回来,陪朕一起去盛京走走吧?”魏东亭忙叩头道:“这真是意外之喜,奴才巴不得呢!正怕主子撵奴才回去呢,有好些个事得从容回主子呢!”一时御膳房来禀说菜已备好,康熙因笑道,“不要送来,在这儿他吃不好──还到侍卫房和你那几个朋友一道儿,吃得香甜。朕后日启行,你这就去给老佛爷先请安,看看京里朋友故旧,再瞧瞧苏麻喇姑,后日天不明就递牌子进来──你跪安吧!”

    魏东亭连声答应着下去,康熙方拿起靳辅的折子,一边看,一边用指甲划着,口里问道:“皇帝出巡,太子在京坐纛儿,原没有什么说的,只怕他还太小些吧?”索额图忙笑道:“小主子虽说年幼,外头大事都是皇上主持,他在北京不过学习着看折子,见大臣,内里又有熊老夫子、汤斌他们照顾,李光地也不从驾,也能帮办事务,皇上也不必过虑。”明珠也笑道:“索相说的极是,奴才说句狂话,当年主子登极,才八岁,个子怕还不及小主子如今高呢!要紧公事自然还是发送皇上行在之地,其余不相干的,外头的臣子们计议了,里头老佛爷也能照应,大阿哥和三爷也侍候着太子,还不是严严实实?”康熙没有留心这两个臣子话中细微差别,沉默移时,笑道:“就是这样。不过太子既然摄政,也得有些体统。索额图从前奏过,请给太子服饰增制,因他还小,朕没有答应。现在既出来办事,虽然与阿哥们是骨肉,到底有君臣之分,朕看太子朝冠,可以用玄狐,东珠加至十二颗,其余皇子青狐朝冠,东珠十颗,以示分别──熊赐履,你是礼部上的人,你说呢?”

    熊赐履早已在凝神静听了,历来太子监国,其余诸皇子绝对不容干政,如今要太子和皇子都来办理朝政,这就是大大不妥。但清朝自关外带来的规矩就是如此,要动这个“祖宗家法”可非同小可。他当然听出了索、明二人的弦外之音,但自觉哪一个也惹不起。思量半晌,缓缓说道:“其实服饰改不改并不十分要紧,要紧的是君臣名分,得有明诏训谕。不过皇上既说了给太子加制,除了衣帽,还有礼仪,得叫礼部据前朝体制成例,规划出来,就不致于紊乱了。”

    康熙这才品味出来,几个人意见并不一致,当下也不及细想,只说了句:“就依熊赐履所奏,叫礼部拟了朕看。”便命众人跪安。

    隔了一日,康熙的车驾由东直门出京,向北进发。因先有旨意,不许礼部兴师动众地大设卤簿,所以只坐了一辆曲柄黄盖的绿呢暖骡轿车,因穆子煦留京侍卫太子,只武丹带了二十多名精悍侍卫簇拥着康熙迤逦而行。太监李德全架了海东青和一干内监骑马跟着,索额图和明珠跟在轿车后听招呼。魏东亭和高士奇尾随断后。这两个人互知都是康熙的心腹,一个好学谦逊、和蔼沉稳,一个滑稽多智、博学广才,一边扬鞭行路,一边相互交谈,不多时便相结为友。

    行了四日便出古北口,外边就是辽阔的蒙古大草原──由此向东,过承德府、涉大凌河、辽河,由凌源,过朝阳、喀拉沁左旗,便可到奉天了。

    康熙生在内地,在紫禁城长大,见惯的是栉比鳞次的房舍,曲径幽深的巷道,也曾在京畿山西一带巡视过,那关内山河,总不免给人一种狭窄、闭塞的感觉。乍出长城,远近一望,草树连绵、狐兔竞奔,黑水白山间草原一了无际,但觉天高地广。一阵风吹来,云动树摇,白草伏波簌簌作响,真让人耳目一新!康熙在轿车里坐不住了,兴致勃勃地跳出来,在草地上蹦跳了几下,孩子似地哈哈笑道:“好啊!春风爽人,美哉!”武丹也笑呵呵地说道:“奴才十五年没来关外了,瞧着真是亲切,再过些时嫩草出来,那才真叫美呢!当年奴才在外头当马……”他突然不说下去,当“马贼”毕竟不是件光彩事。康熙却不理会,接过一个侍卫手中弓箭,一跃纵上了专为他备的大青驹,缰绳一抖轻加一鞭。那马原出蒙古,久在御厩形同牢笼,此时见了草原,真是如鱼得水,就地撒欢儿兜了个圈子,长嘶一声狂奔出去。魏东亭双腿一夹,风驰电掣般赶了过去护驾。十几只黄羊,两只狐子被他们惊得“呼”地从草丛中窜出来。康熙大喜,从箭囊中抽出一支雕花狼牙箭搭上了,扯的满月一般,“嗖”地射了出去,一只黄羊“哞”地一声翻倒在草窝里,打个滚儿不动了。

    “李德全,放出朕的海东青!”康熙在马上扬弓大笑,“东亭,你和素伦从北边绕过去截住这群畜牲。武丹,你楞什么?到西边堵住──高士奇跟着朕来捡猎物──其余的到东边,不要叫它们跑了,嘿!这群畜牲!”

    “扎!”众人高声笑着答应一声,散开来围捉这群没命奔跑的野牲口。李德全解开缚在臂上的海东青,那猛禽尖啸一声双翅展开,足八尺有余,直冲云霄,在天上盘旋一个大圈子俯冲下来,已是按倒了一只黄羊,伸出钢钩一样的爪子抓住羊头皮,扑几下翅,竟提起二十余丈高!侍卫们欢声雀跃,齐声大叫“好!”海东青却将那羊直摔下来,又去寻捉猎物。

    高士奇白面书生,几时见过这种场面?张嘴呵呵大笑,纵马紧跟着康熙,一连捡了三只黄羊搭在马背上。眼见武丹从西边又赶回了四五头吓昏了头的黄羊,竟冲自己奔来,高士奇一时手足无措,只用手指头大叫:“快,快!”康熙眼明手快,几声弓弦响,早又倒了两只。高士奇眼见一只黄羊腿上受伤,熬着疼一绷一跳跑得很慢,高兴的跳下马,也不知哪来的劲,几个疾步追上,两手拧住了黄羊的耳朵,骑压在胯下,一边解了衣带毫无章法的捆缚,一边喘吁吁的高叫:“皇上,皇上!奴才也逮住一只!”一抬头,见康熙飞骑走远,忙上马猛追过去。这时,远处一片声儿的鼓噪大叫,夹着武丹得意的怪笑──西北两边侍卫会合,活捉了那两头狍子和两只黄羊。

    康熙将剩余的四五只黄羊赶得逃进一个小山峪里,见暮色苍茫,路也没有,骑马已是不成,方扬着鞭哈哈大笑。回头见武丹、高士奇和三四个侍卫赶过来,便道:“甭追了。天到这时分,再有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