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轩也开心地道:“大哥,我想要你手里这把象牙骨扇,想要上面这四个字。”我毫不犹豫地把扇子放到龙轩的手里。
龙轩兴奋地说:“世人都说大哥手不离扇,这成了大哥的招牌。现在它在我的手里也一样,只要我活着,只要我还是你的兄弟,它就和我在一起。”
如今,龙轩的话还响在耳边,可是扇子已经离开了主人。
我心里忐忑不安地想着,颓废地坐在床上。
“公子,这太好了!”我扭头看去,莲衣正兴奋地站在我的房间门口。
莲衣感慨地说:“王兄想得真周到,你也有了屋子,不用睡在外面了。”
我收住烦乱的思绪,随口道:“如果让我再收拾一次,里面仍然没有我的房间,因为这是你的家。”“谢谢。”莲衣极力掩饰着失落。
我疑惑地问:“我不该这样做吗?”
莲衣淡淡一笑:“所以我一直感激你。”说完,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我觉出莲衣的神情有些异样,但却不知道为了什么。
“我说错了吗?”我愣愣地坐在床上想心事,眼睛望着外屋的纸风车发呆……
又看到竹林里的傍晚了,昏黄的一脉天色,翠黛的万千竹风。看着这久违了的景致,心里有些异样,不知该做些什么的时候,懒懒地坐在箜篌前随手弹起缠绵的《陌上别》。
莲衣从厨房出来,把手中的饭菜放到餐桌上,静静地坐下来听着,直到一曲终结。莲衣的眼神软软的,轻轻地把一双筷子放到对面:“公子,吃饭了。”
我呆呆地看着箜篌的琴弦,仿佛没有听到莲衣的话。
“公子……”
“莲衣,我们成亲吧。”我突然回头看着莲衣,语气很是坚定。
莲衣刚拿起的另一双筷子啪地掉落在桌上。
“莲衣,我特别想知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我看出她的慌乱,声调缓和了很多。
“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莲衣镇静下来,目光却看着窗外。
“过去我一直认为你自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家和父母双亲,现在我也是孤儿,我们完全一样了,你和我都需要温暖,都需要另一个人的关怀,这个木屋里面只有我们两个人,所以我们在一起,是惟一的选择。”
“我们不是在一起了吗?”莲衣收回目光,看着我的眼睛。
“你装糊涂,这样我会很伤心。”我的眼里有种无奈。
“公子,有句话你说错了,我的自卑完全出于我的内心,在你没有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我们并不一样。你没有自卑,你有的只是孤独。”莲衣认真地说。
“你需要我自卑吗?”我也认真地问。莲衣没说话,摇摇头。
“那你需要什么?我想听你的真心话。”
“先吃饭好吗?”莲衣垂下长长的睫毛。
我知道莲衣不想拒绝我的真诚,也不想回答我的问题。我不再问什么,起身走到了屋外。望着远处黝黑的竹林,我拿出怀中那块心形的石头看着。石头是温暖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的心还不如一块石头。
我在心里责怪莲衣,却不明白她心里的苦楚,更不知道她此刻正看着我的背影,眼里饱含着泪水……
第十二部分:惨绝人寰的灾难七夕之夜
七夕之夜,灿若繁星的松明火把将栖霞山映照得如同白昼。
朱元璋、黛妃、长公主和文武官员们开怀畅饮。如果仔细看去,朱元璋的十几个武官亲信远远围在他的周围,而曹云则陷在另一群武官中间,他似乎察觉出什么,谨慎地举起杯来喝着。
众人外面是持枪围成一圈的兵卒,王狄和另一位将官笔直地站在兵卒前。
朱元璋开心地饮了一杯酒,对黛妃说:“今年的乞巧节虽然热闹,可是没有柯桐和金兰在身边,朕觉得很遗憾。”
黛妃还没说话,长公主抢道:“父皇,少卿现今正在去往边关的途中,他不在,正是为了我们今天这个节日过得更加安宁。”
朱元璋点点头:“是啊,辛苦他了。”
