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林劭钧也不知道怎么了,以前谢博安出差什么的,他也没有这么罗嗦,但是今天却格外的想说很多很多。
“我可不想到时候抱着的是个病秧子。”帮小无赖塞进最后一件衣服,林劭钧说。
“这是嫌弃我呢。”谢博安抱着他脖子撒娇,“伦家本来就是个‘病秧子’嘛。”
林劭钧嬉笑着推开他:“恶心我呢你。总之,好好照顾自己。”
“怎么了,今天老婆怎么特别多愁善感啊。”谢博安帮他抚平眉眼。
“是啊,老婆我今天等大爷您伺候呢。”今晚,突然没了跟谢博安抬杠的心情,“还好萧徵说你是去格林兰岛,不然我以为你背着我去K2。”心里就是很不安。
谢博安以为被他看穿了,心里“咯噔”一下,正要解释,被林劭钧拉过去吻住。
或许是心里的愧疚,谢博安格外的热情,出发前最后一次的激情似火。
谢博安离开后的第三天,林劭钧泡在酒馆跟人聊天,突然手中的杯子“砰”的掉在了地上,莫名其妙的,客人关心的问他有没有事,他摇摇头。刚刚,那一瞬间,有股很怪异的感觉,一股冰冷的气息从脊椎串了上来,手才一下没握住杯子。
可能是累了吧。这几天小无赖没在,他也没睡好。
突然客人说想看一个直播的节目,国外的电视节目常常都会直播各种户外极限运动,没有任何剪辑的。
林劭钧也就跟着看。
“现在是上午九点四十一分,登山队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山顶的雪被风吹起来了。不过大本营的专家说这是局部现象,不会对登山队员构成威胁。”电视台的直播记者说道。
林劭钧一边烤着小面包一边问调酒师:“他们就是之前在我们店里来过的那支登山队?”
“嗯。昨天我还收到他们从巴基斯坦寄来的明信片。”说着调酒师指着墙上的一张明信片给林劭钧看。
然后一边聊着一边继续看向电视。
“现在我们来采访一下登山队员的感受。”
镜头指向一个英俊高大的意大利男人:“这位是我们登山队的队长,您对这次成功登顶有多大的把握?”
“80%,毕竟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年的准备了,也是挑在最好的季节和带着最高端的设备。”队长说。
“嗯,看的出你的队员都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镜头一一扫过正在准备着的每个队员,“那我们也不多耽搁你的休整时间,加油!”
“谢谢。”
林劭钧眉头一下就凝到了一块儿,拿过遥控倒回去:“托马森,你看那个男人,像谁?”
他指的正好是在队长右后方正在检查装备的一个东方男子,是侧脸,不过也足够让人认出来。
托马森停下手中的动作,仔细看了下说:“虽然我跟Dean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我觉得这就是他。”说完还一脸同情的看着自家老板,似乎在说“看吧,没管住老婆哇。”
“操!”林劭钧立马拿出手机拨打谢博安的电话。
果然,电话打不通。
“FUCK!”没有理会客人询问的眼神,林劭钧走出酒馆,打给萧徵。
响了几声那边终于接了,林劭钧劈头就问:“你老实告诉我,谢博安那厮到底去哪里了?!!”
萧徵突然想不起来上一次他这么吼自己的时候,是为了什么事,总之,也是生了很大的气。
“就是。。。。。。去工作了啊。。。。。。”萧徵唯唯诺诺的说道。
“放屁!他是不是去登K2了?!”不等萧徵找借口,他接着说,“你特么知不知道要出事的!我操!”
林劭钧挂断电话,从萧徵的语气他就更肯定那就是谢博安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立马飞去巴基斯坦,如果能平安回来,再找萧徵算账。
萧徵,你最好祈求他没事!
