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形式也好,答辩完了大家还是要庆贺一番的。研究科几乎倾巢出动了,把学校附近的那家寿司店上下两层填得满满的,答辩完的前辈们不停地给导师敬酒,等待来年新生入学考试的人也给老师们敬酒,学生们互相敬酒,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别人的涅磐中获得了新生。
小尧学业上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让她渐渐能够超然一点了,尽管这样,小尧还是在万分的艳羡中度过了别人的正月――别人都回家省亲去了。但是中国的农历正月的时候,却又开始了第三学期的课程,小尧不得不硬着头皮熬下去。明善不用上课,跟老公回国过春节去了,年三十儿因为也不放假,晚上上完课,小尧很落寞地和研究科的台湾学生买了点啤酒回家喝,也算庆贺过了,还要保持头脑清醒准备第二天的课呢。
第三学期本来不长很快就过去了,接下来的日子,小尧就很犹豫了,自己到底该不该回去看看呢?研究室的人看起来都是那样的从容不迫,按部就班,仿佛从来就没有过烦恼,大家也没有像大学生们那样一放假就作鸟兽散,总之无论怎样放假,时间也就是那么多了,现在的年龄已容不得像年轻人那样的放纵了,谁想早一天站上断头台,谁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小尧还在左右为难的时候,轶桷就找上了门儿。小尧一看到她还以为轶桷是来约自己一起回国的呢,心里总算有点可以舒坦的感觉,可是小尧这次有点自作多情了。
轶桷拿出了一大摞资料,摆在小尧面前,
“小尧,好小尧,你能不能帮我这个忙啊?这是我们导师的书,你看看能不能翻译啊,他想在中国出版呢。” 轶桷双手相拱,做了个拜托的姿势。
“嗨,我还以为你叫我一起回国呢。你们老师的书,我怎么懂啊?”小尧看着那些数字、符号、公式有点恍惚。
“我也是没办法嘛,我也好想回去。我们俩一起合作,不是白干的,算帮我们导师打工嘛,你放心,有报酬的。老师还叮嘱说要快呢,就这个寒假就得做出来。”
“啊,我的天啦,这么多呢,你们导师还真是吃人不吐骨头呢,你们这些弟子恐怕也够呛吧。”小尧还没答应轶桷的请求,旁边的轶桷就急了,
“哎哟,我的好小尧,你先别谈我们导师了,你快答应吧。”
就这样,小尧一个寒假都贡献给了轶桷的导师,虽然她连轶桷的导师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对这件事,梅森很郁闷,觉得小尧一点都不重视他,在小尧心中他还没有小尧的新朋友够分量。面对梅森,小尧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点像那些长期顽强地坚持上同一个节目的主持人,渐露词穷之相了。可是,她没法给他任何许诺,她自己都不能给自己一个承诺呢。
小尧和轶桷用自己大陆性气候的体质与海洋性气候的严寒搏斗了一个月,总算可见左手边的资料一点点地变薄直至为零,右手边的资料一天天渐高,终于成就了轶桷导师的心愿。辛苦了一整年,小尧打算在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的前一周,好好休息放松一番。当然小尧对自己的犒劳,决不会奢华到去住旅馆、泡温泉,她最多也就在自己六个榻榻米的房间里睡上一个星期的懒觉罢了。
一周的时间里,小尧既没有去打工,也没有进图书馆,在家里闲着发呆,或者是开着电视拿着遥控器疯狂地调台。其实,电视节目也没什么特别好看的,当然对于时事新闻之类的小尧也不是全然没有关心,尤其是政治方面的,只是小尧开着电视仅仅为了练习听力,并且它还是很有效的驱赶寂寞之声。由于很多新闻都是跟踪报道,而且台台必报,所以稍微值得瞩目一点的消息也就很自然而然地流进了小尧的耳廓。
