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好!”他用走调的中文向我打招呼。
我应声抬起头;礼貌地回话:“你好。”
“我的名字叫康纳利;可是你可以叫我小康。”他很认真地一字一句地用中文说。
我不由地笑起来:“锦;我叫锦。很高兴认识你!”
“我经常在这里看到你;我看到你在电脑上打中文。我会读中文的草药。”
第十六章 留声机的回响(1)…3
他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厚重的英文版的《中草药药典》;上面有草药的插图;药性;处方和拼音的注音。
“很有趣。”我看着他手里捧着的大部头药典;心里想;要记住那么多的药名和处方;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可得下番功夫了。
“你是医生吗?”我猜;否则他闲着背药名玩吗?
“我是针灸师;我在摩瑟岛有个诊所。我在准备美国中医执照的考试。我住在这附近;我也常来这里;但是我不喝咖啡;我喜欢喝茶。”我看到他的桌子上果然有个茶盘;上面像模像样摆着一个茶壶和一个茶碗。
第十六章 留声机的回响(2)…1
“你怎么会学中医呢?”我看着他;除了他那身衣服以外;和其他的人没什么不一样。
“我相信用天然的植物作药材治疗疾病;”他开始用英语说:“尤其我到了上海中医学院以后;看到在中医的治疗应用的如此广泛;医生的临床经验如此丰富;让我心里很佩服。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草药副作用小的优点;开始服中药了。”
我不知道除了唐人街的中药铺里坐堂门诊的中医以外;在摩瑟岛上也有扎针灸的诊所。众所周知;在摩瑟岛上住着许多医生。我问他:“你的病人多吗?”
他回答:“不少;尤其是医疗保险公司在医疗保险费用中包括了针灸这一项;病人费用的百分之七十五由保险公司承担。越来越多的人来我的诊所针灸了;他们小病如感冒;大病如瘫痪都来我这治疗。”
从那以后;我每次见到他;他都会来和我打招呼;他总问我有什么可以帮我的。他说;在上海的时候;有很多热心的中国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帮助和照顾。
我们成了朋友;他把他父母和兄妹的照片拿给我看;他的家乡在落基山脉脚下;他的父母有个农场。他用走调的中文和我交谈;不时地卡住;笑笑;然后夹上一句英文。
有一天;我无意地从电脑上抬起头;一个男人的背影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的衣着看上去随便;其实却非常考究;颜色搭配得也很用心。他站在柜台前买了一杯咖啡;然后向我转过身来。我收回目光;又回到电脑的屏幕上。我眼睛的余光感到有人站在我身边;我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一双黑色的G96休闲鞋。
“好久不见了!”他说。
我抬起头;他就站在我身边;他的微笑的目光里带着一丝似曾相识的狡结。我惊讶地扬了扬眉;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是一张我偶尔会想起的面孔;似乎在很遥远的一个的仲夏夜;我们一起在船上度过一夜良宵。
“H!H!”我惊讶地一时语无伦次;我得脸像小姑娘一样红起来;我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得脸就红更厉害。我真没想到又会见到他。
他向我伸出一只光滑修长的手;脸上带着不自然的微笑:“an;我真高兴你没忘了我。”
我握住了那只手。
我们握了握手之后;他索性在我对面坐下。他说了很多;但具体的什么也没
第十六章 留声机的回响(2)…2
说。他没告诉我他是否还住在那艘船上;他没告诉我他现在的生活情况;他没告诉我他是还拥有那个酒吧弹琴;(后来我去过那儿次;都没见到他)他的生活有没有变化?但我什么也没问他;也和他一样侃侃而谈;实际上什么也没说。我们都在回避什么。难道我们都很在意对方?或者我们都在为那一晚感到尴尬难堪。然后;他适时宜地离开了;我们互道再见。我瞥见他手里拿着一份《西岸新闻》的生活版。
从那以后;我经常在维克丘拉碰到他。渐渐地;我们开始谈论一些具体的事情。他说我们见面后不久;他去了援非的医疗小组工作;但他一有机会就在网络上看西岸新闻;看我的专栏。我对那晚的意识忽然奇妙地改变了。也许那时我们俩都空虚得濒临绝望;我们对未知的未来茫然无策;而我们是一对流落在孤岛上的一男一女;所发生的那一切都纯属自然。
