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十九·升降州县二 
○荆湖南路 
潭州,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县、岳州湘阴县来属。熙宁六年,以益阳县地置安化县。太平兴国七年,析长沙县置宁乡县。 
衡州,乾德三年,以安仁场置安仁县,析衡阳、衡山二县地入焉。 
道州,熙宁五年,省永明县入营道县。元祐二年复置。乾德三年,改延唐县为宁远县,省大历县入宁远。 
永州,雍熙元年,以零陵县之东安场置东安县。 
郴州,太平兴国元年,改郴义县为桂阳县,改义章县为宜章县。熙宁六年,改高亭县为永兴县。 
邵州,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县。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莳竹县。崇宁四年,以临口寨为临冈县。 
武冈军,崇宁五年,升武冈县为军,以莳竹县分为绥宁、临冈二县隶焉。 
桂阳军,本桂阳监。景德元年,以郴州蓝山县来属。 
○荆湖北路 
江陵府,乾德三年,以江陵县地置潜江县。乾德三年,置 
建宁县。熙宁六年,省入石首县。元祐元年复置。 
鄂州,开宝八年,改临江县为崇阳县。景德四年,改永安县为咸宁县。 
安州,熙宁二年,省云梦县入安陆县。元祐元年复。 
复州,熙宁六年,废。复置。熙宁六年州废,以景陵县属安州,省沔阳县入监利县。后置州,复来属。乾德二年,以白沙院置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三年,以县来属。熙宁六年,省入监利。元祐元年复置。 
鼎州,大中祥符五年,改武陵郡曰鼎州。乾德元年,析武陵县置桃源县。 
峡州,开宝八年,省巴山寨入夷陵县。 
岳州,淳化五年,升王朝场为县。至道二年,改为临湘县。 
乾德元年,复朗州桥江县为沅江县,来属。 
归州,熙宁五年,省兴山县入秭归。后复置。 
沅州,熙宁七年,平溪洞地,置沅州,以潭阳县地置卢阳县,为州治。熙宁五年,以龙标县地置镇江寨。元丰三年,废为铺。熙宁七年,以龙门县地置龙门铺。元丰三年,升黔江城置黔阳县。 
靖州,熙宁九年,平溪洞,复置诚州。元祐二年,废为渠阳军,三年废为寨,属沅州。绍圣中复置诚州。崇宁二年,改靖州。元丰六年,置渠阳县,为诚州治,改罗蒙县为通道县。 
汉阳军,熙宁四年,废属鄂州。元祐元年复置。太平兴国二年,改汶川县为汉川县。 
荆门军,开宝五年置。熙宁六年废。元祐元年复置。初治当阳,后治长林县。 
○成都路 
成都府,太平兴国六年,降为益州。端拱元年,复升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淳化元年,复为益州。嘉祐四年,复升为府。六年,复为剑南西川。熙宁五年,省犀浦县为镇,入郫县。 
天圣四年,改灵池县为灵泉县。 
眉州,太平兴国元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 
蜀州,绍兴十四年,升崇庆军节度为府—宝四年,改唐兴县为江源县。 
彭州,开宝四年,改唐昌县为永昌。崇宁中,改为崇宁。 
绵州,熙宁五年,省西昌县入龙安县。熙宁九年,以茂州石泉县来属。 
嘉州,熙宁五年,省平羌县入龙游县。淳化四年,以眉州洪雅县来属。乾德四年,省绥山县入峨眉县。 
邛州,熙宁五年,省临溪县入临邛县。 
黎州,庆历七年,省通望县入汉源县。 
茂州,熙宁七年,即汶川县治置威戎军使。 
简州,熙宁五年,省贵平县入平泉县。 
威州,景祐三年,改维州为威州。天圣元年,改通化县为金川县。景祐四年复旧名。治平三年,即县治置通化军。 
隆州,熙宁五年,降陵州为陵井监。政和三年,改为仙井盐。隆兴元年复为州,更名隆州。咸平四年,省始建县入井研县。 
永康军,乾德四年置。熙宁五年废。元祐初复。乾德四年,以彭州导江县、蜀州青城县来属。熙宁军废,复属彭州、蜀州。 
元祐初复来属。 
○潼川路 