黛妃也笑着说:“兰儿不在,也是为了大明朝廷的安危。皇上,有这些懂事的孩子们效力,你应该感到宽慰了。”
“听了这句话,平湖倒觉得有些汗颜了。”长公主心里一动,不由恭敬地对朱元璋道,“父皇,现今只有我在父皇身边,少卿不在朝里,我在家也闷得慌,不如您也下旨派我一项公干,让女儿为朝廷分忧。”
“好,你有这个心意父皇很高兴,父皇正有一件事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朱元璋听罢显得很开心,接着大声道,“曹爱卿,你来。”
曹云正心不在焉地喝酒,根本没有听到,身边一位武将碰了碰他的胳膊;低声说:“曹统领,皇上叫你过去。”
曹云吓了一跳,愣怔着站起来:“臣在。”他的声音很大,站在不远处的王狄下意识用手抚着剑柄,鹰一样的眼睛看着朱元璋和曹云的动静。
有人为曹云腾了一个位置,曹云走过来坐在长公主身边。
朱元璋若无其事地说:“曹爱卿,前几日,有人对朕说十二道监察御中有人为官慵懒不思政务。朕有意让平湖调查此事,平湖乃一介女流,出宫多有不便,朕想让曹云亲办,朕给你半年的时间逐一调查,半年之后将调查结果告知平湖公主。你意下如何?”曹云心里一时没有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但也不敢回绝:“皇上,这……”
曹云正不知如何应对,聪明的长公主大声抢断:“父皇,此事万万不可。”
朱元璋脸色一沉:“哦?你不想为父皇做事吗?”
长公主缓了缓神情说:“父皇,调查十二道监察御之事女儿可以亲力亲为,曹云万万去不得,再说这件事与稳定边关相比,大小显而易见。曹将军是少卿的左膀右臂,现在他的伤已经痊愈,女儿想让他尽快到少卿身边。”
黛妃早知道平湖的如意算盘,脸上不悦地道:“平湖,朝廷之事谁说了算?”
长公主急忙说:“当然是父皇。”
朱元璋不曾料到长公主会出来搅局,但也无法反驳她的说辞,心里很是不快,索性对她和曹云置之不理,而是换了脸色举杯:“诸位卿家,来,喝酒。”
文武大臣们齐举酒杯,长公主和曹云对视一眼也把酒杯举起来,曹云装作无意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王狄,然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王狄一直观察着动向,距离朱元璋如此之近,这是他做梦都想有的机会,他恨不得飞身而起斩下他的头颅,但是因为和曹云事先约好暗号,所以只得耐住性子。
众人喝得兴起,曹云终于有了醉态,饮过一杯酒之后,伏倒在桌前。
长公主关切地拍了拍曹云,见曹云一动不动,就对旁边的军卒喊道:“来人哪,曹将军醉了,把他扶下去。”
王狄听到喊声,知道时机已经来临,大踏步向曹云走来,抚剑的手紧紧握住剑柄,一副随时要抽出来的样子。
文武大臣们都没有在意王狄,王狄径直走过来从坐位上扶起曹云,曹云摇摇晃晃地拉住王狄的手,并且用力在他的手腕上攥了攥。王狄明白这用力一攥是什么意思,于是扶着曹云走出坐位,而曹云则夸张地摇晃着想摆脱王狄:“放开我,我没醉。”
曹云用力把王狄推向朱元璋的方向,王狄借势滑步,同时拔出剑来腾身跃起直刺朱元璋的前胸……
王狄的这把宝剑把人们惊得目瞪口呆,突变陡现,就连朱元璋周围十几名武官也没反应过来,耳中只有黛妃和长公主的尖叫。
眼看利剑就要洞穿朱元璋的胸膛,即将血溅酒宴的当口,一道人影闪电般出现,横空递出的一把宝剑把王狄的宝剑荡偏。
众人看到一身戎装的金兰,凛然不可侵犯地挡在朱元璋面前。
“大胆逆贼,拿命来。”金兰一声断喝,舞剑向王狄刺去。
王狄眼看刺杀被人拦下,不由怒火万丈,虚晃一招间硬碰硬地出掌,金兰没有想到他会拼命,一个躲闪不及被一掌打飞。王狄再去找朱元璋,十几员武将已将朱元璋团团护住,王狄不顾一切地跳入圈内打倒几名武将,其余的武将死命抵抗。
曹云看着王狄的形势越发不利,情急中突然振臂高呼:“大家都听着,抵抗者死,弟兄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