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彼岸太远-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雯:“这附近有电影院?”

    罗杰:“西单那块儿有个首都电影院,就在路边,怎么样?”

    杜雯:“那好吧,可是电影票要是太贵了我不请,各买各的票。”

    罗杰:“有你这么请客的吗?”

    杜雯:“再说吧。”

    他们从天安门广场沿长安街向西单走,在新华门前,他们看见新华门里的红色屏障上毛泽东题写的“为人民服务”五个金色大字。

    杜雯:“这就是中南海呀?”

    罗杰:“这是国家主席的家,好像政治局的常委都住这里。”

    杜雯:“那要是他们不当常委了呢?”

    罗杰:“我估计就得扫地出门了,谁当常委谁住,当不上就搬出,不过说不准,没见什么资料上说规定谁能住这里,反正国家主席肯定住这里。”

    杜雯:“那他们怎么出来呢?比如要到人发大会堂开会。”

    罗杰:“我估计另有通道,反正上下班不走新华门,这不是咱操心的事,瞎议论,说出来那全是胡扯。”

    杜雯:“是挺神秘的。”

    罗杰:“原来毛主席住这里,中南海让人觉得挺神圣的,后来毛主席去世了,别人住这里,觉得没那么神圣了,现在觉得吧,也就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了,就像天安门是封建最高权力象征一样,不那么亲切了。”

    杜雯:“听说还能进去参观。”

    罗杰:“仅仅听说而已,我问过北京人,谁也没进去过。”

    关于新华门后面的中南海,随着毛泽东时代的崇拜色彩的逐渐退去,人们对它已经开始漠视起来,从文化的角度看,因为它封闭的时间太久了,让普通的人对它产生了距离,反而不如天安门和故宫给人的印象深刻了,它靠近天安门和故宫,却让人感到陌生,褪去了神秘的历史面纱之后,中南海只剩下了历史的传说,至于它里面的怀仁堂还上演过什么影响历史的新动画,人们都不再怎么感兴趣了,惟有记住的,仍然是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惊天动地的传说。

    首都电影院正放映几部不知名的美国片,罗杰不感兴趣,他对杜雯说:“我说的没错吧?看,三十块钱一张票,不过我不爱看好莱坞的影片,这次就算你幸运地逃过一劫,你请我吃北京的小吃得了。”

    杜雯:“说好了看电影,不看就算了,没别的。”

    罗杰:“我怎么忽然觉得让你请回客就那么难?”

    杜雯:“那你陪我逛商场,然后我请你客。”

    罗杰:“完了,女人全爱逛商店,我告诉你,北京的商店里全卖的是外地货,没准你看上的东西是昨陕西产的呢。”

    杜雯:“也不买东西,你带我逛逛嘛,我怕我迷了路。”

    罗杰:“好吧,我带你去西单商场,说好了我累了就走,不许耍赖。”

    杜雯:“好,我就是想逛一逛,不买什么东西。”

    罗杰:“再提醒你一句,到商场逛,看东西可以,服务员热情着呢,但千万不许问价钱,问价不买要挨骂的,北京的服务员骂起人来,嘴尖着呢,特碎。”

    杜雯:“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罗杰:“一半是听来的,一半是亲眼所见。”
第三十八章
    他们回到总局的时候,已经晚上了,肚子饿的都快走不动了。北京的小吃也没什么好吃的,味道太淡,他们吃不惯,所以也没在外面吃东西,罗杰怕总局招待所里没饭了,就买了方便面回来吃。杜雯买了一些北京的果脯,说是带回去给同伴吃,走在路上的时候就吃得差不多了。

    吕萌他们在局里呆了一下午,也没有听到什么消息,就在招待所里边休息边议论,实在无趣了就打几圈扑克。

    等罗杰和杜雯回来,芦欣见他们玩得还开心,就对他们说:“明天总局要是还没有什么动静,就到外面旅游一下,让总局给借辆车,带市上的领导出去转转。”

    杜雯很兴奋,说:“好呀,去哪都行,我哪儿也没去过。”

    罗杰说:“我不去,我想自由活动,到王府井书店去转转。”

    杜雯小声地对罗杰说:“你也去吧,我一个人跟他们去,不热闹。”

    罗杰:“我最烦的就是热闹,去游山玩水那是破坏环境,北京的风景就是一人多,不如看电视上的风景,谁去谁上当。”

    杜雯:“你对北京怎么这态度?”

