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吴王一开始不相信,就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听说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氏,吴王大怒,说:“伍员果然欺骗我!”等他出使回来,吴王就派人送给他一把属镂宝剑,让他自杀,然后任用伯嚭主持国政。
勾践于是召见范蠡,说:“吴王已经杀了伍子胥,阿谀奉承的人很多,可以进攻吴国了吧?”范蠡说:“还不可以。”
4。 夫差之死
到了第二年春天,吴王北上与诸侯在黄池会盟,吴国的精锐部队都跟随吴王北上,只剩下老弱残兵和太子在都城留守。勾践又询问范蠡,范蠡说:“可以了。”于是勾践派遣善战的水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君王的卫兵六千人、在职军官一千人,讨伐吴国,杀了吴国太子。吴国向吴王告急,吴王正跟诸侯在黄池会盟,害怕天下诸侯知道这一消息,就加以保密。吴王在黄池会盟完毕后,派人用厚礼向越国求和。越王估计自己也没有能力消灭吴国,就跟吴国讲和了。
这以后的第四年,越国再次讨伐吴国,把吴军围困了三年,吴军彻底失败。吴王被困在姑苏山,派公孙雄赤祼上身,用膝盖跪地前往,向越王求和说:“孤弱之臣夫差冒昧地倾吐肺腑之言,曾经在会稽山得罪了君王,夫差不敢违背天命,得以跟君王讲和然后返归。如今请君王像当年在会稽山一样,赦免了孤臣的罪。”
勾践心中不忍,想答应他,范蠡说:“会稽山那件事,上天把越国赐给吴国,吴国没有接受。如今上天又一次把吴国赐给越国,越国怎能违背天意呢?况且君王早起上朝,很晚才休息,不就是为了吴国吗?谋划了二十二年,一旦放弃它,可以吗?再说上天给予而不接受,一定反而会受到上天的惩罚。‘砍伐树木做斧柄,斧柄的模样就在旁边’,君王忘记会稽山的厄运了吗?”
勾践说:“我想听从你的话,却又不忍心这样对待他的使臣。”范蠡于是击鼓进军,吴国的使者哭着离去。勾践很可怜夫差,派人对他说:“我把你安置在甬东,做一个百户人家的君王。”夫差辞谢说:“我老了,不能侍奉君王!”于是自杀。
“黑字立柱”范蠡(1)
性别:男
出生日期:约前517年
职务:上将军
主要成就:辅助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死亡日期:约前420年
1。 卑辞厚礼求和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越王勾践得到吴王夫差准备攻越的消息,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结果在吴越夫椒之战中惨败。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范蠡提出了暂时屈辱求全的策略,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和,如不答应,就由越王亲自到吴国做人质。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劝告,休战撤兵,并允许越王到吴国做人质。
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三年,备尝屈辱。一天,吴王夫差单独把范蠡找去,对他说:“勾践给我当奴仆,你何必还跟着他?俗话说,‘聪明妇女不嫁败亡之家,明哲臣子不跟国灭之君’。你若抛弃勾践归顺于我,我就免除你的苦役,让你做大官。”
范蠡跪下说:“感谢大王的好意。俗话说,‘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是败国之臣,何敢再望富贵?还是让我跟着旧主为您服役吧。”
吴王见范蠡意志坚定,只好作罢。三年后,放勾践、范蠡回国。
范蠡回国后,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了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国,暗中积蓄力量的兴越方略;同时实行“美人计”,将自己的爱姬西施献与吴王,以使他沉溺女色,分散精力。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迅速强盛,吴国则实力削弱。
前478年(周敬王四十二年),范蠡、文种建议越王勾践乘隙攻吴。越军以两翼佯动、中央突破、连续进攻的战法,大败吴军于笠泽(今苏州南)。吴王夫差被越军长期围困,力不能支,见大势已去,自杀而死。
2。 急流勇退
越国吞并吴国之后,为了庆祝胜利,越王勾践下令在国都内设置高台,大摆宴席,宴请各位有功之臣。
酒宴之中,众人难免得意忘形,到处是行酒猜令,整个高台一片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只是越王勾践显得有些沉默少语,端着酒杯好久不喝一口,像有什么心事。
范蠡十分敏感地琢磨到了越王的反常心态。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所特有的猜疑之心又完全占有了越王的心胸。勾践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什么共享欢乐,而是怎样确保自己的江山不更姓易名了。
想到这里,范蠡不由地感叹道:“这说明大王不想把灭吴强国之功归于众人的努力,不想与大家共享欢乐。如若不及时引退,恐怕凶多吉少。”
第二天一大清早,范蠡便到宫中向越王勾践辞行。他对越王说:“臣下听说,君主犯了忧愁,臣下就要四处奔走,不惜劳苦,为的是解除君主的忧愁;君主受了污辱,臣下就该以死自责,不能苟且偷生。以前,大王您在会稽受到吴国的污辱,我之所以没有死,就是为了帮助大王雪会稽之耻。现在会稽之耻已经洗去,臣下的任务也已完成,故特地来请求大王赐臣下死刑,以惩罚臣下使大王蒙受会稽之耻的行为。”
越王勾践表现出十分惊讶的神情,对范蠡说道:“先生为灭亡吴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我怎么能加罪于您呢?”
