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老先生的女儿还小两岁,后来,据说是在师母的强烈反对继续雇佣的背景下,那位老先生动员水儿到学校去做模特。
她有很白的皮肤,能看出皮肤下面蓝色静脉的流动。而且,有一般模特没有的眼神,再加上她非常配合老师上课时的安排,因为一堂全身人体课要将近3个半小时,中间每隔30分钟休息5分钟,如果摆一个比较强烈的动态,体力的消耗其实非常巨大。水儿做得很卖力。不知怎的,我挺同情她的,我甚至想娶她做老婆,如果她愿意的话。可是,遗憾的是我产生这个念头没到一个月,她就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有人说水儿被人强暴了,自杀未遂,也有人说,她被一位大款看上了,成了一只金丝鸟,谁知道呢?总之,我心里真的对她很怀念。
美院不“美”,甚至也像惟利是图的整个社会,滋生出了许多让人憎恨的丑陋。很快,我厌倦了这种呆板无趣的校园生活,没等毕业就离开了学校,跑到北京做了一名“北漂”。我自然有过心理挣扎,可在理想面前,这些挣扎通通被无可遏止的激情所代替。
固然,这种激情有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动因素,但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上横亘着多么大的艰难险阻,我都不会后悔当初的抉择!是的,我不后悔!
春暖花开,前行的路上有爱相随(2)
那是1994年的秋天,距离现在已经整整10年了,我也由一个桀骜不驯的热血青年,被生活驯化成了一名成熟而稍显世故的“艺术长者”。在无数个黎明黄昏,亦或辗转难眠的夜半,回首这些年所走过的路,我不禁感慨万端。
我家住在杭州,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可是我却对它没什么留恋,或许是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吧。我决定北上,没有人为我送行,只有一只行囊和一个画夹陪伴着我踏上这变幻莫测
的孤旅。
第一次来北京,像所有第一次出门远行的人一样,一路上我瞪大双眼,好奇地望着车窗外陌生的世界,让我失望的是,直到临近北京城,我看到的都是一派破败的景象。这与我对北京的想像出入颇大。
汽车到站后,我打消了逛一逛北京城的念头,直接拦了辆出租,让司机把我带到画家村去。出租刚一启动,我就闭上了眼睛,我想像着一睁开眼,便会来到一个像巴黎那样充满着艺术气息的村落——艺术之村。
不料,画家村也让我大失所望。所谓画家村竟是一个看上去十分脏乱的村落,垃圾任意撒在路上,虽是秋天,也有苍蝇成群飞舞,时不时有脏水从门口毫无防备地泼出来;房子破败的居多,来来往往的人衣衫不整、垂头丧气。这哪里是北京呀,分明是个偏居一隅的小山村。
让我又好气又好笑的是,刚走近村口,我就碰到了两个头发凌乱、穿着劣质衣裳的青年男子,他们向我走来,压低声音问:“哥们儿,要不要碟片?看了很过瘾的哟,买几张看看吧!”
我吓了一跳。见我惊慌,其中一个青年嗬嗬地笑了起来,另一个则向我解释说:“哥们儿,买几张吧,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可以便宜点给你,外国的中国的都有。”
说着,他亮出一个蛇皮塑料袋,摸索半天掏出一张VCD光碟,把外面的封套亮给我看,我瞥见是一个全裸的外国女郎,一双大腿向着画面外张开。
我虽然在美院时见过几次女模特的裸体,但光碟上的全裸女郎仍把我吓了一大跳。我满脸通红,心扑扑直跳,不敢看他们的脸,转身就走。两个青年哪肯放过我,追在我后面大叫着:“哥们儿别走呀,便宜点卖给你,30元,30元随你挑——哎哎,傻×!”
我背着画夹,摆脱了这两个苍蝇似的人后,开始挨家挨户找出租屋。让我失望的是,每走过一个小院,都见门上贴着一张“本院落无房出租”的告示。无房出租,还写广告干吗?不过,这反倒证明这一带有房出租,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我沿着村中小路绕了好长的圈子,可是并没有发现哪个院门贴着“有房出租”的告示。而这里的院门又大多是关闭的,一时也很难找人来问。我踌躇了一阵,终于鼓起勇气决定问一问过路的人。
正想着,见一位老者拎着鸟笼向我走过来。我满脸堆笑,叫住这位老者:“大爷,向您打听一下,这一带有房子出租吗?”
