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身边站着六七个年纪较轻的男女;和她一样举着同样的标语。
当我走近他们的时候;她对我说:“早上好!我们今天上午十一点;在志愿者公园有个反战集会;集会以后有个游行活动;欢迎你也加入我们。”
我怀着好奇心;随着扛着标语的人流来到志愿者公园;在亚洲艺术博物馆前的草坪上;那里已经聚集着扛着“反战”标语的人们;他们性别和年龄不同;有
第二十六章 一个星期六(1)…2
普通的市民、有白领、学生、有参加过越战的老兵;还有七十年代剩下的嬉皮;二十一世纪的流浪者。
人越聚越多;人们沉默而井然有序地聚在一起;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
在人群里;我意外地看到了丹尼斯;在他的身边站着一个矮小的身影。她金色的短发剪得很短;发型就像个男孩;她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防雨夹克衫和牛仔裤。那是南希!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走到一起;淡淡地相视一笑;然后很自然地;手拉手;肩并肩汇入了集合的人群中。
他们合好了!就像我默默希望的那样。我心里又涌起一丝伤感;命运注定他们要在一起的。她在一次接受了他。难到我和丹尼斯分手早已在南希的意料之中?她一直耐心地等待着。
这时;南希下意识地扭过头来;她的目光正和我相遇。她的褐色的眼睛盯着我;儿秒钟后;她把把目光从移开了。
对于她来说;我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陌生人而已?
这时候;一个高个子带着棒球帽;穿着深蓝色风衣的男子健步跃雕塑旁的台阶;他向人群大声地说些什么。秋风吹着草地和车道旁的大树;发出哗哗的响声;风断断续续地把他的声音传过来。
“感谢大家与我分享思想和对伊拉克战争的关注。今天;我们跨越了种族、宗教、文化和经济背景;走到一起……”
我向雕塑走近;渐渐地;我看清那人的脸;我的心差点一下跳出来。他就是本杰明。
远远地;在草坪旁的林荫道上;儿辆警车静静地地停在路边;车顶上的红蓝两色的警灯交替闪烁着;向人们发出权威式的警示;坐在车里的警察注视着草地上人们的一举一动。
简短的演讲以后;他跳下台阶;融入了人群里。人群自动地排起队;井然有序地离开了公园的广场;向百老汇街的方向走去。
我用手机给本杰明的手机发了短讯:“注意安全!我在维克丘拉等你。”人群离示威的人们默默地走着;脚步不紧不慢。街上的行人渐渐增多;人们止步观望游行队伍。有人竟也,加入了游行的行列;跟在后面。行人们向游行的队伍发出了喝彩声;有人大声地打着口哨助威。
第二十六章 一个星期六(1)…3
他们从凯碧涛山出发;经过百老汇上威廉斯街到城市中心的太空针;再回到志愿者公园。警车慢慢地尾随着人群;车顶上红蓝两色警灯刺眼地交替闪烁着。
天空开始飘下雨丝;渐渐越下越大。我匆匆穿过绿茵茵的草坪回到十五街;回到维克丘拉。
我刚到十五街;看见迎面走来另一只游行的队伍;他们高举着“上帝保佑美利坚”、“美国必胜”、“解放伊拉克”等标语;手里挥舞着美国国旗;他们脸上带着必胜的决心。在他们的身后;也有一辆警车默默尾随在后面。
第二十六章 一个星期六(2)…1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不由地想象;如果两支游行的队伍不期而遇;又会发生什么?
