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男人的黄金时代-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在日本的一般的中小企业部都广泛采用了电脑。虽然说电脑在一个公司里的作用非常大,但它并不能代替一切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和联系中,负起支配作用的并不是电脑,而是人际关系。电脑是一个死的东西,人才是活的,因为在工作中很多都是靠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来开展工作的。而在这些工作的细节方面最为精通的人恐怕是那些三十多岁的职员,因为四十多岁的人一般处理的都是些较大的事情。
    换句话说,三十多岁的职员所干的工作主要是处理一些实务性的事情。他们的工作在一个公司里只能算是很小的部分,他们只是公司的一块砖、一片瓦而已。在以往的历史时代,朝廷任命州牧(古时朝廷任命的地方官)时,总要劝他们不要口出狂言、随便发誓表决心,而是要在上任后向前任州牧虚心请教、把握好自己的工作方向、务实工作,而不是招摇过市、只说不做。
    的确应该这样。如果话说过多,可能会使自己自食其果,不能兑现自己的诺言。这时倒不如什么也不要说而脚踏实地工作。
    但是,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来说,这种工作态度却显得过于保守。他在逐渐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后,也许想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然后他们又得加倍努力以期得到别人的承认。不过,老实、慎重的人一般都不会这样做。
    对于有能力而且十分活跃的人,人们会拭目以待,期待他在公司的表现以及他的企划能力。同时人们还期待他具有说服、号召下属的能力。
    一提到企划能力,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制定新的计划。其实,对惯例提出革新、改善也是企划能力的一种表现方式。
    下面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对此作一说明。我们知道,日本有一家叫做“日本钢管”的企业。“日本钢管”既可能读成nihonkokan,也可读成nipponkokan(日本读音)。实际上,这个大企业的名称应读为nipponkokan,但是,如果你在上任后,其中有一个客户是“日本钢管”,而且,由于你的下属都把它读成nihonkokan,也许你会想当然地把它读成nihonkokan。
    但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当具有的素质就是不要轻易接受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事实上,很多成功都是从对所谓的常识提出质疑而开始的。
    作为一个管理者,他应具备敏锐的目光,要从旧事物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如果你和其他下属一样,沿用nihonkokan的错误读法,那么你就会像往常一样向日本钢管发出错误的信函。而且,在与日本钢管的职员进行商业谈判时,你也会不停地称呼对方为nihonkokan职员。每个人都一样,如果自己的名字或自己的公司的名称被对方叫错了,自己的心情总是不大好吧。这有可能导致你们双方之间的关系破裂。
    可见,在从前任人员手中接替工作时,不可照搬旧模式,而是应由自己逐一审查客户的名单、记录。要查清楚一切有疑问的地方。在刚才所举例子中,新任管理者就应首先从“日本钢管”的读音入手,逐渐发现、纠正错误。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断地取得成功。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拙劣的管理者之间的差别也不过如此,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前面已经提到过,我们在阅读英雄伟人的传记时可以看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处理日常杂务时都是兢兢业业、认真踏实的。他们并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梦想着要大干一番改变历史的事业,他们也是从一些日常小事入手的。
    对于同一简单的现象,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一个拙劣的管理者就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在走廊中发现了纸屑,普通的管理者就不会对此多想,认为这只是一些纸屑而已。但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则会分析为什么会在走廊上有纸屑出现,为什么职员对此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职员太忙呢,还是因为他们心情郁闷的原因呢?
    同样道理,对于人手不足这一问题,优秀的管理者和拙劣的管理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一个拙劣的管理者会简单地认为这仅仅是因为人手不足,所以工作才不能如期开展。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会进一步深究这究竟是“人不足(人数不足),还是手不足(人数够了,但工作效率不同)”,从而找出问题的症结,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管理者要着手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出质疑,不断地革新。
    要发挥企划能力得先具备的条件
    一个企业最大的使命就是如何在企业的竞争中取胜并生存下去。因为它们随时都有倒闭、破产的危险。而企业要生存下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要不断地赚取利润,第二是要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但是,利润绝大部分是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时即使是全公司所有职员都拚命工作也会不尽人意,而人际关系则不一样,它是由公司每个职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个企业要赚取利润,培养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首先,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人力;第二,企业必须拥有相当的财力;第三,企业必须拥有成品、建筑物、机械、汽车等物力。这三大基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缺一不可。
    在二次大战前,一个经营者、管理者只要能有效地利用好其人力、财力、物力便可稳获成功。但现在则不同,还有两大要素也必须考虑进去,那就是“时间”与“环境”因素。人力、物力、财力都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在环境因素中,公司内部的治理整顿是我们看得见的,但还有一些环境因素是我们很难把握和预测的。
    在上一章我们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在此我们把这一例子再发展一下,假设该公司与它的客户之间要花六十分钟来运送货物。虽然有两个职员来运送货物,但还是不能完成任务。假设这是由于人手不足之故,这时可以招聘一名新职员,也可以从其它部门暂时抽调一人来帮忙解决人手不足这一问题。
    但是,有时即使人手够了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如果在途中遇上道路修护而阻碍了交通,这时可能要花九十分钟才能达到目的。不过,即使知道了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司没有这样的管理环境,职员认真工作和道路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而其更深的原因恐怕是日本企业的职员一般都沉浸在终身雇用制的温床里,所以很难成为一名真正职业化的职员。而在其他国家则不一样,其它国家的职员有很强的权利意识,认为公路的修建是靠自己的纳税才能得以开展的,各种公事也是从自己公司的税收中建成的,所以公路应是自己的财产。在遇到道路修护而阻碍公路时,他们会立即与有关部门协议相应的补偿、善后政策。如前所述,他们会把自己的公司、客户、公路这三点放在同一面上来看待。而日本的公司则只考虑公司、客户这两点,而不考虑公路这一方面,因此职员也不会向公司报告实际的道路情况,公司当然就意识不到这一个问题。我们有时到各种政府机关去,其领导总是向我们问到相同的问题:“我们的职员在会议室一言不发,而在烧烤店则大谈工作。这怎么办呢?”我们对此也只有一个答案:“那就只好在会议室烧烤啰。”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同时也应把道路因素计算在内。比如说,通常来回一趟要花两个半小时,当然偶尔一两次多花点时间倒没什么,但如果经常都要花四个小时才能来回一趟,那就应当追究其中的原因。而且,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工作环境让职员向公司报告实际的道路情况,那么自己作为一个管理者也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某天一位新进职员发现了另一条道路,这条道路虽然有点远,但由于没有路障,所以多需十分钟,共需八十分钟即可,那么这三个负责运送货物的人每人便可少十分钟,这无疑会使公司减少很多损失。在确认了新道路的安全性后,这三个人加起来就以可省了三十分钟。
    滥用资金、损坏物品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一般的科长之类的管理者也看得出来。但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不但要能把握这些具体的东西,还要能把握住时间、环境因素并能充分发挥、开发下属的新才能。
    可见,培养企划能力完全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没有善于发现新事物的能力也不可能培养出企划能力。
    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也不可能培养出企划能力。甚至可以说,如果准备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