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送君千里-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正恩问叶鸿生:“子然知道吗?” 
  叶鸿生也勾起心事,心情低落下来,苦笑道:“他并不知情。” 
  得知叶鸿生击败阮君烈,将他的军队瓦解在江边。徐正恩连连摇头,抚着叶鸿生的背,感叹道:“他会恨死你的……” 
  叶鸿生苦笑,心想:他岂止恨我,他要杀我。 
  陈铮见了,忙安慰他:“阮将军血性勇敢,但是政治觉悟不够,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你不要太难过,我们还有机会劝说他回来。” 
  叶鸿生的心情岂止是难过。 
  新华社公布了一批国军战犯名单,阮君烈的名字赫然在册。叶鸿生彻夜难眠,忧愁极了,请示自己的首长,想方设法把阮君烈的名字撤下来。 
  首长无可奈何,告诉他这件事困难。 
  叶鸿生明白,获得宽释的机会过去了。他只能强烈要求去前线立功,同时做好准备,等台湾解放后,他要申请去功德林工作。功德林是专门改造国民‘党将领的地方,如果阮君烈被关押到那里,他想去照顾他,陪伴他。 
  叶鸿生正在伤神,徐正恩已经同陈铮攀谈起来。孙仲良也来了,坐到叶鸿生他们一桌。 
  赴宴的国军将领越来越多,大家发现好些同学、同乡、老关系上下级,各自坐下来聊天。其中不乏黄埔师生,有被蒋介石誉为“不愧为难得将才”的陈明仁,还有他的老师程潜,抗日名将傅作义、和平将军张治中,以及各杂牌部队骨干。大家聚在一起讲述心路,在共军的宴会厅重新找到共识。 
  新中国成立,废除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让在座的军人都很高兴,兴致高昂。共军一部分干部也参加了宴会,都是与国军有些关系的人。大家把酒话友谊,化干戈为玉帛。 
  宴席上,周恩来特意关心一下叶鸿生,问他归队后是否适应。叶鸿生一直很乖,无条件服从安排。这次为阮君烈的事,他动作颇大,闹得很欢,连周恩来都知道了。 
  周恩来一问,叶鸿生不好意思,说:“我很好。没什么不适应。” 
  周恩来让叶鸿生吃酒,鼓励他一番。 
  叶鸿生把酒喝掉,坐下来。 
  说来有趣,叶鸿生第一次到共|军根据地的时候,是罗鼎文带他去的。到达后,叶鸿生参观一番,等待与中|共接触。那个时候,他遇到第一个人是任弼时。任弼时给叶鸿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来不及与吃饭,任弼时匆匆忙忙地离开。叶鸿生决定留下来,做一个共|产‘党员。他能否留下,将要做些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 
  中|共有五大书记,如果当时来的是朱德,叶鸿生也许跟着队伍打仗去;如果来的人是毛泽东,叶鸿生也许会留在党委机关,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又有不同的安排。当时,这些人物都没有出现,叶鸿生遇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听过他的情况,认为抗日统一战线即将形成,叶鸿生的条件很好,在国军中大有前途,呆在后方未必合适。 
  周恩来安排他做秘密党。这个决定奠定了叶鸿生一生的道路。 
  
  欢宴结束,新中国继续收拾河山,恢复版图。 
  叶鸿生积极请战,可是他没有被派往南方海战,美军为帮助南朝鲜,将第七舰队开往海峡。随后,北朝鲜兵败如山倒,一直倒到鸭绿江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叶鸿生入朝参战,又带志愿军一起回来。
  归国后,他被任命为省军区副司令。 
  1955年,中|共|中|央|军委开始评定军衔,论功行赏。 
  这个消息放出之后,军界骚动起来。关于怎么报军衔,给自己报多高的军衔,五花八门的情况出现。很多人打仗时候眉头不皱,这个时候挺不住,哭了,评不上要跳楼去。 
  叶鸿生没好意思报,请军区政委给他填。 
  老政委与叶鸿生在战场上合作过,给他填了少将,报上去。 
  评下来之后,军区有人不满意,认为叶鸿生入党时间晚,贡献少,“凭什么他评上我评不上”,“他最后才有贡献”。 
  老政委心知,给叶鸿生的待遇绝对不能比国军低,否则影响团结。 
  老政委说:“他最后不贡献出来,你怎么能赢?不要老比待遇,要多比工作艰苦。那些都是低级趣味!” 
                      