我推门进了维克丘拉;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醇香;温暖缠绵的气息与窗外萧瑟的秋雨;令人产生某种时空上的错觉。
那位弹琴的老人仍在那架旧钢琴前自由发挥;他的美丽风韵的吉普赛女郎依然坐在钢%T%X%T%小%说%共%享%论%坛%琴旁的沙发上;专注地像一个学生在聆听大师的演奏。在飘荡的琴声里;人们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着报纸;也有人的围坐在一起议论着外面发生的事。
我心不在焉地听着杂乱无章的演奏;喝着索然无味的咖啡。
下午四点;天黑了下来;仍不见本杰明的踪影;拿出手机想给他打电话;但我又把电话放回口袋里。
这时门开了;一阵冷风卷进来两个人;一男一女。他们谈笑风生;他们的眼神和表情中流露出异常的亲密;此时此刻;仿佛他们在分享着一种默契和愉快;其中男的就是本杰明。
我一看到他们俩;我不由自主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本杰明也看见了我;他立刻大步朝我走过来;他一边走一边观察着我的表情
我脸上的表情肌抽搐着不听使唤;我看着他;咬着嘴唇使劲把眼泪憋回去。一个淡定的微笑浮在我脸上。
“锦!对不起……”本杰明来到我的面前。我回避着他的目光;这时我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他的眼睛。“噢;我要回去了。”我一边说一边赶紧关掉电脑;把它塞进皮包里。我坚持着不去看站在他旁边的女人。
“锦;”他说我的名字的时候用中文;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的心里一热。
我瞟了一眼站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她的穿着Va96的套装;头发做得就像刚从美容院里出来;举止活泼;跟她的年龄不太相称;但是她一脸兴高采烈的样子并不招人讨厌。我们的目光相遇;她立刻就向我伸出了右手:“我是洛丽。”我刚伸出手;还没等我自我介绍;她就来个拥抱:“我真高兴终于见到了你!”
本杰明看着我笑着说:“这是我的姐姐洛丽;她今天一早刚从纽约来。
第二十六章 一个星期六(2)…2
“她是你的姐姐?”我又看了她一眼。她眼睛里含着笑;活泼的目光在我和本杰明之间跳跃;我紧张的神经顿时松弛下来;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洛丽是《纽约时报》的记者;今天来西雅图有采访工作;晚上她就回纽约。”本杰明对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然后用手轻轻抚摸一下我的后背。我对自己刚才的一连串的反应感到难堪;我的心理活动都暴露在脸上;全被他看在眼里。我看看他;他宽容地对我笑笑;搂了搂我的肩膀。我就势把头在他的肩上靠一下。
本杰明说:“我饿极了;我午饭都没时间吃。”
我和洛丽异口同声说“去吃饭!”。我们一人挽着本杰明的一支胳膊;走出了维克丘拉咖啡馆。
第二天一早;我起来的很迟。起床后第一件事就到门外去拿星期日版《西岸新闻》;在报纸的第一版;一张诙谐的照片占了半幅版面一男一女背对着背地站在巴士站前等车;他们穿着防雨的夹克衫;头发被雨淋得湿漉漉的。他们面部的表情漠然无视对方的存在;他们的头各扭向一边;好像在等着从相反方向驶来的巴士;他们两人肩膀上各扛着一个醒目的标语牌;一个是“反战!”;另一个是“援战!”。照片下面的标题是《游行以后》。
第二十七章 承诺(1)…1
丽莎来了电话。通过电话里传来急促的呼吸和不安的语调;我可以联想到她鼻尖上细细的汗珠。她的声音微微发抖:“锦;我怀孕了。”
“太好了!祝贺你!”我大叫;真有一股要跳起来的冲动。我真高兴;我们避了一辈子孕;终于我们中有一个要生孩子了。
“艾瑞克知道吗?”我问她。
“他知道后很高兴。”丽莎轻声地说;声音里带着欣慰。“我们的婚期得提前了。没想到竟然出了这样的意外;它把原计划全打乱了。”她的声音又变得不安和焦虑。“不过尽快办完婚礼也好;不必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婚礼不过是个仪式而已;其实并不重要。”她好像在自我开导。
“丽莎;我觉得婚礼很重要。不论对新郎新娘;还是对参加婚礼的人们来说都重要。婚礼不仅仅是个仪式;多年后它就是美好的记忆;所有的来宾都成为你们婚礼的证人;很多年以后我们都记得这个日子;”
“请你做我的伴娘吧。”
“那太好了!”
我迅速拿起笔和纸;迅速地写下婚礼仪式中的必不可少的儿样:婚纱、戒指、主持婚礼的牧师、伴娘和伴郎、婚礼场地、食物、酒水、婚礼蛋糕、鲜花、音乐等等。
婚纱她得自己选;既要美丽;又要体现新娘的性格和品味。我可以帮她物色婚宴的场所;关于餐单和蛋糕;我可以陪她去品尝样品以后再定。我可以问一问编辑马丁;请他推荐儿个。听说婚礼蛋糕的设计和品味就不下儿百种。
“锦……我;我和埃瑞克认识的时间并不很长……万一我们失败了怎么办?”她的心里开始打怵。
电话里的人不像平时沉着的丽莎。恋爱到四十岁了还没够吗?她真该庆幸离开那个危机四伏的情场。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