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非常情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由“非常”而至“平淡”,或许才是真正的“思者”应走的道路。    
    注释:    
    '1'。转引自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58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51    
    


关于本书拯救灵魂之狂

    赵丽    
    小说从张维退学与自杀未遂开始,让人感到一种悲情的气氛,当翻开书的扉页时,我不禁在想,这部小说是否又是一个被人们说多的说滥的大学生恋爱的主题呢?    
    在读了《非常情爱》长篇小说后,我不由的为这篇作品精巧的构思、娴熟的手笔,匠心的刻画和深邃的意蕴而惊叹。徐兆寿在这部张达50多万字的作品中,凭着对生活的把握和作家的直觉和体验,通过对朱四维、易敏之、张维等三代人人生的描写,再现了特定的历史年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价值观、爱情观,探究了人类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值得一看。    
    《非常情爱》故事情节在张维和老师易敏之的矛盾中缓缓展开。这一展开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张维和老师的学术思想和道德观的矛盾,一条是他和吴亚子的爱情矛盾,其焦点是张维对社会的叛逆上。《非常情爱》的整个故事情节在一个三维空间里缓缓展开。这一空间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而确立,其焦点为反叛。朱四维、易敏之和他们学术上的对头等老一代的恩恩怨怨代表纵轴,自上而下从过去伸向现在和未来;吴亚子和张维等年轻的一代的生活则从横切面展开。两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愁都在故事的叙述中交织在一起。书中的张维出身贫寒,他深深地热恋着吴亚子,但吴亚子的父母处于门第的偏见,看不起张维,而张维意识不到他和吴亚子根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吴亚子最后离开他,在父母的帮助下,到南方去发展,吴亚子是个贪图享受、爱慕虚荣的女子,她如果和张维就过不上那种她渴望过的日子,这里反映出的是两种世界观和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吴亚子的离开深深地伤害了张维,他想到了自杀。一种畸形而疯狂的心理使他把自杀付诸行动。在全校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张维醒悟了,其实,情爱不过是生命战场的一种战斗形式而已,从吴亚子对他的背叛和他对过去世界观的背叛,使他从极端走向平和,走向人生的成熟。如果仅仅从张维的恋人之爱,师生之爱来评价张维是狭隘的,故事也会落入老套的写法中去。但作家在司空见惯的主题下,给张维等人物赋予了较为深刻的社会内涵,展示出其娴熟的可驾驭艺术的才智和能力。    
    首先,作家在书中对爱情和生命作了全新的诠释,对性科学、宗教、哲学、甚至玄学都进行了探索。整部小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讴歌了生命的张力。在作者眼中,爱情意味着奉献、真诚和宽恕。张维在书中和几个人产生了爱,他不管爱谁,都付出了真心。他的爱很纯,没有任何功利意识。在有些文艺作品中,往往写爱就是一种缠绵悱恻、就是泪水,而作家已经把他的爱放到社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去描述,就使他的爱带有社会发展的痕迹。    
    论及生命,作家将朱思维,张维等人的思想发展轨迹,从对哲学的思考延展到对人生的思考。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拼搏和进取。张维说“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探索真理,就是要在这个欲望横行、物质先行的时代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就是要放下个人的私利而还天下以公心,就是要打破中国人以宁静为核心的人生哲学,要建立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悲剧哲学。人生就是一场悲剧,只有悲剧才有意义,才有价值,才能震撼人。”这种性格和和一系列行动,使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启示和召唤。    
    其次,小说在情节编排上作家有其独到之处。他在继承传统的写法上进行了创新。以往的小说写大学校园里的事情,就围绕着校园内发生的一切事情来展开,但作家已经将社会学和小说不露声色地揉为一体。他相信自己的身心在腐败的大地上是活着的,彩虹在他的血液中升起,他看到了全新的将来。此书通过多角度建立广阔的空间,使我们能够随着故事清洁和人物的悲喜,思绪漂移,感受到震撼的力量和情感、爱恨的冲动,使读者看起来绝对不会觉得冗长和枯燥。在《非常情爱》中,作家将张维的成长放到一个社会大环境中去表述,从故事的表层读者看到的是张维的狂、桀骜不逊、有时是放荡不羁,但通过他的狂,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他是一个思想者。作家把与他有关的人物用跳跃式的写作手法将全书出现的人物的生活碎片拼贴成一幅幅完整的画面。    
    说到人物塑造,《非常情爱》中的男男女女都可谓个性丰满特点鲜明。作家先将吴亚子等人放在特定的时空中对她们进行剖析,尔后又用神奇之笔为我们临摹了一幅人生观景图。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人物的语言几乎都有所指。易敏之的刚强浪漫、张维的倔强叛逆可谓凹凸多彩。张维是生活的强者、命运的弄潮儿。他在遭遇许多挫折时屡败屡战始终不服输。因为他不迷信任何人,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他认为人生就在于拼搏进取。他的硬汉性格的另一面是充满激情。从他对吴亚子的痴情、二人携之手漫步于街头的描写中就可见一斑。他不是一个任由别人塑造的小绵羊,更不是一个性格刚强功于心计的人,他也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庸人,更不是一个奸诈的小人。    
    在小说中,作家对女性群体也着墨地用心去描写。她们的性格虽然不同,但她们身上折射出来的是传统女性的不同的美。其中有曾和张维父亲有过相知相爱的农村妇女,令张维一想到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妹,就难免不流下同情之泪,宁可自己咽下心中的苦果,也不会怪罪命运对他的不公。杨霞是传统与现代的象征,她的温顺谦和;她对张维的关怀和支持,对张维的祝福都表现出女性的柔和之美。从她对易敏之的爱中,她理解了张维,他们共同又理解了他们的导师。而曾一度和张维走得很近的他的老师穆洁则注重和追求的是女人的经济和人格的独立,她是金钱和爱情——鱼和熊掌她都要。她不管张维如何对她表白,仍然不愿放弃自己所已经拥有的一切,更不愿意去为张维当陪衬的角色,她的聪明和现实令人扼腕叹息。    
    综上所述,徐兆寿的《非常情爱》是部思想艺术价值颇高的佳作,也许它不会像当前流行的写风花雪月畅销小说那样,很快让人意识到其价值,但这部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凝重的社会底蕴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小说为广大读者了解和洞察中国知识分子纷繁的心态和心路历程提供了广阔的场景和生活画面。这部书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不仅是知识分子审察自己的一面灵魂的镜子,而且会让各个层次的读者大饱眼福,绝对是一部上乘之作。    
    