范蠡说:“既然大王赦免了臣下的罪过,就请大王给臣下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让臣下辞去官职,归老于江湖吧。”
越王勾践坚决不同意,他用毫无商量余地的口气说:“我将与你平分越国,共同治理。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就要杀了你的全家。”
“黑字立柱”范蠡(2)
范蠡心知越王勾践的真实意图所在,坚持要离去。他说:“大王自然可以下令施行您的命令,可臣下仍然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第二天一大早,越王勾践见范蠡没有上朝,便立即命人到范蠡家中去请。谁知已经晚了,范蠡已于前一天晚上携带着家眷和金银细软远走他乡了。
3。 智者无奈
范蠡先是换了一个名字在齐国住下,努力耕作,变成一个富人。齐人知道他很有才干,要请他出来做官,他不愿意,又逃到陶(今山东定陶)的地方,在那儿做生意,买了田产,改号朱公。
朱公有三个儿子,他的第二个儿子因杀人犯了法,在楚国坐牢,他就派小儿子前去探望,并取了一千镒黄金,藏在布匹和杂器中,放在牛车上,以做营救之资。小儿子正要出发,大儿子出来了,一定要朱公改派自己去。朱公不准,大儿子就说:“家庭内的长子,古人称为‘家督’,现在大弟有罪在牢内,你不派我去,反而派小弟去,那是看我不中用啊!”他说完就要自杀。朱公夫人也一直劝他说:“现在你派小儿子去,也不一定能救出咱们二儿子,而这里大儿子却先死了,这如何是好?”朱公不得已,只好改派大儿子去,并为他写了一封介绍信,叫他到楚国后就去拜访以前的好朋友庄生,并且叮咛说:“你到了楚国之后,把千镒黄金送到庄生家,任凭他怎样处理,千万不要计较。”
大儿子走时,自己另外又带了几百两黄金,准备急需时用。到了楚国,他在城墙边找到庄生的家,看见房子周围杂草蔓生、屋内一片贫穷的景象,心里很是不以为然,但还是依照朱公的吩咐,将信及黄金交给庄生。庄生说:“你快点回去,千万不要留在楚国!就是你的弟弟放出来了,也不要问为什么被释放。”
大儿子告辞出来之后,不再去找庄生,但却不遵守庄生的话,而是在楚国住了下来,用自己带来的黄金向楚国的达官贵人行赂,想找其他门路救弟弟出来。
庄生虽然住在简陋的地方,但人品清高正直,全国皆知,楚王之外,无不把他当师长般尊重。朱公送来的大量黄金,他并没有接受的意思,打算事成之后,再全数归还朱公,以表示他的清白。所以在黄金搬到家时,他告诉夫人:“这是朱公的黄金,如果我不幸一病卧床不起,一定要叫我的子孙全部送还朱公,不可动它分毫。”但是朱公的大儿子不知道庄生的这一番心意,反而以为他另有计谋。
庄生不久去见楚王,说天上有一颗星辰,可能对楚国不利。楚王一向信任庄生,听他说罢,就问道:“这该怎么办?”庄生回答道:“只有依靠好生之德,才可以化解灾害厄运。”楚王于是立刻下令查封了与刑决案有关的“三钱之府”。
那个受朱公大儿子贿赂的人,很惊喜地对大儿子说:“楚王就要大赦了。”大儿子问道:“你怎么知道?”他答:“楚王每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