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好了。”菩提祖师一笑,出来打了个圆场,“说说吧,戬儿,你跟悟空有什么打算?”
杨戬将方才在玉帝那边之事缓缓说了,“所以,杨戬此来,是想向师伯祖、祖师还有师傅打听一下,如今战况究竟如何。”
“你师祖那边虽然来势很猛,可多是擅长法力单打独斗之人,若论行军打仗,与天庭相比,实在相去甚远。玉帝用闻仲领兵,除却当日封神之人外,能征惯战的天兵天将亦不在少数。从连日来相战的状况看,天庭显然是占了上风。”
“师伯祖,那不知我师门弟子可伤亡惨重?”虽然是想借势一逼,再行劝谏之计,然损了师门弟子,心中实为不愿。
“两方交战,岂有不伤之理。师尊他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承担后果。”玉鼎真人长叹一声,遂转了话锋道,“不过,戬儿,你也不用太担心了。我和菩提祖师在天地交界之处设了一个收魂阵……我不想阐教重蹈千年前的覆辙,更不想阐教走上你师叔祖的老路。”
“徒儿明白。那么玉帝这边呢,有没有其他的动静?”
“暂时还没有。”
到现在,天灵道人和乌云仙都没有出现,不得不说是件好事。想起玉帝召娘亲上天的理由,心中不由的一动,“师伯祖,你可清楚当日华山开,王母为何下界?”
“当日,你身受重伤回昆仑,天条自华山之心缓缓升天,次日早朝,王母便未露面。玉帝宣称,王母有感这些年行事过于急躁失察,所以自请下界历一番劫难,体察三界之情,也算是自罚自省。怎么,戬儿,你怀疑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
杨戬长眉紧蹙,凝思了片刻,方又道:“那么,当日王母在下界遇刺受伤,不知师伯祖可探查过?”
老君拂了下拂尘,略一思索道:“当时乃是百花仙子前来报信,因为事关重大又兼机密,所以,玉帝只携了老道以及哪吒下界,王母的伤势,也是我验看过的。从法力和手段上来看,确是三首蛟无疑。”
“我记得,哪咤曾经说过,王母遇刺,金身提前苏醒。三首蛟是我的兵刃,我很清楚在被我封印之后他的力道,所以,那一刺,应该不至令王母道如今还未能恢复。师伯祖,你觉得呢?”
“王母当时虽受冲击,金元受损,但并不严重。按说,以王母的法力,如今尚且未能恢复,绝技不该啊。”
“师伯祖,这次上天,在南天门遇上两个陌生之人,法力不错,手段狠辣,擅长配合作战。所以,杨戬猜想,玉帝应该是另外藏有伏兵。”
杨戬缓缓而来之语,恰恰触动了老君心中隐约的不安。这些年,玄都宫在天庭,权力被夺严重,只剩了这个三十三重天上的兜率宫,看似每每被玉帝王母倚重,其实不过一种变相的防范和控制。这些,没有人是绝对办不到的。只是,这伏兵,是从何而来,又是何时而来的呢。
虽然两人说的片言只语,可玉鼎真人不过思量一回,便明白了大概,冷下眼眸,出言提醒道:“戬儿,你别忘了,王母可是出身西昆仑的。”
西昆仑,虽然同属于八百里昆仑山,但向来不与外界接触,其间更有封印种种,便是同居一山的阐教,也不曾去过。
传闻,西昆仑多散仙,但三界之中,除了王母出自西昆仑之外,从未见有来自西昆仑的散仙现身。
西昆仑,王母,玉帝,这之间究竟有没有玄机呢。
“好了,暂且不想这些了,还是先看看如何既能保全了你阐教,又能令原始退兵吧。”菩提祖师看得出,自己这个傻徒弟,一脸的心疼,偏偏又碍着是正经事,不好说,恐怕心里已经翻腾了不下三四回了。
“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不如等事情自己露出端倪。”孙悟空感激的看了一眼自家师傅,看着戬眉拧的越来越紧,心就越来越悬。
“祖师说的是。至于退兵的事,杨戬已有把握,不用太担心。只是,杨戬还有一事放心不下。”