第一部分两个惊魂之夜和一封神秘的信(1)

    许多年以后,他们虽然各奔前程,各觅幸福,淹没在各自的命运中,但他们仍然会在某个清晨或午后,突然睁开记忆的眼睛,注视和回味那让他们足以惊颤一生的事件。    
    那还是有些保守的年代,爱情常常被逐出校园,人性也总会被误解。    
    那是夜里一点钟左右,他们还相拥着在校园里走着。他大概有一米七八左右,她大概也在一米七左右。后来,他抱着她,他的双手放在她的双臀下,她则整个地搂着他。他们的双唇一直紧紧地挨着,四目很少分离过。整个晚上,他们几乎都是这样疯狂地度过的。他们舍不得对方离开,生怕一离开就再也看不见了。在生物园附近,他们听到有人在呻吟,便好奇地手拉手地过去看。在一片竹林后面,两个赤条条的身体在痉挛。他们的手突然间紧紧地捏在一起,忘记了疼痛。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包炸药,她也一样,在刹那间湿透了。他们赶紧转过了头,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手拉着手往回走。那呻吟声在暗夜里本来就非常突出,现在他们觉得整个校园都在呻吟,甚至整个北京,整个大地都充满着这呻吟。它惊心动魄,地动山摇。在那个年代,它比一场战争还要让人眩晕,让人激动,让人害怕。    
    两包炸药紧紧地挨在一起,只觉得自己膨胀得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