  




第 73 章

  
                    
  尽管有些纷纷扰扰,众人还是携起手,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群众干部热情高涨,一路凯歌前行,取得很多成绩,各行各业发展很快。 
  在狂飙突进中,“j□j”拉开序幕。 
  叶鸿生在军区,尚未有什么感觉。这一天,军区司令部来了两个特殊的客人,彭乡的船总带着旺儿,一起寻访叶鸿生,被哨兵拦住。 
  叶鸿生让人放他们进来。 
  船总还是老样子。旺儿倒是长大了,变得怕羞,不说话只喝水。 
  船总坐下来,感叹叶鸿生现在当了“大官”,要为乡亲们说说话。 
  叶鸿生给他倒茶,问他发生什么事。 
  船总说:“乡下饿死不少人。” 
  叶鸿生大吃一惊。报纸上,粮食亩产已经到了不科学的地步,就算减去十倍,农村也不应该饿死人。船总摇头,告诉叶鸿生彭乡附近的几个村子缺粮,饿倒不少人。彭乡的状况略微好些,但是他们也吃不饱。旺儿这样的年轻人每天都饥肠辘辘。 
  叶鸿生震惊看着旺儿,意识到他瘦削很多,骨头都凸出来,并不完全是长大的关系。叶鸿生带客人去食堂吃饭,他们一共吃掉五人份的饭菜。叶鸿生只吃了半份。 
  叶鸿生购买了尽量多的粮油,让司机送船总和旺儿回去。临走前,船总殷切地拜托叶鸿生,希望民情能上达天听。 
  叶鸿生先与老政委商量。 
  老政委很忧虑:“我也听说了。” 
  很快,中央j□j召开会议,一部分干部提出批评意见,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大家都是井冈山出来的兄弟,但是在军事、政治上素来有分歧。一番争执后,众人本来要“纠左”,结果变成批判j□j机会主义,一下波及全国。 
  叶鸿生不可避免遭到牵连。 
  这件事情在两年前就埋下伏笔,党内要萧反,大家集中批判刘|伯|承、粟|裕等人。叶鸿生无法理解,不肯批判粟裕,还私下说“党内有宗派主义情绪,不利于团结”。当时批判粟裕错误的是彭德怀,闹得粟裕撤职。这一次,彭德怀说“大|跃|进”不好,求上进的人都骂彭德怀,叶鸿生又说他有理。叶鸿生显然有点问题。 
  军区立刻有人要求叶鸿生自我批评。 
  对此,叶鸿生检讨自己:“粟裕将军是我的领导,在他的指挥下,我参与淮海战役,我不认为他有反党情绪;彭老元帅也是我的领导,在他的带领下,我经历抗美援朝。我很尊重他们……” 
  反对派质问他:“尊重有什么用,你把是非放在哪里?” 
  叶鸿生只好说:“彭老之前有些过激,现在他是对的。” 
  彭德怀已经被打倒,满城风雨。反对派不能认同他,坚持给中央打报告,要求把叶鸿生划成j□j。老政委拦都拦不住,最后军委批下来,批示道:“情节轻微,应当批评教育。” 
  叶鸿生虽然没有被打倒,却在风波中表现不好,在军区没法稳住脚,被调离。叶鸿生被调到一个军事院校,用牛刀杀鸡,去当校办主任。 
  第二年,叶鸿生的问题得到平反。老政委和军区司令接到通知,跟叶鸿生联系,让他回部队去。 
  叶鸿生考虑一下,拒绝了。 
  老政委问:“回来不好吗?你这么年轻。” 
  叶鸿生依然摇头,他发现自己的是非观和很多人有距离,还是不要跳进漩涡里。叶鸿生说:“不争权夺利,通过一点一滴的工作也能证明我自己。” 
  与叶鸿生一起离开军区还有孙仲良。孙仲良尚未被打成j□j,但是他的资历浅,职位低。他害怕叶鸿生倒下后,其他人会整自己。他们两个人容身于象牙塔,安安静静地度过一段日子。 
  天有不测风云。 
  叶鸿生认为离开部队,离开军政机关就可以清静。他哪里知道,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正在酝酿中。这场革命与以往不同,是以文化为主题。学生们铿锵地书写大|字|报,下课造反。叶鸿生很快被人从“点鬼台”上点出来,历数他的问题。 
  叶鸿生半路出家,谁知道他是什么来历?对党是否忠诚?叶鸿生到任之前,同学们大张旗鼓地“破|四|旧”,把大小古迹砸烂。每砸一次就好像经历一场盛大的节日。叶鸿生派人把文物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