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纱照的陷阱-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而对企业来说,哈尔茨方案减少了过去因劳动法对长期雇用关系法律保护而带来的工资负担,企业可能不用负担保险而雇用短期工和临时工,减少了企业经营风险。    
    与香港相比,德国无论是失业的规模还是失业率都比香港严重,而且这也是欧洲国家多年来难以解决的顽症,哈尔茨委员会方案也就是要彻底改革德国就业政策,以便达到3年内将失业人口减少一半的目标。而方案以充分地调动个人就业积极性,并强制失业者就业,这可能也是香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好思路。    
    美国“9·11”事件之后,十分疲弱的香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经济增长放缓,失业增加,民众怨声载道。特别是失业问题成了政府及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如政府在2001年施政报告中就许诺将投入多少资金,创造多少就业机会。议员们提出各种方案,借此来舒解失业者之困难,但是实际效果则不尽如人意。何也?关键是政府在化解香港的失业问题上并没有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如通过对劳动力人口的有效管理、劳动时间的重新分配、职业培训而延后进入就业市场、提供就业的信息、增加就业机会、提前加大基础建设投资等手段来促进就业增长,抑制失业人数的扩大。虽政府尽力而为都效果不大。    
    其实,这只看到香港劳动市场问题的一方面,而没有看到其市场的另一方面。人们都可以看到,在香港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香港失业率持续高企,失业人口不断地增加;另一方面香港的企业或家庭则不得不雇用大量外籍劳工,甚至不怕犯法而雇用“黑工”。而且无论是经济好的时候还是不好的时候,失业人员领取综援的个案大幅增加。如1996/1997年度综援开支大幅上升47%,近几年情况更是如此。这些现象也就说明了许多香港人宁愿领取综援也不愿从事他们所不喜欢的工作。这表明目前香港的综援失业救济制度肯定是存在着严重弊端的。因此,要解决香港的失业,首先应该全面地检讨及改革香港的综援失业救济制度。    
    正如哈尔茨委员会方案所表明的那样,改革后的香港失业救济制度不应该是现在的那种不愿工作的个人的“避难所”,而应该成为失业者寻找新工作的桥梁。香港也可以建立一个类似德国的“就业服务中心”,一方面为失业者提供种种再就业的服务,另一方面以立法的方式赋予该中心强制性地让失业者重新工作,也就是通过降低社会保障、“强迫介绍工作”等方式逼迫失业者去工作。这样不仅会增加香港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而且可调整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减少外劳及“黑工”的出现。    
    总之,在化解香港失业问题上,能够从哈尔茨委员会报告中获得不少启示。    
    (2002年9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8节 “免签证”让香港开放更深入

    香港尽管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香港对内地开放程度与此相去很远,特别是内地与香港的人力资源流动问题更是障碍重重。香港回归后,尽管香港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引进工作,但与实际的需要相去还是很远。因为,一直到目前为止,尽管笔者曾在香港呆的时间3年有余,尽管笔者不知有多少次往返于香港与内地之间,但是每想到那多次办理来香港的签证,一定会让人感到烦、烦、烦!办理手续所花时间之长,手续办理之繁复是任何香港人无法知晓的,更不能体会其中的艰辛。也正是这种内地民众来香港的手续繁复;就为内地不少部门给来香港的民众设置障碍提供了借口。此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就在于香港对内地民众的开放十分有限而且不对等。香港民众进出内地,可以随时随行,而内地民众不经过长时间繁复的手续办理是无法成行的,而且在办理这些繁复手续时,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使办理人在半途前功尽弃。这样做,尽管可以减少内地民众涌入香港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但是严重地阻碍了国内人才、资源的流动,当然更不利于香港经济发展。有人认为,内地民众来香港不便利多半是内地各级政府的问题,或许这其中有些道理,因为,内地民众来香港审批权在内地各级政府,但这其中只讲对一半,因为如果香港对内地开放较深入,那么,内地各级政府阻碍的可能性会小一些。    
    最近,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及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分别谈到了设立“粤港旅游区”等相关构思,强调两地往来的发展方向是“尽量方便尽量快”。特别是提出了京沪深来香港旅游免签证的问题,这是很有创意的建议或构想,也是深化对内地开放的重要一步。事实上,香港回归中国也已经5年了,尽管坚持“一国两制”是香港与内地关系发展的基本准则,但是两地社会制度的差异性并不是人为制造两地便利交流的障碍,反之,应该对以往那些不利于彼此共同发展的人为限制与障碍进行清理并取消之,并应有意识地创造种种条件向内地民众深度开放。笔者想这项政策能够实行,完全有利于两地种种资源的交流,也可能把两地的经济推向更活跃蓬勃的双赢互利局面,提出向京沪深来香港旅游民众免签证则是这种深度开放的一种好的创意。    
    对于香港来说,尽管目前的经济不是那样好,但是与内地相比仍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如市场制度发达、诚信水平高、税率低、高档消费价格比内地便宜等)。即使与内地几个发达的城市或省份(如北京、上海、广东等)相比,仍然有天壤之别的感觉。但这些优势如果不能很好地交流,其潜在力是很难全部发挥出来的。李嘉图的经济比较优势法则就说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香港经济走出困境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发挥其优势,就是加快对内地民众的更深度开放。    
    同时,香港向内地民众更为深度的开放,应该是全面的并且是非歧视性的。可以说,香港政府提出向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居民来香港实行免签证当然是好事,也是迈出向内地民众深度开放的重要一步。但是这样做对全国民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并且有着严重的歧视性倾向。为什么仅向三地民众开放呢?这除了制造内地民众的区隔之外,还对其他地方的民众带有明显歧视性(目前内地在这方面都在不断破除这种区隔,但香港政府则反其道而行之)。因为,同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为什么会给予不同的对待呢?是因为这三地的民众更富有、经济更发达吗?是这三地的民众个人素质更高而更不会去了香港之后就不返回吗?等等。可以说,这些都不是香港政府如此实行区隔的理由。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现在如此,未来一有变化,难道香港政府又得重新制定其政策了吗?可以说,对全国的民众来说,这样做既不公平,也说明了香港政府缺乏远见。但愿香港政府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点上看问题。    
    还有,任何政策的调整与变动,都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都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特别像内地民众来香港旅游免签证的问题,不仅技术性强,而且也会触及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多。如果这些问题不协调好,既得利益集团就会以这种政策调整可能导致的负向影响而人为地阻碍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正如香港媒体把三地民众可以免签证去香港的消息一报道,内地相关的部门立即就表示此事十分复杂,在近期内不可能实施。是真的如此吗?一个很简单的逻辑是,既然办理免签证的事情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么相关的管理部门在媒体报道之后能够回应不行?为什么不好好研究,从各个方面来论证其可行与否就高谈阔论呢?其实其中会有既得利益之争。因此,香港政府要成其事,就得多与中央政府协调。这时正是香港政府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当然,内地民众免签证来香港制度安排的达成,事实上会有许多困难与问题,如来港有效证件的厘定(目前国内的身份证系统十分复杂而且也很乱,加上假身份证不少,这些都会给内地民众来香港证件的厘定带来很多困难)、大量的内地民众涌入香港时的通关难、免签证后的签证费会急剧减少、有民众借来香港旅游进行非法活动等等问题,都得先行考虑并做出相应的安排。特别是内地通关问题,目前每次“通关”都是一个噩梦,大量的内地民众涌入香港不是会使问题更加恶化吗?这一系列问题不解决,任何一个好的创意都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