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财,前面出了何事?”
林财听了立刻钻进前面的人群,不多时又钻了回来,脸上带着促狭,道:“大爷,是往荣国府送嫁妆的。”
闻言,林君珞一怔,没听说荣国府最近有喜事啊。他略微思索了下,忽的恍然大悟,笑道:“走,咱们也凑热闹去。”
林君珞跟着嫁妆队伍来到荣国府的大门前,那里已是人山人海的架势,他挑眉看了眼林财,林财立刻机灵的上前为他开道,期间林君珞也挂着笑容闪花了部分围观群众的眼,算是牺牲色相杀出一条血路。
等林君珞挤到最前面,就见师公家的老管家气定神闲的正对荣国府大门,他身后的青衣小厮们和壮汉们把抬着的箱子放在地上,也气势逼人的立在一旁。
林君珞见此抿嘴乐了,好家伙,这是要整治贾家呢,他眼睛一扫,周围已经嗡嗡作响。
“这是送嫁妆?”
“我看像寻仇,瞧这个个都是大块头。”
“不会吧,荣国府那可是皇亲国戚,谁敢这么作?是送礼来的吧。”
……
林君珞支着耳朵听着,越听越觉得群众的想象是无穷的,不多时,荣国府的门开了,出来几人,他一看,打头的是贾家的大管家林之孝。
林之孝见了先是一惊,赶忙上前拱拱手,道:“今日这是唱的哪一出?”
老管家斜了眼林之孝,也拱拱手朗声道:“今日是应贵府的要求把我家先太太的嫁妆送回来。”他也不管林之孝的诧异,转身对围观的众人作揖,开口道:“各位乡亲父老,我家夫人原是荣国府的嫡小姐,早几年亡故只余下小姐一人。前阵子荣国府差人来要回太太当年的嫁妆,今日我等奉老太爷的命令把东西原封不动的归还。”说着,他从袖子里取出一物递给面色发白的林之孝,道:“这是嫁妆单子,请过目吧。”
老管家话音一落,众小厮大汉喝道:“请过目。”
林之孝唬了一跳,不明白对方为何如此,却知今日不能善了,他苦哈哈道:“这些我们作奴才的也不懂,还要先回禀老太太。”说完,他对一个看起来机灵的小厮吩咐了几句,那小厮立刻跑回府里,林之孝却留下赔笑,希翼能探知一二内情。
大凡世间人都爱八卦,老百姓尤爱议论高门大户的琐事,今日这场戏恰巧骚到众人痒处,当下也顾不得什么民不与官斗,远离是非的箴言,各抒己见。
“不是都说这荣国府白玉为床金做马,怎么如此贪财?”
“据说是为了给什么娘娘建省亲别院,已经没钱了。”
“听你胡说,一个院子能逼得这样的人家搜刮小姑子的嫁妆,前儿荣国府的人去庙里进香,那架势、那场面,真是富贵逼人,小丫鬟穿的比小户千金还好。”
……
这世上要回出嫁女儿嫁妆的多是小户人家或是妇人无嗣的,这荣国府可是公侯世家,姑奶奶也留了一个女儿,竟是贪图其人家嫁妆了,真真是天下奇闻。
围观的林君珞眯起眼,师公这是要硬碰硬呢,如此一来可就真撕破脸了。不过也好,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摆脱贾家,现在掰扯开最多被贾家压一压,却不会让人说攀龙附凤,等贾家落难也不会被指责袖手旁观。
林君珞笑眯眯看着热闹的时候得到消息的贾母已经颤抖着胳膊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她恶狠狠的瞪着王夫人,深呼吸好半天才吩咐道:“先把人请进来,莫要让外面的人看笑话。大老爷和二老爷呢,都给我叫过来。”
说完之后,她盯着王夫人问道:“说,那天你们去见玉儿都说了什么!”
