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薇丽塔对此表示赞同:“这启发了我,可以想象,当给别人留下影响之时,自己自然而然就体验到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可是,您还没有解释,为什么有人要用嫉妒的方式来把自己的伴侣拴在自己的身边?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嫉妒是属于爱情的一部分?我为什么不这么认为?”
我将其中的关系做了如下的解释:“我们在陷入情网时,都认定通过对方可以获得自己从前缺乏的东西。这种拥有就像与世界上的一切和谐相处似的,犹如插上双翅的飘飘然的感觉,使我们觉得自己既强大又安全。在爱的庇护下,我们觉得自己能战胜一切贫乏和敌意。在真正的爱之中,我们感到自己的强大和安全。在热恋中,我们往往不是出于自身的稳定性,而是基于对方的钟情而有安全感。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吸引力及对伴侣的影响力在削弱,我们马上就会回到自己的不安全,特别是贫乏无力的状态中来。嫉妒是反抗滑入无助与茫然的一种斗争形式。谁要是想勾起别人的嫉妒,就是要刺激他(她)的占有欲和权力欲,使自己重获受宠的地位。这样的人以为,要想占有他人,就要对其施恩宠与关怀,以便使其附庸在自己身边。但这和爱的关注可不是一回事。这是一个不公平的方式,使对方依附于自己,为的是自己的主宰和占有。”
薇丽塔又摇摇头:“这种主宰占有式的爱,也像调情和传统式的爱一样,只是爱的一部分。这真是很奇怪,”她继续说下去,“我对爱的理解与此全然不同。可是我很奇怪,一时也说不清楚。它应该像热恋那样,可能不那么狂热,为此可要有一个坚固长久的基础。”
3。热恋
热恋,不仅在心理咨询中,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我对此一笑,开口说:“不错,热恋是令人神往的情感。它可以开启生活之中的诗意之门。可是很多人只是透过钥匙孔望望,也有人认为热恋是唯一的真正的爱。可是,在热恋不热之后,这些人又去寻找新的可以满足梦中理想的伴侣。为了体验这种心醉神迷,他们需要,同时也制造了爱的对象和牺牲品——这些人能满足其幻觉中神往的需求。流行歌曲的歌词及爱情诗篇,为他们提供了滥用情感的说明书。”
我对热恋的攻击之词,使克劳德感到不适:“我可不这么认为。的确有这样的爱,两人同时都感到对方是自己要找的人。我是想说,两人都出自内心地感到:对方身上所具有的优点,正是自己踏破铁鞋没有觅到的。”
“我知道,您的意思是说,一见钟情,白头偕老。”
“对,是这样。这样的爱是存在的。”克劳德回答道。
“您本人遇到了这样的爱了吗?”我问。
“没有。我和我爱人之间尽管有这种倾向,可是更深的,我们现在所体会到的联系感却是逐渐发展起来的。毋宁说,是在困境中把我们俩捆在一起的。”
“这么说,您是渴望一见钟情,而且坚贞不渝。事实上您自己并没有经历过。我要详尽地解释一下我的意思:在小说、歌词、轻歌剧和美容店的杂志里所推崇的热恋及爱的疯狂都是憧憬的图像。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魔幻乐曲的乐谱。无论如何,它只是乐谱而不是音乐。音乐还是要靠人来演奏。正如真正的爱,还是要靠人来创造一样。无人能轻松自如地占有爱情的乐章。而且揣着一份错误的乐谱陷入情网,那就更容易了。人工夸张了的撩人心扉的对幻觉的神往是很有吸引力的。其大部分是外观上能感受到的刺激:外貌、整个身体、头发、眼睛、嘴、胸部、手、臀部和腿。第一吸引人注意的是服装。较为重要的是言谈举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仪表。当大部分外观的特征与自己的期待相吻合,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会陷入情网,即通往兴趣和安全感的大门就此开放,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自然要求的天然的爱。
“对那些注重精神价值的人来说,还有一大堆的价值评价细目要与对方协调一致,才能使自己有这样的感觉:我们两人的波长一致。最重要的是在性格诸方面,例如,兴趣爱好及聪明才智方面的一致。如果还匹配,那么,我们就会认为这热恋引向了真正的爱。可是真正的爱不是存在于最佳的想象之中,而是要靠人们自己去创造。
“把热恋当成真正的爱,只能使人从孤独与无能之中得到一时的陶醉。要想真的从热恋到失望这个怪圈中解脱——这一怪圈引出了许多失败的故事——就要转变自己。我们必须学会,把自己从幻觉似的期待这个后门转向现实的爱的前门来,面对现实。”
克劳德不服气,说:“可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有些人,只是短暂相处,马上就明白,甚至强烈地感觉到: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伴侣。是什么激发起这种撩拨心弦的诱惑力?”