“你是说瑶姬仙子的事吧。”菩提祖师竟微微皱了一下眉,“这个,你暂且放心,玉帝绝不会轻动的。”
提起瑶姬,孙悟空便想起在瑶池之时,玉帝的神色,“此时,玉帝确实不会轻易动瑶姬仙子,只是,令人奇怪的是,瑶姬仙子却是跟八公主同住在骊宫。”
“这个确实有点古怪。”玉鼎真人微微旋了一下手腕,道,“戬儿,你且安心,师傅稍后便去骊宫看看。”
“玉鼎,不要冲动。此时,我们不宜离开,更不宜妄动。老道虑的是,瑶姬暂且无妨,反倒会因为我们而招了玉帝的猜忌,戬儿刚才讨的那道诏书,虽然是解救长公主以防万一的筹码,不过,老道怕这已然招了玉帝的防范了。”太上老君神情凝重,“戬儿,当日我曾说过,授人以柄,未必不是好事。如今,情势未明,一切都还在猜测之中,先动,反倒容易失了先机。”
“师伯祖说的是。那么,我们先去见见师祖,师傅,就劳烦您和祖师将收魂阵撤了吧,否则,被师祖发现了,怕又会多生事端。”
“孙悟空,你要戬儿小心了。”
“真人放心,我一定保证戬会平安归来。”言毕,拉了杨戬的手,瞬间消失于兜率宫。
“菩提,我们也该去了。”玉鼎真人携了菩提祖师继而离去。
太上老君独在宫内,想起很久之前的事,还有华山之后的事,心中难安,似乎有什么隐藏在了表象之下,隐隐欲现。
☆、千年事
天地相接之处,兵甲凛凛,不过一界之隔,便是你死我活的对峙。
“闻太师果然是领兵的好手。”孙悟空一边打量天庭这边的布阵,一边凑近了杨戬轻道。
杨戬当然知道,当初,姜师叔领兵伐纣,碰上闻仲,也险些不是敌手,虽经封神一事,忘却前尘,但对于排兵布阵应还不至于陌生。
为了避免麻烦,二人隐身而行。
眼看渐至昆仑阐教阵营,孙悟空方欲低声询问,蓦然,一道寒光,夹杂着锐利的呼啸声,迅疾如电,破空袭来。
来不及多想,低声道了句“戬,小心”,右手同时掷出金箍棒,磕撞之下,寒光隐没。
“是什么人来此?”声音沉沉,自带了一股威严。
孙悟空刚想还一句“偷袭卑鄙”,蓦然想起这是昆仑阐教,戬的师门,再者出手时也便察知,那道寒光不过试探,并没有带多大威力。
杨戬按了按他的手,示意不要轻举妄动,继而缓缓现了身形,不疾不徐道:“杨戬见过大师伯。”
“原来是杨戬师侄,你怎么会在这儿?”人影一晃,来至近前,果然便是广成子。
“大师伯,杨戬此来,是有事请见师祖。”
“好,跟我来吧。”广成子在前引路
孙悟空紧紧的拉了杨戬,一双金瞳却是不住的打量着四周,偶尔倾了身过去,跟杨戬低语两句,却不甚清楚。
但见过了营帐连连,十里长廊,尽头处直通一庐棚,白幡招然,虽过简陋,其间却是云蒸霞蔚,瑞气隐隐。
想必那便是元始天尊的居所了。
果不其然,在庐棚之外,广成子停了下来,恭声道:“师尊,杨戬师侄来了。”
杨戬?元始天尊双目陡睁,随即眼帘一垂敛了精光,“让他进来吧。”
“杨戬师侄,师尊请你进去。”广成子言毕,便欲转身。
引着杨戬一层层上了台阶,庐篷霍然洞开,白鹤童子立在石阶上,道:“杨戬师兄,天尊便在里面了。”
“有劳。”杨戬温声谢了白鹤童子,人随着孙悟空缓缓入内,身影跨入时,门已无声合上,光影渐暗。
“杨戬见过师祖。”
元始天尊眯着眼,语气甚是和悦,“你便是孙悟空了?”
“是。孙悟空见过天尊。”
“早就听闻菩提道友收了一个好徒弟,今日一见,果然不错。”元始天尊笑了笑,方细细打量起杨戬,这个徒孙,倒是有阵子没见了,想自己阐教门人众多,却没有一个比得过杨戬,如今,看他双眼皆盲,倒也感慨良多。
“杨戬。”
“师祖。”
“你来寻我,所为何事?”
“杨戬此来见师祖,只为一件事,便是请师祖退兵回昆仑。”
元始天尊眯了眼,半晌,仿佛听了什么喜事一般,笑问道:“退兵?”
“是。”杨戬没有半点犹疑,一字掷地。
庐蓬内静的虚无,空间好似在不断膨胀,而时间却凝固了一般,孙悟空紧紧攥了手,一瞬不瞬的盯着元始天尊。
“杨戬,退兵可不是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