王夫人心里咯噔一声,暗暗咒骂林家人,不就是借点钱需要闹的这么大吗?她有些委屈的跪在地下,道:“老太太,媳妇真没做出要嫁妆这样没脸皮的事。”她边绞着帕子边解释着。
原来,因为建院子贾家的手头有些紧,便商量着和几位亲戚借些钱作为周转之用,这些也是贾母默许的。王夫人只是和王熙凤去了趟两个林家,贾柔那里他们还算客气,毕竟林如海的官职摆在那里,林家老太太也镇在那里,他们也没指望一个庶出继室能帮衬娘家,只拿元妃的枕边风作诱饵,希望林家老太太为了儿孙前程早作打算。对于林黛玉这个小辈却没什么耐心。王夫人怕王熙凤心软才顺道去见了黛玉,先是说起老太太念着姑娘,又说起自家的难处。
王夫人轻描淡写的略去自己扔给黛玉的软刀子,不敢和贾母提起自己惦记着贾敏的嫁妆的事情。不多时,王熙凤也来了,不明缘由的凤辣子小心斟酌着话语,到和王夫人的话对上了。
贾母眯着眼听了,心里却不信王夫人所言,好好的林家怎么会拿敏儿的嫁妆作筏子,其中必有缘由。
见贾母不发话,王夫人只好继续跪着,心道,妹妹那里借了三十万两如何痛快,这林家一毛不拔还竟挑事,真是惹人心烦。
因着元春封妃有些飘飘然的王夫人只道林家不给钱便是不对,也不想想人家为何要肉包子打狗。
不多时,贾赦和贾政两人还未到,就有人传话说林家众人扔下东西扬长而去。
知道自家名声受污,怕给元春带来麻烦的王夫人听了顿时哭道:“老太太,怎么都是亲戚,有什么不能商量的,这林家也太过了。我真怕苦了娘娘。”
贾母听了也是一怒,敏儿的嫁妆是留给玉儿的,玉儿以后也是自家的,只是先借用一下,有何不可,使了这样的花招是要断绝关系呢。
她心烦意乱的思索到底哪里不对,瞄了眼猫哭耗子的王夫人,喝道:“哭什么哭,如今想些对策才是正事。收起你那些小心思,娘娘的辛苦谁不知道,既如此都该小心行事才对。”你平日就瞧玉儿不顺眼,今日一闹倒和你的意。
贾母头大的想了想还是不知如何处理,等两个儿子来了赶紧商量起来,万不能给宫里的娘娘添麻烦。
瞧了场好戏的林君珞见老管家走了,眼珠子一转,就和林财吩咐了几句。
当天,荣国府的好事就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传遍了整个京城。
贾家的名声本就不好,只碍于贾家的权势众人多是私下议论,如今林家当头一棒打得贾家措手不及,一时间贾家的名声破的不能再破。只贾家也不是吃素的,四王八公一向同气连枝,加上贾家正是得势的时候,不少墙头草也愿意讨好贾家。
没几天关于“林修文要再娶,贾家老太太担心外孙女被欺负”等不利于林家的流言猛地进入京城的社交圈,一时间贾家讨要姑奶奶嫁妆的事情似乎另有隐情。
就这样,今日是贾家贪财的小道消息,明日就是林家妾侍欺负嫡女的八卦,两家的口水仗打得热火朝天,围观的群众无论知不知道真相也看的开心,只心里都明白,这贾林两家是势同水火。
纷纷扰扰数十日,眼见在京城根基深厚的贾家在这次交锋中占了上风,一直盯着此事的林君珞笑眯眯的对琳琅阁的大掌柜道:“这两日到处都是贾家没钱抢人嫁妆的传言,你怎么看?”
大掌柜哪里不知林君珞的心意,立刻顺着林君珞的话,接口道:“这些流言向来不可信,贾家也是百年世家怎会没钱。只近来咱们铺子周转不灵,荣国府定然会体谅咱们小本买卖。”
林君珞叹了口气道:“如今这世道生意是越发不好做了。”
大掌柜的想起前阵子定借据的时候没定下还钱日期的事情,暗叹一声高明:“欠钱还钱本是天经地义。”
闻言,林君珞翘起嘴角,护短也是天经地义。
京城琳琅阁虽不是京城老字号,却是京城头一号的,上至王孙子弟,下至贩夫走卒,没有不知道这以天下奇珍异宝为主要生意的琳琅阁。
京城的老商号虽眼红琳琅阁的红火,却也知道能弄来如此之多奇珍异宝的琳琅阁肯定大有来头,便也退让三尺,井水不犯河水。随着琳琅阁入驻京城,稳稳扎根,在其大掌柜李安的长袖善舞和上面的特别扶照下,琳琅阁隐隐成为京城商界的领头羊,备受瞩目。
这一日李安满脸慎重的带着两个青衣小厮拜访了荣国府,不多时满脸丧气的离开的消息很快就被谨慎精明的商人们主意到,很多人嗅出一丝不安。立刻派人打听其中隐情,很快“贾家欠了琳琅阁大笔银子”的事情从被李安迁怒的小厮口中传扬开来,一时间,贾林两家的口水仗袭上众人心头,正和贾家做生意的商家顾不上其他忙不迭向各自的主子递话求救。
能在京城站稳脚的商号哪个身后没有一二撑腰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