“这一带都是出租房子的,不过最近有没有空房我不知道。今天几号?”老者停下来,晃着他手里的鸟笼说。
“23号。”我想了想答道。
“那可就麻烦了。”老者说,“一般月底才有房子,因为那时会有许多租着的人退房。23号嘛,还早。”
恐怕得住几天旅馆了。看看太阳已缓缓西沉,我感叹时间在这个时候过得好快,真是该快的时候太慢,该慢的时候却又太快。我决定先定下旅馆再说,于是以最快的速度出村,往北大后门走去,想着北大的招待所可能会实惠些。
到了北大后门口的那条流向清华的大水渠旁,正要找人问进北大的门在哪儿?招待所在哪边?一眼却瞥见了电线杆上的租房广告,可惜后面的电话号码让人撕掉了。我立时领悟其他电线杆上也会有这样的广告,忙奔向另外的电线杆,确实每一根电线杆上都有,只是通通被撕过了,没有留下一个电话号码。
我摇头苦笑,放弃了希望,然后找了一个在公交站牌下等车的小姐,问北大怎么进去,知道招待所吗?小姐笑了笑,抱歉着说不知道,她对这边也不熟。正在这时,我在站牌的背面,发现了一个租房启事。我于是拨通了那个电话,按照对方在电话里告诉我的路线,我很快找到了他家的那个小院,看了看房,觉得还不错,最后以65元的价格租了一间七八平米大的小屋。
就这样,我住进了画家村,我的“北漂”生活也从这一天正式开始。
从搬进画家村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不得不忍受每天从早到晚从隔壁院落里传来的又锯又敲的声响。原以为那儿住了个小木匠,后来才知道对方自己动手做画框。不知道他一天能画多少幅画,但我确定他一天至少能做10个画框。
和我住一个院的,是做装置的,曾经看到他有一整天在院子里拆沙发——那个沙发是从小区的垃圾堆里捡来的,他把沙发表面的蒙布掀开,把里面的弹簧全部拆下来,再把弹簧上缠的小布条拆掉,一边拆还一边按着弹簧说:“你看,质量多好!”
这些“质量好”的弹簧,后来成了他装置作品里的材料。不久,他就靠着这些作品去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参加了一个国际大展,获得了大奖,并靠着这个大奖留在了加拿大,成了画家村中一个颇为传奇的成功人物。
春暖花开,前行的路上有爱相随(3)
这位做装置画的年轻人叫宋双,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来到北京不到一年。由于身处热带,他的脸被太阳晒得黑黑的,他的性格和作品也同样可以用一个“热”字来形容。而他的作品也主要表现的是热带风情,色彩丰富而鲜艳,带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
这正应了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与幸运的宋双比起来,我在成功路上所付出的代价,就显得大得多,甚至一度超出了我来北京前的想像。
到北京后不久,我便面临了经济危机。来北京前,我卖掉在美院学习两年所积累的所有生活用品,只换得了100元钱,加上我攒下的父母给的那200元生活费,一共只有300元,带着这300元,我莽莽撞撞地闯到了北京。
从杭州到北京的车票加上房租,再加上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一个月不到,200元便花光了。而我开夜车赶出的几幅画,却一幅也没有卖出去,这完全打破了我当初的设想。看着塑料袋子里那不多的几粒米,我明白我已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躺在床上不无自嘲地听着肚子里发出的怪叫声,我感觉有一块大石头压到了我的胸口上,让我喘不过气来。
我原先是这样设计的:“堕落”一次——一生只准“堕落”这一次,用最快的速度,画几幅市面流行的画,卖他千儿八百元钱,然后靠这些钱生活三两个月,埋头搞我的“艺术创作”。
我要画就画出精品来,到那时,我的一幅画就不是那些“堕落”的画价可以相比的了,千万百万暂时还不忙着去想它——那是早晚的事,十万八万块钱一幅画总可以了吧。有了钱后,我不就可以安心地搞我的“艺术”了吗?
这个时代,只要有才,就会有“财”,有了“财”我还怕饿死,还怕在北京待不下去?只要在北京立住了脚,成了气候,凭借着这块跳板,冲出亚洲乃至走向世界,还不是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