潼川府,乾德四年,改剑南东川节度为静戎军节度。太平兴国三年,改安静军。重和元年十一月,升梓州为潼川府。 
大中祥符五年,改五城县为中江县。乾德四年,以蜀招葺院置东关县。熙宁五年,省永泰县为镇,入盐亭县。十年,复置永泰尉司。后改曰安泰。 
遂宁府,政和五年,升遂州遂宁郡为府。太平兴国元年,复改方义县为小溪县。 
果州,熙宁六年,省流溪县为镇,入南充县。 
资州,乾德五年,省月山、丹山、银山三县入盘石。 
普州,乾德五年,省普康县入安岳县,省崇翕县入安居县,省普慈县入乐至县。 
叙州,政和四年,改戎州为叙州。乾德五年,省开边县、归顺县入僰道县。政和四年,省僰道县入宜宾县。太平兴国元年,改义宾县为宜宾。熙宁四年省。 
泸州,宣和元年,升泸川军节度。乾德四年,废绵水,以富义置监。 
合州,乾德三年,改石镜县为石照县。 
荣州,治平四年,改旭川县为荣德县。熙宁四年,省公井县入荣德县。乾德五年,省和义县入威远县。 
渠州,景祐二年,省大竹县入流江县。 
怀安军,乾德五年,以金水县立军。乾德五年,以汉州金堂县来属。 
广安军,开宝二年置—宝二年,以渠州渠江县、果州岳池县、合州新明县来属。 
富顺监,乾德四年,以富义县地置富义监。太平兴国元年改曰富顺。治平元年,置富顺县。熙宁元年省。 
长宁军,宋朝初置淯井监。政和四年改置军。 
○利州路 
利州,景祐四年,改宁武军节度。乾德三年,改山县曰平蜀。熙宁三年省入嘉川县。 
洋州,景祐四年,改武康军节度。乾德四年,省黄金县入真符县。 
阆州,乾德四年,改安德军节度。乾德五年,省岐坪县入奉国县。 
剑州,熙宁五年,省临津县入普安县。 
巴州,乾德四年,省盘道县入清化。咸平五年,以静州清化县属集州。熙宁三年,省七盘县入恩阳县。乾德四年,省归仁县。熙宁五年,省其章县入曾口县。熙宁五年,以废壁州通江县来属,省广纳镇、白石县入通江县。 
蓬州,大中祥符五年,更郎山县为营山县。熙宁三年,省蓬山县入营山县。乾德三年,省宕渠县入良山县。熙宁五年,省良山县入伏虞县。 
大安军,乾德五年,以三泉县直隶京师。至道二年,升为军,以兴元府西县属焉。三年,军废复为县,而西县还故属。 
绍兴七年,复为军。 
○夔州路 
黔州,嘉祐八年,省洪杜县入洋水县为寨。又省信宁县、都濡县,皆入彭水县为镇。 
达州,乾德三年,更唐通州通川郡为今名。乾德五年,省阆英县入新宁。熙宁六年,省三冈县。七年,省石鼓县,分属通川、永睦、新宁。乾德五年,省宣汉县入东乡。 
忠州,熙宁五年,省桂溪县入垫江县。乾德六年,以夔州龙渠镇属南宾县—宝二年置尉司。 
开州,庆历四年,废新浦县入开江县,改万岁为清水县。 
涪州,熙宁三年,省温山县入涪陵县。 
恭州,崇宁元年,更唐渝州南平郡为今名。乾德三年,省万寿县。雍熙五年,省南浦县入江津县。 
珍州,大观二年,大骆解上下族帅骆世华、骆文贵等献地,东西四百五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以其地为珍州,亦曰乐源郡。复立乐源县,为州治焉。 
承州,大观二年,蕨平帅任汉崇献地,东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六百六十五里,改为承州,领绥阳、都上、洋川、宁夷等县。皇朝收复,但据夷人所指以置县。然原其始析置移属,则都上近黔州、宁夷近思州。 
溱州,熙宁七年,招收唐溱州,置荣懿寨,属南平军。崇宁中,复立溱州。 
梁山军,开宝三年,以石氏屯田务立军,以万州梁山县为军治。元祐元年七月二十五日,诏梁山军拨隶万州,其税租令逐年科折,就本军输纳。梁山县,开宝三年,以万州梁山县隶军。熙宁五年,又析忠州桂溪县地益焉。 
南平军,熙宁八年,招收西南蕃部,以恭州南川县铜佛坝地置军。隆化县,八年,自涪州来隶。南川县,皇祐五年置县, 
隶恭州。熙宁八年来隶。寻废为镇,隶隆化县。元丰元年复。 
遵义军,大观二年,蕃帅杨文贵献地,东西百二十里,南北六百一十二里,以其地置军。 
大宁监,开宝六年,立监于夔州大昌县之盐泉所。端拱元年,以大昌来属为监治。 
○福建路 
福州,太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