但是我们似乎有个心照不宣的协议我们从来不探问对方的“隐私”;在亲密,的交谈中;我们保留一块舒适的余地和空间;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神秘感。这种感觉很轻松自在。
岁月已在他的额头上留下了皱纹;却令他更显出成熟的魅力;每天在健身房洒下的汗水;练就矫健的身材。
他看着我;煞有介事地说:“你注意到了吗;现在儿乎每天的新闻中都有关于中国的消息;不管它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说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
我得意地点点头。
我更加喜欢维克丘拉;前卫派的绘画;怀旧的爵士乐;来自不同群体不同类型的人……这个地方令我有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在这里;到处充满了矛盾和不协调;这种矛盾和不协调共存;互相包涵;互相兼容;这就构成了维克丘拉的独特之处。
在维克丘拉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室内严禁吸烟。一年四季;不论刮风还是下雨;在咖啡馆的门外都放着儿张白色的塑料的桌椅;桌子上放着烟灰缸;那是为吸烟的顾客准备的。
这里不论什么时候;总是顾客盈门;收款机前付款的人经常要排起队。没有空座位;顾客就拿着纸杯站在门外边聊边喝。
似乎咖啡馆怀旧的背景音乐和咖啡机喷泡沫的吱吱噪音给我的写作带来了灵
第十六章 留声机的回响(2)…3
感。
我不想回家;家里太静;那种静的本身就是一种干扰。坐在维克丘拉咖啡屋;周遭的世界就像万花筒。
星期六;我如往常一样开车到维克丘拉;到了百老汇街;不知为什么;儿辆警车拦住了去路;我向警察一打听;才知道那天是西雅图同性恋的游行日;游行沿途机动车辆禁行。我不得不把车停在儿个街区以外;然后步行到咖啡屋去。
游行者在公园的草坪集合;在警车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穿过十五街;经过百老汇街到下城。参加游行的人不仅有男女同性恋者;还有一些理解和同情同性恋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他们中有医生;设计师;演员;画家;普通市民等等;有人以大胆独特的方式;向沿途观望的人群宣布自己的性倾向;有男同性恋者穿着女人的衣裙;戴着假发;浓妆艳抹;搔首弄姿;也会看到个别赤身裸体的人;他们在裸体上用颜料涂抹得五颜六色;毫无顾忌的走在游行的人群里。他们举着标语牌;漫画和横幅;向围观的人群散发传单;大声地向围观的人群呼吁;希望赢得社会上更多的人同情;理解和支持;争取同性恋者平等的权利。有些支持同性恋的社团和为将来竞选拉选票的政客也加入了游行者的行列。游行的队伍外;有人拿着活页夹向围观者征求签名;向政府呼吁同性恋的婚姻合法化。
第十六章 留声机的回响(3)…1
围观者各持己见;有支持者为他们鼓掌喝彩;也有的认为这是伤风败俗;违背《圣经》的教条和上帝的旨意。
以前;我一直弄不明白同性恋的倾向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变异?我用“变异”一词是否恰当。没接触过同性恋者之前;我对他们拥有的偏见是“心理变态”;到了报社工作;我认识了我的编辑马丁。我和他爱好相投;品味一致;在美化生活方面;我们俩非常有共同语言。有一次我和他约好一起去买衣服;他比预约的时间提前了儿分钟到我家。我赶紧到卧室去换衣服;顺手把门关上了。他笑着在外边大声说:“你不用关门;我是同性恋!”我越了解他就越觉得他真可惜“投错了胎”;他有一颗女人的心;一副男子的身体。同性恋自古就有;因为它违背宗教的教规、世俗的纲常、社会的伦理;这种恋情在过去一直是隐秘的;不可言喻的;被扭曲的。
当游行的行列从咖啡馆门口经过的时候;咖啡馆里的人纷纷走到门外围观。游行人流喧哗热闹;有点象节日的庆典活动。如以往任何的游行活动一样;警察戒备地在周围维持秩序。
“你好!请你在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呼吁书上签名。同性恋应同样拥有结婚的权利;享受夫妇之间受法律保护的继承权和社会福利。同性恋不应受到歧视!如果你同意这个观点;请你签名。”一个拿着活页夹的年轻人在征求旁观者在呼吁书上签名。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