新学期在即,另一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又再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日韩之间为了争什么岛让若干血性的韩国人不见了小拇指,总理大臣的头像被画成猪脸烧掉了,不知怎地,愤怒的情绪延伸到了邻国自己的祖国,为了海上油田的事双方进行了好几轮谈判,关于安理会常任理事会的改革好像又有什么新动向,中韩两国都有很多人都在横幅上签字留名。到后来,小尧不再练习听力了,居然有点专心的看起了新闻,因为屏幕里出现了自己熟悉的城市的画面,很多人喊着口号的样子,有的还举着条幅,走在新修好的步行街上,那一段是小尧经常去逛街的地方。小尧干脆坐在了地上想看个究竟,没想到啊,在这里还能看到关于自己的家乡的新闻。可是,新闻总是很精炼的,小尧刚弯下腰来坐下,接着就是神奈川小儿失踪事件的连续报道了。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一模一样的樱花树下,一模一样的入学典礼,一模一样的黑压压的人群,小尧骑着自行车从旁匆匆驶过。今年,小尧是旁观者,小尧是配角,小尧是后辈们的前辈了。可是,从这个月开始,过去一年里一事无成的小尧更是觉得时间紧迫了,女人三十再没有什么经得起荒废的资本了。
小尧不得不恢复了以前的那种生活步调,上课、查资料、打工,每天都这么简单地机械地重复着。唯独只有在互联网上看到自己的好友名录时,才可以振作一点,聊聊世间无聊之事。这天周五打工回家,打开电脑,很快就有人打了招呼过来,
“田老师,最近可好?怎么才上来?忙什么呢?”小尧还没来得及做饭,一看是“豆腐乳”
“凑合,还活着,你呢?最近忙吗?”小尧回问道。
“和你一样。哎,你知不知道啊,冬儿已经生了。”“豆腐乳”写完还发了个闪屏振动。
“真的啊,不知道呢,我都快忘了,那就恭喜恭喜了。”小尧真地已经很久没想过老同学们了。
“你跟我道什么喜啊,事儿我跟你说了,啊,你有时间就打个电话给冬儿吧。我也得走了,今天说好要跟老公吃饭的呢,他一定等急了。”“豆腐乳”那边很快就发过来挥手的“撒哟那拉”的传情动漫。
“啊,这么晚了,你还在公司啊,我还以为你在家呢。赶快回去吧,拜拜。改日再聊。”小尧暗自惊叹自己幸好没走这条机器人走的路。
小尧把从自家超市买回来的半价便当放进微波炉里热了,就着明善从老家带来的朝鲜辣白菜,狼吞虎咽地填饱了肚子。吃便当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在享受完美食之后还要腆着心满意足的肚子起来洗碗,小尧把便当盒、方便筷往垃圾袋里一扔,就打算给冬儿打电话过去慰问了。
“喂,冬儿,是我,小尧。我听豆腐乳说你生了,打电话过来恭喜你啊。”
“噢,小尧,是你啊,谢谢你。”冬儿的说话声好像没睡醒的人。
“冬儿,你怎么了,怎么好像没睡醒似的,你是哪天生的啊?是儿子还是女儿?”对于老友家添丁,小尧有一大堆的问题。
“是儿子,上周日生的。小家伙晚上太吵,,而且还要吃好多次,当妈的哪有睡的好的?小尧我可告诉你,你可千万要想好啊,生孩子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很难马上适应的。”冬儿好像开妈妈讲座一样。
“我啊,还早着呢,现在根本没有机会来想这个伟大的任务。那,你现在自己一个人照顾得过来吗?”
“我妈妈过来了,白天都是她在管孩子。不过,我看了书,总是觉得我妈的方法太老套,而且好麻烦啊,我都跟她说不用想着节约尿不湿,有时候孩子的尿不多,她就说可以节约一点不用换,而且还说要准备以前的那种尿片子。”冬儿的新式育儿法与传统的抚养法发生了碰撞。
“哎呀,冬儿啊,你妈妈养了你们五姐妹,你看一个个都聪明能干又美丽,你还担心什么,有时间你就好好睡觉嘛。”小尧安慰到。
“你看我现在还在坐月子嘛,从医院回来都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妈不让我洗澡,我现在好难受的。”冬儿牢骚满腹,埋怨大于喜悦。
“你忍忍嘛,万一你真的生病了也不好,你妈妈是过来人,经验好歹比你丰富了。而且书本上的东西有时候还是不能解决具体问题嘛。”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我也不想我妈那么累嘛,有时我姐姐的孩子也在这边。”
“你不错了,有老公疼,有妈妈爱,现在还有儿子这个精神寄托,多好啊,你就别再眼红我们这种再编单身汉了。”小尧好多离婚的朋友都是这样称呼自己的。
“嘿嘿,不好意思啊,刚当妈有点反应迟钝,小尧啊,你春节没回家吗?”冬儿从自己的生活圈抽身出来。
“没有啊,没办法嘛,谁叫我这么傻呢。看看暑假有没有机会回去吧。” 这时,电话里传过来婴儿的尖利的哭声。
“哎呀,小尧,我儿子又哭了,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