    罗杰:“我第一次来北京,去了故宫,原以为会使我很震惊,进去一看,那宏伟的建筑除了其恢宏的帝王之气以外,就剩下闲人免进了,远不如电影里那么生动。那个珍宝馆里居然都是皇室收藏金银玉器,仿佛巧夺天工,在我看来那都是财富的象征,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以财富视为珍宝,未免太市侩了,我不喜欢。而书画馆里居然不陈列《清明上河图》,让我大失所望。只有那太和殿前面的操场上的地砖,让我感到一点点震动,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那残蚀了的地砖还被现代人无情地踩踏着,我都有点不想再进去了。就是圆明园,我都不想去看一看,我能想象那里的残柱碎瓦上一定有许多人摆着优美的姿势,露着自以为最漂亮的笑脸在拍照留念,没有一点文化气质。所以我不想去。”

    杜雯:“罗杰,你是不是以为,北京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罗杰:“可能是我想象中的北京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说不定以后我会改变看法。”

    北京应该是什么样子?客观的北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它的古老的传说被现代的文明所挤占,逝去的黄昏的记忆只留在文字中,那些先前的明清风格的建筑物被玻璃水泥墙的现代大厦所包围,人们不再穿满清的旗袍行走于街市,而是汽车与自行车川流不息地快速驶过。人们都渴望过一种丰衣足食的生活啊,这不是什么错,难免就会有薄于对历史遗迹的爱惜,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别再指望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了,自然在这里只留下一份奢望,包括那蜿蜒于岩岭之上的长城,也不再是它原来的模样。

    改变了的只是更具现代外壳,不曾再注入一种文化的灵魂。

    但这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全世界都一样。人们在过了很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北京是不可以这样继续变化下去了,再变就找不着北京的魂了。

    罗杰只是凭了他的感觉不喜欢当时的北京,但他毕竟是来自西北一个小城的年轻人,他没有能说清楚北京正在丢失什么,他只是感到北京下在丢失一种传统的韵。

    所谓韵的东西,没办法用语言说清,很玄妙的。

    罗杰他们北京之行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崔勇说也算是达到了目的,因为来的意图就是反映厂里的意思和要求,并没有指望马上就解决问题,而总局也没有反驳这个要求,就算是事情还有的一说。

    其实大家也没有觉得白来,至少还游玩了几个风景区,算是休闲了一下,吕萌倒是看到了事情解决的希望,市财政和建行的人在崔勇的游说下,已经点头如果中央办不了这个增加投资的事,市上也可能另外批项给企业解决这个问题。

    在离开北京之前,吕萌和杜雯到琉璃厂去买了十几轴字画,说是回去以后给市上领导送礼。罗杰见到了几幅山水画轴,觉得水平还可以,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名人的作品,至于是不是赝品,就更不得南知了,反正他知道他是没有份得到这种东西,也就没有说什么。

    杜雯觉得自己开了眼界,北京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奇妙的,那些皇家的园林和建筑是那么宏大与巍峨,那条十里长街上的景象,是那么琳琅悦目,惟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乘坐过一次北京的地铁。听说北京的地铁也是很有名的。

    二次赴京,罗杰没有什么新的感觉。

    一回到宝鸡,罗杰就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茹芳打来的,说是她在团市委开会,让他到市委圆楼会议室找她。

    罗杰立刻就去了,他碰见了柳雪,柳雪以为罗杰是来找她的,招呼罗杰到会议决定坐下来听报告。罗杰说他不是来参加会议的,是来找另外一个人,叫茹芳,他问柳雪认识不认识十二厂团委的书记茹芳。柳雪说认识,茹芳坐在那边正埋头记东西呢。

    罗杰悄悄地走过去,来到茹芳的后面,轻轻地说:“茹芳姐,我来了。”

    茹芳扭头看见罗杰,说:“你进来我没看见,你先呆一会,我一会出去跟你说话。”

    罗杰坐到茹芳旁边,往主席台上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正在热情洋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