经过八个小时的飞行和车程,林劭钧终于抵达K2的山脚。他雇的这辆车里也在播报着登山队员的及时消息。
“营地的电脑模型刚刚显示,风暴已成,不过偏离的可能性有70%,而登山队员此刻正在两万六千英尺的雪山上,需要多加留神。”
“我觉得他们该回来。”司机突然说,“那种高度,哪怕有1%的不确定因素,都该回来。”
“不是说,安全措施很到位么?”听小无赖说,是最高端的设备啊。
司机摇摇头,说:“那可是K2。虽然我不知道老板你这时候急忙赶过来的目的是什么,总之,你如果能上去大本营,最好劝他们快点回来。”
是啊,K2,被全世界公认的最难登的山峰之一,比珠穆朗玛峰还要复杂的形式,如果遇上个万一,那就是炼狱了。再高端的科技又怎么样,世界上不是还有那么多未解之谜,无能为力之事么。
“营地称,风暴已经袭击了南面12座山峰,需要立刻召回登山员。”
“他们现在返回,应该,没事吧?”林劭钧问的小心翼翼。
这是临时在机场外雇的一辆车,一路上的攀谈他了解到,司机曾经是一名高山向导,但是自从十多年前他所参与的那次登山行动只有他和另外一名登山队员幸存下来后,他便发誓再也不去K2了。
司机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不远处的天空,表情凝重的说:“难说。”
☆、第四十五章
这时已经来到营地,因为司机跟营地的大部分人曾经都公事过,所以他进去的比较容易。林劭钧直接冲向总指挥室,正好看到两个人站在卫星云图显示前争执着什么,他便急忙走了过去。
“我是Dean的爱人,”直接表明身份,更便于接下来的交谈,“他们是不是要下山?”
“计划不变。”其中一个人说,“我们分析了数据,继续登顶。”
另外一个人接口道:“风暴从印度过来。”
林劭钧虽然不是很懂旅行的事,但是这种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幸好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参加的活动多,林佑齐也经常带他出去露营给他讲很多户外知识。
“你们简直在胡闹!”说着他走过去拿过桌上的数据看,越看越心惊肉跳。
此刻登山队正在一座山峰上商量着进退与否。
队长Tom的意思是,现在大家撤离。可是队员之一的埃立特却极力反对,他认为这是他生命的意义,他必须得登顶,况且离瓶颈只有五百英尺。
大家觉得没必要在这儿进行无谓的争吵,一切交给营地判断风向,于是再一次跟营地通话之后,大伙儿决定,五百英尺,全速前进。
谢博安也觉得,只要有百分之十的机会,他都要抓住,登顶K2,或许就只有这一次机会。
队长的对讲机响了,来自营地的。
“我是Brian,是营地,你们现在立刻下山!有强风暴从南面推进,立马回来!”
Tom不知道Brian是谁,只得说:“司盖普在哪儿,让我跟他通话。”
林劭钧身边多出一个人,接过话筒:“我是司盖普,如果风暴不转向,你们就有大麻烦了,建议你们掉头!”
“好,知道了。”Tom挂上电话。
队员都围了过来,看到谢博安的时候,Tom一下想起来Brian是谁,目光停留在谢博安的脸上,说:“好了,到此为止,我们立刻下山。”
谢博安被队长看的很奇怪,问:“营地怎么说?”
埃立特立马接话:“不管营地怎么说,都要登顶。”
“我是队长,你们得听我的!”Tom说,“我要对你们的生命负责!”
“司盖普是个骗子!”埃立特说,“他在骗我们,不想让我们登顶!”
“我决定下去!”Tom很坚决,“我不能拿你们的生命用这没有把握的事做赌注!”
埃立特冷笑着说:“好!你下去吧,风暴会转向,以后你就低着头做人吧!”然后转身问其他队员,“有没有谁要下去的?!”
谢博安遥望了一下远处:“或许,我们可以赌这一把。”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家伙。
这时林劭钧用营地的望远镜看到队员正在一座山脊上奋力向前迈进,而周围笼罩的是越来越近的风暴。
“操!”转身再一次冲进大本营里,找司盖普想办法。
没走多久,风暴果然袭击了他们,队长掉头对大伙儿喊道:“必须掉头!”
大家也觉察出不对劲,尤其此刻有几个队员已经倒在雪地里了,风暴已经把他们吹的无法张开嘴呼吸,这是一次没有带氧气的征途,在两万多英尺的雪山呼吸本来就是件难事,更何况还有强烈的风暴,张开嘴,就是一片冰雪涌入。
埃立特看着不远处的山顶,不愿意就此退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