4。吸引力的磁场(1)
我回答道:“起初我提到了魅力的一般原因,为的是告诉大家,魅力只是真正爱情的序曲。
“我可不想偏移这个十分有趣的问题:魅力是如何形成的?你们可能知道,当我们坐在咖啡店里或是在什么别的地方,观察着周围的人,在我们的脑子里,心里或是肚子里有一个小小的计数器。这个计数器闪电般地评价着每个进入我们眼帘里的人:有好感,引人入胜,或是无所谓,毫无兴趣。当然也有这种情况,这个小计算器突然不灵了,原因是保险丝烧了。我们被迷住了。为什么会有这种魅力?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吗?”
就此,我来讲讲自己的两个小经历。也许,这能成为解释的关键。我最初当心理治疗医生时,还很年轻,有一位23岁的妇女来找我。她像崇拜偶像一样地爱着一个人,而她又不得不承认,此人对她毫无兴趣。她告诉我,这个人就是她的理想爱人,其原因是她的三个理想条件满足了:黑头发,不胖,高个子。我便问道:“还有其他原因吗?”“我说不清楚,我几乎不了解他。”这是她的回答。
这个经历给我很深的印象,因为我从前几乎无法想象,只凭这么一点儿外观特征,竟能如此狂热地爱上一个人。
下面是另一个反面的例子。一位长得很漂亮,敏感又聪明的女大学生注意上了一位长得比其他人都帅的男同学。她认为这是一位她唯一可能会爱上的人。几个星期以后,她的美貌促使了这位男同学与她的接触,并被请出去吃了晚饭。看上去,一个爱情故事的前提都具备了,一场爱情剧就要开始了。相反,尽管这位男同学长得很精神,并给人一种很聪明的印象,但令人赞叹的外貌并没有点燃爱的火花,结果令人失望。是什么阻碍了爱的烈焰?在第一个例子中,是什么引发了爱的激情?在第二个例子里,又是什么阻碍了爱的火花点燃?
显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产生热恋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对外观的感受:特别是体态,衣着,发式,都会成为迷人的信号。第二个给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从外观上感觉不出来的。这不是像可视的画面那样,可让我们拍照。它是我们所说的一个人的品格。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品性格。接触之中,我们或多或少能体察的是他的心理,气质特性,也就是他的独到之处。我称之为一个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看不见的,可是能接触到并直觉地感受到。这种感触来自数不清的像闪电般迅速、而其绝大部分又存在于不自觉的言谈举止之中。例如:体态仪表,眼神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我们了解一个人的本质,不是通过他说什么,而是看他怎么说。
我们能直觉地体察一个人的特点,是因为我们有能力去体谅他人。同时,我们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和共同的感受。因此,我们不必去想,为什么我们会有此种感受,也不必寻找语汇来解释。只消交换几个眼神,我们就能对某人的特性略知一二。就像我们听几个音符,就能识别一首曲子。有见识的人是能即快又准确地感触到其他人的特质。热恋即能靠外观特点——大部分是性感的特征——来激发,同时也能产生于人们对伴侣素质的渴求,特别是在这种渴求与现实一致了的情况下。
曼夫雷德插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往往有这种情况,我一时认为某个女人很迷人,那么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人们会数次地陷入热恋之中。我承认,当我和一位美女在一起的时候,其他所有的男人都把目光投向她,我有一种自豪感。人人都想找一个漂亮女郎,这有什么奇怪的?”
“这正是我们的问题:什么条件使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